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經濟,作為一種法制經濟,其基本規律鑄就了一個個在法律上具有平等地位的利益主體。市場經濟的法律屬性,促使各個不同的利益主體之間由世襲的身份關系轉而成為理性的契約關系。為了實現社會各種資源的最優配置,實現各自不同的經濟利益,各個市場主體基于平等的地位,按照自己的意愿,往往以締結契約的形式參與市場活動。由于各市場主體利益取向的不同,在市場行為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各種利益沖突。因此,爭議的解決方式順理成章地成為人們思考的問題之一,進而,人們樂于選擇爭議處理過程中更能體現自己意志的仲裁方式。在國際國......
像這種明確約定仲裁管轄的案件是否還可選擇向法院起訴?抱著僥幸的心理,決定先去浦東新區人民法院試一試,雖然采取了一定的技巧,把有仲裁條款的經銷合同放在了證據的中間,但是立案庭的法官還是發現了仲裁條款,決定不予受理。但是,雖然如此,現行的程序法在解決現實中的問題時尚有很多不足。筆者認為,即使雙方當事人約定過仲裁條款,發生爭議時,如果一方選擇向法院起訴,法院仍然可以受理該案件。一、法院可以受理有仲裁協議的案件 我國《仲裁法》第5條規定: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認仲裁機構名稱約定不明確的仲裁協議的效力的請示的復函 2006年3月13日 [2005]民立他字第55號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2005]魯立請字第1號《關于如何確認仲裁機構名稱約定不明確的仲裁協議的效力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一方當事人認為仲裁協議中約定的仲裁機構不明確,未申請確認仲裁協議的效力,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解決實體糾紛的,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能夠確定仲裁機構的,應當裁定不予受理,告知當事人申請仲裁;認為仲裁協議約定的仲裁機......

仲裁協議是否需要確認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的規定,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確認仲裁協議效力的案件,由仲裁協議約定的仲裁機構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仲裁協議約定的仲裁機構不明確的,由仲裁協議簽訂...
1、提交仲裁的事項。即當事人在其仲裁協議中明確表示,他們約定將什么樣的爭議提交仲裁。這是有關的仲裁庭行使仲裁管轄權的重要依據之一,也是有關當事人申請有關國家的法院協助承認和執行仲裁裁決時必須具備的一個重要條件。各國仲裁立法一般都對可以提交仲...
仲裁裁決有兩種,一是商事仲裁,二是勞動仲裁。無論是哪一種仲裁,當事人對裁決不服,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五十八條當事人提出證據證明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
案情申請人:**渣華有限公司(P&ONEDLLOYDLIMITED)。申請人:鐵行渣華(香港)有限公司(P&ONEDLLOYD(HK)LIMITED)。被申請人:華興海運(中國)有限公司(WAHHINGSEAFREIGHT(CHINA)CO...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5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75次會議通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定,對人民法院審理涉及仲裁案件適用法律的...
引言一份建立在意思自治基礎上有效成立的仲裁協議對當事人具有嚴格的約束力為仲裁協議效力的應有之義。由此決定,仲裁協議對第三人沒有拘束力亦應是當然的結果。然而,自20世紀50年代,特別是70年代以來,因應社會經濟生活的復雜多樣性的需求,國外相繼...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5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75次會議通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定,對人民法院審理涉及仲裁案件適用法律的...
案例 張某欲向王某借款,李某愿作擔保。2017年5月8日,張某、李某在王某提供的《借款合同》上簽名。《借款合同》對于借款金額、期限、利息等進行了約定,并約定如有爭議提交G仲裁機構解決。次日,王某向張某指定賬戶支付約定的借款金額100萬元。...
我國《仲裁法》第5條規定,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據此,在仲裁開始前,若一方當事人就涉外仲裁協議項下的爭議訴至法院,而另一方以存在仲裁協議提出抗辯,法院有權對仲裁協議有效與否進行認定...
仲裁協議的內容需符合合法性的要求,即仲裁協議的內容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和公序良俗原則,特別是提交仲裁的爭議事項依據有關國家的法律規定具有可仲裁性。 仲裁作為一種帶有私力性質的救濟方式,從其發展的歷史看,凡涉及國家公共利益的事項,國家一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