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交付拆遷房屋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因交付拆遷房屋產生糾紛提起訴訟時,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行政訴訟、民事訴訟的時效是不一樣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四十五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十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二、房屋拆遷評估標準是什么
1、評估的時點
被征收房屋價值評估時點為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用于產權調換房屋價值評估時點應當與被征收房屋價值評估時點一致。
2、被征收房屋的價值
被征收房屋價值是指被征收房屋及其占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在正常交易情況下,由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以公平交易方式在評估時點自愿進行交易的金額,但不考慮被征收房屋租賃、抵押、查封等因素的影響。
3、評估的方法
注冊房地產估價師應當根據評估對象和當地房地產市場狀況,對市場法、收益法、成本法、假設開發法等評估方法進行適用性分析后,選用其中一種或者多種方法對被征收房屋價值進行評估。
被征收房屋的類似房地產有交易的,應當選用市場法評估;被征收房屋或者其類似房地產有經濟收益的,應當選用收益法評估;被征收房屋是在建工程的,應當選用假設開發法評估。
4、需要參考的因素
被征收房屋價值評估應當考慮被征收房屋的區位、用途、建筑結構、新舊程度、建筑面積以及占地面積、土地使用權等影響被征收房屋的價值因素。
本意見摘錄自《民事審判指導與參考》(總第34輯-總第71輯)中【民事審判信箱】欄目下關于房屋買賣合同的意見,以方便廣大同仁及房地產相關從業人員參考。▌01、商品房預售許可證與商品房認購書效力之間的關系問:作為出賣人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其未取得...
今天,我們就來分析幾個案例讓購房者能在遭遇房產糾紛的時候冷靜應對還附上房產糾紛所需證據大全!01房屋面積存在差異案例王某2012年購買了一處商品房,面積89.5平方米,王某按89.5平方米交了房款,2013年9月交房后,王某找專業人士進行測...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四條 出賣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內建筑面積或者建筑面積與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面積不符,合同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處理;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以下原則處理: (一)面積誤...
【裁判要旨】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雖就地上物的拆除達成合意,但未就補償方式、補償金額、支付期限等合同必要之點協商一致的,雙方的合同主要義務不能確定,所簽訂的協議書不能認定為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當事人就補償安置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人...
導讀近日,有不少拆遷戶咨詢律師:房屋拆遷是選擇貨幣補償好還是產權置換好呢?法律賦予拆遷戶選擇補償方式的權利,到底是要錢還是要房?如何選擇才能利益最大化?今天,征地拆遷維權律師就幫大家分析一下,以供參考。01大原則要牢記事實上兩種方式無論哪一...
作者:李明君、來源:法務之家房屋交付是房屋買賣的主要過程,同時,房屋交付與否也涉及到房地產開發企業應否承擔違約責任的問題,因此,對于房屋交付的認定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并公告宣布該解釋將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正確理解該《解釋》,對于正確處理糾紛、購房人防范購房風險,理智對待因購房而產生的糾紛、商品房交易的參與者保護自身合法權益都有...
程序部分 一、受理 1、法院以原告證據不足而作出的駁回原告訴訟請求的判決生效后,當事人以前次訴訟中未提供的證據或超過舉證期限提供而被拒絕質證的證據再次作為原告提起訴訟,法院是否受理? 答:根據最高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三十三...
1、因征收集體土地引起的房屋拆遷 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等費用,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征收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
【案情簡介】某區管委會的辦公場所被征收,其與拆遷人甲公司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產權調換)》,調換房屋位置為拆遷原地再建的甲公司工業大廈,調換面積1365.93平方米。此后,某區管委會與甲公司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購買工業大廈第四層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