
【離婚時房產分割成最大糾紛】
2008 年,王亮(男)與紀霞(女)經朋友介紹認識,隨后雙方建立戀愛關系,戀愛后雙方協商結婚事宜。經協商,由男方家出資購買位于濟南市高新區某小區住房一套。但由于當時實施限購政策,男方不具備購買資格,如果婚后購買,雙方就都沒有了購買資格。于是,在領取結婚證之前,以女方的名義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房產證在婚后發放,房產的所有人名字為女方。
2011年11月雙方登記結婚,2012年11月生下兒子。之后,紀霞因婚外情自2013年5月擅自離家,與王亮分居。王亮多次勸說,但紀霞執迷不悟。無奈之下,王亮訴至法院要求與紀霞離婚。
紀霞同意離婚,但要求判令位于濟南市高新區某小區的住房屬于自己。法院受理此案后依法對案件進行了公開審理,首先法院對本案進行了調解,調解中男女雙方均同意離婚,但在分割房屋時雙方產生了分歧。原告王亮主張房屋系父母出資購買,房屋應該歸男方所有。但被告紀霞堅持房屋系婚前個人購買,屬于婚前個人財產,雙方對房屋的歸屬產生了激烈的爭論。
房屋在婚前以女方名義購買,如果沒有直接證據的話, 只能說明房屋是女方的婚前財產。王亮一家人悔不當初,沒寫下字面的證據,現在有理說不清。在律師的提醒下,王亮的父親突然想到,購買房屋的房款均從他的個人銀行賬號上支付,是出資購買房屋的直接證明。
在這些法律證據下,法院查明,該房是原告父親在原告婚前全額出資購買,因為限購原因將名字登記在了女方名下,雖然是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進行的產權登記,根據婚姻法的規定,應是對其兒子(本案原告)一人的贈與,因此應認定該房產為原告的婚前財產。最終法院作出了房屋歸原告所有,被告無權分割的判決。
【為一套80平米房子 姐弟4人引發家庭矛盾】
為了一套80余平米的房子,四姐弟不僅置病床上的母親于不顧,還引發了家庭矛盾,吵翻了天。70多歲的王阿姨家住濟南歷下區,她有一套80余平米單位宿舍。最近,她突然生病,四個子女便商量好輪流照顧她,沒多久,因為房子,四姐弟鬧翻了,照顧她的事也沒了著落。
據王大媽說曾經這是一個很和睦的家庭,老伴兒沒生病前兒子兒媳一直與他們一起生活,但自從老伴兒生病后生活無法自理,這時候兒子兒媳帶著孫女搬了出去,還在外地安了家,從這以后的10年里三個女兒一直輪流照顧他們的生活。兒子基本是每逢過節才拖家帶口回來看看。就在去年老伴兒離世了,只剩下她一個人,女兒們不放心將老人一個人留在家里,便商量一起輪流照顧她,而女婿們認為照顧岳母他們的弟弟應該盡贍養責任,而他弟弟自從老人生病后就沒照顧過老人。老人有私心肯定會將自己名下的房子留給他兒子一個人,弟弟有“獨吞”的嫌疑,而且弟弟曾經也表示繼承老人的房子是理所當然。
經社區居委會調解,老人百年后房屋由四姐弟平分,最終四姐弟同意輪流照顧老人。
【出資買房 房屋登記在朋友名下引發產權糾紛】
林女士與王女士系多年好友。2007年,林女士想買房,王女士正好在遷戶口,需要有一套其為產權人的房屋,所以雙方約定,林女士實際出資以王女士的名義買房,同年5月購買了位于海淀區某小區的一套房屋。雙方口頭約定,王女士掛名,房屋的實際所有權歸林女士所有,待王女士戶口遷過來、產權證下發后,林女士可隨時要求辦理過戶。
2008年7月,林女士繳納了房屋的專項維修基金、物業費等費用,辦理了入住手續,同年10月,又花費數十萬元對房屋進行裝修,并居住至今。
2009 年4月2日,王女士為林女士出具“關于房屋權屬的證明”,再次重申只是掛名。2010年底,王女士告知林女士房屋的產權證已下發,其戶口已遷移完畢。于是,林女士要求辦理過戶手續,但王女士卻一直拖延。林女士認為,王女士的行為侵害了她的合法權益,故起訴要求確認訴爭房屋歸她所有,并由王女士協助辦理訴爭房屋的產權過戶手續。
庭審中,林女士主張訴爭房屋系其以王女士名義購買,實際購房人為其本人,并向法院提交了一份由王女士書寫的“關于房屋權屬的證明”。王女士對該權屬證明的內容及簽名真實性不予認可。但不主張對該權屬證明中的簽字進行筆跡鑒定。
法院經審理認為,王女士未提出鑒定申請,對此應承擔相應的舉證不能之責任,故在王女士未能提供充分的證據證明其主張的情況下,法院對林女士提交的王女士書寫的“關于房屋權屬的證明”予以采信。最終法院判決訴爭房屋歸林女士所有,王女士協助林女士辦理該房屋的產權過戶手續。
【律師說法】
律師認為,正常情況下,如果房屋是登記人所有的,那么應當是登記人享有房屋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權,但是如果發生實際上居住和使用該房屋的人卻是他人, 同時也沒有支付相應的使用對價,那就說明登記人和實際的所有人之間存在不一致的情況,例如本案的王女士僅是掛名權利人。
