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院一般會要求行政訴訟當事人提供證據,對于行政訴訟證據提供,一般都是有規則的,舉證責任分配規則則是行政訴訟提供的證據規則當中的一種,這些規則往往有一定的優勢,一般都會體現在方方面面。
行政訴訟中的優勢證據規則是什么
行政訴訟中的優勢證據規則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國家機關及其它職能部門依職權制作的公文文書優于其它書證。此處的“公文文書”不包括企事業單位制作的公文書,也不是針對國家機關及其它職能部門依職權制作的全部公文書而言。
(2)鑒定結論、現場筆錄、勘驗筆錄、檔案材料及經過公證或登記的書證優于其它書證、視聽資料和證人證言。因為鑒定結論、現場筆錄、勘驗筆錄、檔案材料及經過公證或登記的書證依據相關法律程序制作,具有較強的證明效力。
(3)原件、原物優于復制件、復制品。因為原件與原物是對案情的最原始記載,具有很高的證明價值。
(4)法定鑒定部門的鑒定結論優于其它鑒定部門的鑒定結論。因為法定鑒定部門、鑒定人資格、鑒定程序等由法律規范予以規制,使得鑒定結論來源的合法性顯著。
(5)法庭主持勘驗制作的勘驗筆錄優于其它部門主持勘驗制作的勘驗筆錄。因為審判人員親自參與法庭主持的勘驗,并受到祛律程序的嚴格規制,有利于法庭對有關案件事實形成心證。
(6)原始證據優于傳來證據。因為前者直接來源于證據信息源,具有較強的證據證明力。
(7)其它證人證言優于與當事人有親屬關系或其它密切關系的證人提供的對該當事人有利的證言。因為據日常生活經驗,與當事人無親屬關系或其它密切關系的證人提供虛假證言的可能性較小。
(8)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優于未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因為證人出庭作證,可接受詢問和質證,可信度較高。
(9)數個種類不同、內容一致的證據優于一個孤立的證據。因為數個種類不同但內容一致的證據可從多方面印證案件待證事實。上述內容比民事訴訟中的優勢證據規則內容更為具體。
在轉款憑證上注明是借轉,但沒有借條,是否能證明借貸關系?近日,《法制日報》記者從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人民法院獲悉,該院在辦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時,就遇到了這樣轉款是借款還是投資款的爭議。 案件回憶 2016年12月,許某與潘某結識成師...
一、民事證據規則的最新規定是什么?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據種類包括:1、當事人的陳述。2、書證,書證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原件。3、物證。4、視聽資料。5、電子數據。6、證人證言。7、鑒定意見。8、勘驗筆錄。民事訴訟中最基本的證據規則是,誰主張...
被申請人在收到行政復議機關的受理文書后,應當在法定期限內履行答辯義務,并向行政復議機關提交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事實、理由及依據等。這包括兩方面的要求:第一,期限。被申請人的答辯期限在中規定為十天。即從收到副本或者申請筆錄復印件之日起十日內將擬...
行政訴訟中的證據調取與收集規則 (1)法院有權向有關行政機關以及其他組織、公民調取證據。 與法院有權要求當事人提供或者補充證據不同,這是法院自身的調取證據職能。在庭審模式改革的今天,法院更多地處于中立、消極的地位,證據提供多由當事人自己完...
仲裁和調解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程序,允許當事人在法庭外解決爭議。調解涉及便利的談判,而仲裁涉及第三方決策者。 什么是調解? 調解是一種替代性的糾紛解決過程,當事人通過談判解決爭議問題。一個獨立的第三方,即調...
行政訴訟的非法證據排除是什么意思行政訴訟非法證據是指行政訴訟主體提供到法院,用來證明行政程序的合法性及有關案件事實的證據材料中具有違法成份,不能作為定案依據的證據。訴訟證據的合法與否,是我國訴訟法學界對證據的基本特征,即三性:客觀性、關聯性...
傳真掃描的合同證明力怎樣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中規定的證據種類,合同的傳真、掃描件是屬于法定證據種類中的電子數據,書證。即,在民事訴訟過程中,這兩項證據是可以作為證據來使用。當合同的傳真、掃描件具備了證據能力時,我們才能接著討論它的證...
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對仲裁證據的證據效力沒有作出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75條將訴訟上的承認、眾所周知的事實和自然規律及定理還有預決的事實、推定的事實和有效公證文書所證明的事實規定為當事人免于...
自2022年1月1日起,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正式實施。該修正案進一步完善了在線訴訟和服務規則。 過去,服務難問題十分突出,是各種社會矛盾的綜合反映。傳統服務方式的效率和成功率不高,可以說服務之路充滿了困難。基于此,《民事訴...
閱讀提示:刑事案件中的供述筆錄可否作為民事案件中的證據使用,實務中存在不小的爭議。有部分法院僅認可刑事判決中認定的內容,對于未予認定或者與刑事案件事實無關的陳述,直接以刑事判決未予認定為由,否定其在民事案件中的證明力。今天推送的最高法院的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