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1、《勞動合同法》:涉及員工的入職、離職與調動,保障各方面的權利及義務。
2、《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相當于《勞動合同法》的實施細則,需要全面了解。
3、《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及《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是為了維護職工休息休假權利,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根據勞動法和公務員法,制定的條例。
4、《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為了公正及時解決勞動爭議,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而制定的法律。
5、《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為了規范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對勞動者的經濟補償標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而制定的辦法。
6、《勞動保障監察條例》:是為貫徹實施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規范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根據勞動法和有關法律,制定的行政法規。
7、《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為規范社會保險稽查工作,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保障社會保險基金的安全的條例。
熟悉國家各項勞動人事法規政策包括:
《勞動法》、《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工傷保險條例》、《社會保險法》、當地的《工資支付規定》 、《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勞動部關于頒發《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規定》、《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行政處罰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等。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內容來自用戶:44門丫 人力資源政策法規.(總結)《人力資源管理政策法規》第一章、企業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指勞動者在運用勞動能力,實現勞動過程中與用人單位產生的社會經濟關系勞動關系中勞動的特征:①主體:以職工(雇員)身份從事的勞動;②目的:作為謀生手段;③性質:履行勞動法律義務企業勞動關系:指企業管理者或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與企業勞動者在實現勞動的過程中所結成的與勞動相關的社會經濟利益關系用人單位的權利:自主招錄職工權;組織調配權;勞動報酬分配權;勞動獎懲權;辭退職工權用人單位的義務: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義務;執行勞動法律法規、勞動政策和勞動標準,接受國家勞動計劃的指導,服從勞動行政部門的管理和監督勞動者的勞動權利:就業權;報酬權;休息、休假權;勞動安全衛生保護權;社會保險和福利權;參加職業進培訓權;參加工會并參與用人單位管理權;解除勞動合同權;合法權益保護權勞動者的勞動義務:在求職過程中,接受國家機關和社會組織對勞動力市場的管理和監督,自覺遵守勞動力流動秩序,對用人單位提供自己的真實情況;工作中,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愛護和保護公共財產;保守國家機密和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等。
A.企業勞動關系沖突:指企業勞動關系的雙方主體及其代表在涉及與勞動相關的經濟利益時彼此之間存在的矛盾已經激化,并且各自采取各種不。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人事爭議處理規定》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全文)》
《集體合同條例》
《勞動合同法》
《失業保險條例》
《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
《企業年金試行辦法》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社會保險行政爭議處理辦法》
《勞動部女職工禁忌勞動范圍的規定》
《關于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
《國務院關于安置老弱病殘干部的暫行辦法》
《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國務院關于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
等等。不斷增加中。
2006年3月2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2006年4月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召開了就《草案》征求意見的新聞發布會,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信春鷹女士在回答記者問題時談到在法律上將堅持對廣大勞動者保護的勞動標準,標準絕不會在法律層次上降低。
這部《草案》中明確涉及到人力資源外包的條款共有五條,其中不難看到,五條條款有四條是關于勞動力派遣的立法,一條是關于外國企業/社團/組織在華代表機構雇傭中方員工的規定。國家的法律制度對任何行業的影響都是非常巨大的,它可以催生一個新的行業和繁榮一個行業,同時也可以迅速滅掉一個行業。
仔細研究草案相關條款,對今后準確把握行業整體發展趨勢是非常有參考價值的。 《草案》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規定了勞動力派遣單位每派遣一員勞動者要在勞動部門指定帳戶存入不少于5000元的備用金;保護被派遣勞動者的義務由勞動力派遣單位和接受單位協商分擔,約定不明的,勞動過程對勞動者的保護義務由接受單位履行,其他義務由勞動力派遣單位履行。