我國法律規定,對于房屋等不動產實行登記發證制度,登記的效果就在于產生物權的公示公信力,即一方面向社會表明物權的存續狀態與變更情況,另一方面使社會相信登記所記載的權利人就為真正的權利人,以維護交易安全和效益,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在房屋等不動產交易過程中,只要相對人是基于對登記結果的信賴而進行的交易,就會依法產生相應的法律效果,而不會受到登記瑕疵的影響。但是這種公信力的作用范圍是有一定限制的,并不必然產生確權的效力,房屋權利人并非當然地“根據房地產權利登記證上載明的權利人為準”。
原告舉證證明她是隱名登記的真實權利人,王女士僅是掛名權利人,雙方簽訂的“關于房屋權屬的證明”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因此法庭采納原告的意見。
律師提示:房屋掛名登記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實際權利人應當注意保存支付購房款的所有單據及關于房屋權屬的證明。
由于購房款大部分是由首付款和貸款兩部分構成,首付款一般數額較大,現金支付應該有收據,銀行轉賬應該有轉賬憑證,均有據可查。對于償還貸款實際付款人也應當保留每月支付銀行貸款的憑證,這對于判斷房屋的實際權利人非常重要,也是發生糾紛后法院審理的焦點之一。
來源:網絡
▌裁判要旨根據物權法規定,不動產所有權的取得依據是登記,未經登記不發生不動產物權變動的效果,但不因此影響合同效力。再婚夫妻婚前一方給付房款,另一方簽訂房屋買賣合同,該房屋可認定為訂立合同方的當事人的財產。簽訂合同一方當事人死亡,其母親、子女...
案例解析劉某與肖某與某開發商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并收取了劉某、肖某的全部購房款,不料某開發商一房二賣。律師解析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商品房買賣中出賣人具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8、9條規定的違約情形...
來源/杭州中院、法務之家1、職業放貸人變換出借人,提起虛假訴訟2、當事人利用已簽章的空白紙張,偽造證據3、債權人利用同一筆借款,制作多份債權憑證,進行虛假訴訟4、當事人在證據上擅自涂改、添加內容5、當事人在法庭調查中,虛假陳述6、當事人擅自...
預售契約被判無效后購房者起訴要求賠房屋差價法院判決開發商賠償110萬元開發商以自己無預售證為由起訴購房者并非首次。2016年8月有報道稱,15年前,韓先生繳納首付款購買了由北京某房地產公司開發的一套公寓,但由于該項目五證不全,他遲遲沒有拿到...
2019年10月21日,海德中介經營者陳美華及其女兒帶殷淑飛至金水名都房屋看房,同時在場的還有該房屋原房主紀某。 2020年8月25日,金水名都房屋所有權人變更為殷發祥、王才華。 以上事實,有海德中介提...
標題:乙方不承擔逾期的違約責任條款——解析與探討 摘要:在合同中,關于乙方不承擔逾期的違約責任條款的規定,有助于維護雙方權益,降低合同糾紛風險。本文將分析這一條款的具體內容,并結合實際案例進行探討。 一、乙方不承擔逾期的違約責任條款解析...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企業借貸合同的效力,總的來說企業借貸合同分兩種,一種是企業與個人之間的借貸合同,另一種是企業之間的借貸合同。這里的企業,指非金融的企業,即沒有存貸款業務金融經營資格的企業。 典型案例: 1、企業間借款若不屬于生產經營性企...
甲女和乙男確立男女朋友關系后,乙男一直居住在甲女家中,共同生活了一年時間,之后因乙男的一些暴力行為,雙方分手。在雙方共同生活期間,所有的生活開支均是甲女支出。 雙方分手后,乙男方在微信中承諾向女方返還2萬...
文|王曉華 王莉 涂官福,授權法務之家發布,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王曉華律師,北京浩天安理律師事務所合伙人,10多年律師執業經驗,擅長解決北京市中院、高院疑難復雜的民商事訴訟案件和知識產權民事案件。聯系方式:18610027266(同微信)...
工商銀行信用卡1萬逾期多久會被起訴成功 根據中國相關法律規定,信用卡逾期會涉及到不同的法律程序和時間要求。工商銀行信用卡逾期多久會被起訴成功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其答案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法律程序、債務金額、債務性質、債務人的還款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