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見代理的結構理性是怎樣的
1、表見代理應當符合代理的表面要件,即表見代理人須以被代理人的名義進行活動,與第三人締結民事關系。
表見代理作為代理的一種,它就應當符合代理的表面要件。否則,則不成其為代理,而是表見代理人與第三人之間形成的民事法律關系,只對締約雙方存在法律效力,不及他人。
2、表見代理人與第三人之間的民事行為,須具備成立的有效條件。
即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內容不違背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如果表見代理人與第三人之間的民事行為欠缺成立的有效要件,那么該行為從一開始就不產生法律效力,又怎么能夠轉嫁到被代理人身上呢?又從何談起被代理人承受該代理行為的法律效果呢?值得一提的是,這里的“真實意思表示”,筆者認為,應理解為法律上的真實意思表示,即擴展到第三人根據表象完全有理由相信表見代理人所實施的民事行為系其真實意思表示的領域,而不是僅僅局限于事實上的意思表示真實。否則,如果出現表見代理人為故意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與善意無過失的第三人簽訂有損被代理人的權益的合同的情況,則會因表見代理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實,導致合同無效,使第三人的權益無法得到充分的保護。
3、客觀上須有使第三人相信表見代理人具有代理權的情形,并能夠使第三人在主觀上形成該代理人不容懷疑的具有代理權的認識。
第三人作為該行為的相對方,其目的應是追求通過表見代理人從被代理人處獲得該民事代理行為的法律效果。這就說明第三人在主觀上是相信該民事代理行為是有效成立的,該代理人是有代理權的。而第三人之所以會與該代理人為民事代理行為,其必然要求該代理人與被代理人之間存在著一種使其對該代理人的代理權達到內心確信程度的事實上或者法律上的聯系。只有這樣,法律才有必要設立表見代理制度來賦予第三人向被代理人追求民事代理行為法律效果的權利。
4、第三人須為善意且無過失。
即第三人不是明知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而仍與之簽訂合同,也不是由于自己疏忽大意,缺乏應有的謹慎而輕易將沒有代理權的行為人認作有代理權的人,而是有正當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表見代理雖然不具備代理權,但卻賦予了第三人向被代理人主張民事代理行為的法律效果的權利,這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被代理人的利益,維護了第三人的合法權益,有損人利己之嫌。依據我國民法的立法精神和立法原則,這必然要求第三人也給予被代理人一定的對價,遵守一定的游戲規則,以達到法律對相互處于對立方的合法權益的保護的平衡。所以,這就要求第三人在主觀上必須表現為善意以體現民法的公平、誠實信用原則,并表現為無過失,以更好地保護在這場交易中處于弱勢的被代理人的合法權益。
5、被代理人在主觀上存在過失。
表見代理的這一構成要件,民法學界對此有較多的爭議。筆者認為,雖然表見代理不具備代理權,但卻具備了代理的表象,該表象使得第三人在盡到了法律上要求的對表見代理人的代理身份和代理權限的注意義務后,還無法預見到該代理人并不具備代理權或者該代理人的權利存在瑕疵。如果第三人和被代理人在主觀上均不存在過失,是不可能形成代理權表象的。表見代理制度既然規定了第三人在主觀上必須盡到應有的注意義務,即在主觀上不得存在過失,以保護被代理人的合法權益。
那么,這就必然要求被代理人對于代理權表象的形成在主觀上存在著過失,以避免被代理人的合法權益在無過失的情況下受到損害,使得雙方在這場市場交易中處于同等的地位。如合同法第六十五條規定:“委托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在這里,即使代理人已經越權行使其代理權,但由于被代理人的授權委托書授權不明,存在過失,形成了代理人未越權之表象,致使第三人誤以為代理人并未越權而與之實施民事代理行為,實際已構成了表見代理。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表見代理這方面的相關內容,對于表見代理,被代理人一般是有過錯的,表見代理是為了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而設定的,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一、無權代理和表見代理的聯系無權代理是指代理人不具有代理權所實施的代理行為。無權代理包括根本未經授權的代理,超越代理權的代理及代理權已終止的代理,廣義無權代理包括表見代理,此處采狹義。表見代理是指被代理人的行為足以使善意第三人相信無權代理...
【案例】 王某是李某的妻子。2013年12月,張某因李某借其10萬元到期未還為由將李某和王某同時訴至法院,要求李某和王某共同承擔還款責任。李某收到法院傳票后,未將此事告知其妻王某。開庭時,李某向法院提交一張自己偽造的王某委托其參加訴訟...
合同中代理權爭議的舉證責任 代理權發生爭議時,依法律要件分類說,代理權存在的事實,由主張代理權的人負責證明。在合同訴訟中,代理關系的有無、被代理人授權情況如何、本人是否對無權代理行為予以追認,轉委托是否事先經過被代理人同意等,直接關系到民事...
來源/給忙碌者的法律必修課公司法定代表人或其他人員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決議,而擅自以公司名義對外擔保,該公司擔保的效力如何認定?很多法院傾向于判定該擔保合同有效。無論相對人是否善意,都讓公司承擔擔保責任,使很多公司苦不堪言。如下是...
公司法定代表人或其他人員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決議,而擅自以公司名義對外擔保,該公司擔保的效力如何認定?很多法院傾向于判定該擔保合同有效。無論相對人是否善意,都讓公司承擔擔保責任,使很多公司苦不堪言。如下是常見的兩種裁判觀點:1、根...
有的學者認為這一條款實質上對票據抗辯的限制的否定,認為這樣的規定違背了票據立法的指導思想,使票據法失去了本來的意義,這非常不利于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甚至認為此規定使票據抗辯的限制形同虛設。[12]有的學者則認為,該條的規定并不是...
01問題之提出作為幕后老板,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往往既不是公司法定代表人,也不是公司股東、公司高管,從表面看似乎跟公司沒有任何關系;但是,實際控制人卻通過投資關系、協議或者其他安排,能夠實際支配公司。在實務中,因實際控制人導致的種種法律糾紛層出...
表見代理是指行為人雖無代理權,但由于本人的行為,造成了足以使善意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權的表象,而與善意第三人進行的、由本人承擔法律后果的代理行為。 表見代理實質上是無權代理,是廣義無權代理的一種。若無權代理行為均由被代理人追認決定其效力的話,...
一、什么是表見代表 表見代表,是指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超越了代表權限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的,善意相對人基于一定客觀事實有正當理由相信其沒有超越代表權限的,其代表行為有效的制度。 二、什么是表見代理 表見代理制度是基于被代理人的過...
是指行為人以本人的名義與第三人為民事行為,行為人雖沒有代理權,但有足以使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權的事實和理由,法律使該行為發生有權代理法律后果的法律制度。 另解:表見代理是指行為人雖無代理權,但由于本人的行為,造成了足以使善意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