我們先看一組2005年勞動力派遣行業服務收費的數據:50-300元/人?月的服務收費占據到行業的95%以上,300元以上/人?月的服務收費不足行業的5%,其中100元至150元之間的服務收費比例又占到行業的65%左右(數據來源于米思奇顧問機構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城市83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服務收費的調研)。假設勞動力派遣單位每派出一名員工平均每月可以收到150元的服務費,那么也就是說勞動力派遣單位要將這名勞動者外派33個月才能回收到為派遣這名勞動者存出去的5000元保證金;假設深圳一家注冊50萬元的勞動力派遣單位共有100名勞動力外派,那么就需要在政府指定帳戶存入50萬元資金,而每月可以為公司收入一萬五千元,其中我們還沒有減去勞動力派遣單位經營成本一萬元左右(人工約4000元,辦公約1000元,房屋租賃約5000元),最后這家公司每月以50萬元的資本換來5000元左右的贏利;如果再攤上外派勞動者出個什么工傷和意外,筆者可以肯定,只要是合法運做的公司一年計算下來只會賠錢,贏利的機率很小。
《草案》一旦通過,將對全國勞動力派遣行業會是一個極大的沖擊,不僅眾多的中小型勞動力派遣服務機構數量會迅速減少,而且盛行使用勞動力派遣方式的加工制造業(電子、食品、印刷等)、交通運輸業(火車和飛機乘務員)、餐飲零售業(連鎖快餐服務員、超級百貨收銀員等)、市場促銷(手機、電器、房地產、快速消費品等)也因為服務費用少風險高而不受勞動力派遣機構喜歡從而被拋棄。 《草案》第四十條規定了:勞動者被派遣到接受單位工作滿1年,接受單位繼續使用該勞動者的,勞動力派遣單位與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終止,由接受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
接受單位不再使用該勞動者的,該勞動者所在崗位不得以勞動力派遣方式使用其他勞動者。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內容來自用戶:易艷青
1集體勞動合同的含義:是工會(或職工代表)代表職工與企業就勞動報酬、工作條件等問題,經協商談判訂立的書面協議。1)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2)集體合同由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簽訂;沒有建立工會的企業,由職工推舉的代表與企業簽訂。2集體勞動合同的原則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應當遵循下列原則:(1)遵守法律、法規、規章及國家有關規定;(區別與民商事法) (2)相互尊重,平等協商;(3)誠實守信,公平合作; (4)兼顧雙方合法權益; (5)不得采取過激行為。3集體勞動合同的形式:用人單位與本單位職工簽訂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以及確定相關事宜,應當采取集體協商的方式。集體協商主要采取協商會議的形式。4集體協商代表:是指按照法定程序產生并有權代表本方利益進行集體協商的人員。集體協商雙方的代表人數應當對等,至少3人,并各確定1名首席代表。5集體勞動合同的訂立程序5.1確定集體合同協商代表:企業代表,職工方代表,
5.2擬定集體合同草案:簽訂集體合同前,工會或職工代表,收集職工和企業有關部門的意見,單獨或與企業共同擬定
5.3平等協商: 平等磋商,任何一方不得有過激行為,未達成一致或出現事先未預料的問題時,經雙方同意,可以暫行時中止協商5.7
1.人力資源方面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這個法律是1995年1月1日起實施的,是勞動關系相關的最基本法律;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08年1月1日起實施的,對勞動合同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規定;3、《中華人民共...
1.HR需要懂得哪些相關法律法規 其實人力資源管理挺繁瑣的,我之前做過,但是沒多長時間,就放棄了,下面給你一下章節目錄你看一下吧 !!如果對你用幫助的話,別忘記加分啊~~謝謝!! 第1章 人力資源常用法律法規 1.1 勞動法律淵源與效力 1...
1.做人力資源應該了解哪些法律法規 1、《勞動合同法》:涉及員工的入職、離職與調動,保障各方面的權利及義務。2、《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相當于《勞動合同法》的實施細則,需要全面了解。3、《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及《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
1.人力資源方面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這個法律是1995年1月1日起實施的,是勞動關系相關的最基本法律;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08年1月1日起實施的,對勞動合同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規定;3、《中華人民共...
1.人事方面的法律法規 所說的人事方面的法律法規,我的理解主要是指處理事業單位人事方面的法律法規。這方面的法律法規很少,主要是政策性文件與地方性的規定: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事業單位人事爭議案件若問題的規定》(法釋〔2003〕1...
1.企業員工應該學哪些法律法規 憲法、刑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安全生產法、產品質量法等。企業員工應具備以下品格要求:1. 對企業要忠誠。忠誠是一種高貴的職業品質,是幫助一個人不斷走向成功的精神力量。對企業忠誠,就是對自...
(1)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對勞動法律知識缺乏足夠的了解,以致面對工作中出現的勞動法問題束手無策。 (2)人力資源管理人員不能正確理解、應用國家或地方性勞動政策法規,不知怎樣在不侵害員工合法權益的基礎上,依法對員工進行管理,以保證企業的正常生...
1.國家頒布的節約能源的法律、標準、規范和規定,有哪些 這個問題問的有點大,幾乎各個領域都有涉及的。可再生能源法、節約能源法、建筑法、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暫行條例、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建設...
(1)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對勞動法律知識缺乏足夠的了解,以致面對工作中出現的勞動法問題束手無策。 (2)人力資源管理人員不能正確理解、應用國家或地方性勞動政策法規,不知怎樣在不侵害員工合法權益的基礎上,依法對員工進行管理,以保證企業的正常生...
1.中國現階段勞動人事法規法律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仲裁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2001修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2006修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