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提示:刑事案件中的供述筆錄可否作為民事案件中的證據使用,實務中存在不小的爭議。有部分法院僅認可刑事判決中認定的內容,對于未予認定或者與刑事案件事實無關的陳述,直接以刑事判決未予認定為由,否定其在民事案件中的證明力。今天推送的最高法院的這一案例,否定了這一裁判思路,認為刑事案件中的供述筆錄可作為民事案件的證據適用,但仍需滿足證據“三性”的要求。
裁判要旨
案情簡介
裁判要點
實務經驗總結
1、刑事案件中的供述筆錄,可以作為民事案件中的證據使用。在司法實務中,基于刑民分離思想的影響,部分法院對于刑事案件中的供述筆錄能否作為民事案件中證據來使用,存在不同的做法。有部分法院僅對刑事判決書中認定的案件事實予以確認。對于刑事供述筆錄中刑事判決中未予認定或與刑事犯罪無關的相關供述,有部分法院直接以刑事判決未予認定為由直接否定相關筆錄的證明力。但最高法院認為,對于刑事案件中的供述筆錄能否作為認定民事案件事實的依據,應根據相關供述是否與民事案件的事實相關、是否可與其他證據之間形成完成的證據鏈條,是否經過質證等方面,綜合確定相關供述的證據資格、證明力大小。不能粗暴的以相關供述系在刑事案件中作出而否定其在民事案件中的證據資格,也不能以刑事判決未對相關供述作出認定,即否定相關供述的證明力。
2、律師處理涉及刑民交叉的案件,應摒棄刑民分離、先刑后民的辦案思路,樹立刑民并舉的辦案思路。根據我們處理的大量刑民交叉案件積累的豐富經驗,我們發現,在司法實務中存在著過度強調刑民分離、先刑后民的現象。過度強調刑民分離,導致部分律師、法官在處理民事案件時,忽略了相關聯的刑事案件中收集的相關證據尤其是刑事供述筆錄對于處理民事案件的重要意義,導致民事案件可能因證據不足等原因而敗訴。過度強調先刑后民,導致部分律師法官在處理民事案件時總期望通過刑事案件的手段達到對對方當事人“一擊致命”的效果,忽略了民事案件的細節處理,導致經常出現對方當事人已經“鋃鐺入獄”,但民事案件卻“一敗涂地”的尷尬。因此,在處理刑民交叉案件時,應堅持刑民并行,兩案并舉的辦案思路,為相關案件的處理設計整體性的訴訟方案。
3、雖然最高法院認為,刑事案件中的供述筆錄可以作為民事案件中的證據使用。但民事案件法官對于供述筆錄的采信并非毫無前提。人民法院仍需結合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等因素,在經質證后,依據自由心證原則確定刑事案件中相關供述的證明力大小,決定是否在民事案件中予以采信。因此,對于提出將刑事案件供述筆錄作為證據的一方當事人,不要錯誤的以為相關刑事案件中的相關供述可以直接作為民事案件中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具有絕對的證明力,進而忽視對其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的證明;對于意欲否定刑事案件供述筆錄作為證據的一方當事人而言,不要錯誤的以為刑事案件的供述筆錄絕對不能作為民事案件的證據使用,不具有證據資格,進而不發表質證意見。
相關法律法規
《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三條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民訴法解釋》
第九十三條 下列事實,當事人無須舉證證明:
(一)自然規律以及定理、定律;
(二)眾所周知的事實;
(三)根據法律規定推定的事實;
(四)根據已知的事實和日常生活經驗法則推定出的另一事實;
(五)已為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確認的事實;
(六)已為仲裁機構生效裁決所確認的事實;
(七)已為有效公證文書所證明的事實。
前款第二項至第四項規定的事實,當事人有相反證據足以反駁的除外;第五項至第七項規定的事實,當事人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
第一百零三條 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由當事人互相質證。未經當事人質證的證據,不得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當事人在審理前的準備階段認可的證據,經審判人員在庭審中說明后,視為質證過的證據。
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規定應當保密的證據,不得公開質證。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七十三條 雙方當事人對同一事實分別舉出相反的證據?但都沒有足夠的依據否定對方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案件情況,判斷一方提供證據的證明力是否明顯大于另一方提供證據的證明力,并對證明力較大的證據予以確認。
因證據的證明力無法判斷導致爭議事實難以認定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舉證責任分配的規則作出裁判。
法院判決
以下為最高法院在二審判決“本院認為”部分就此問題發表的意見:
在本院二審質證期間,訴爭雙方對前述刑事訴訟案件卷中相關證據本身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西部證券認為,上述刑事訴訟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本案事實的依據和證據。本院認為,民事訴訟與刑事訴訟不盡相同,相較而言,民事訴訟的關注點主要在于當事人的過錯和民事責任,因其一般只涉及當事人的財產等民事權益,故在民事訴訟事實認定中并不采用過高的證明標準。本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七十三條關于“雙方當事人對同一事實舉出相反的證據,但都沒有足夠的依據否定對方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案件情況,判斷一方提供證據的證明力是否明顯大于另一方提供證據的證明力,并對證明力較大的證據予以確認”之規定,已經確立了我國民事司法實踐中的“高度蓋然性”的證明標準,亦即優勢證明標準。該條規定表明,在案件當事人對同一事實舉出的相反證據都無法否定對方證據的情況下,由法院對當事人證據的證明力進行衡量。如果一方提供的證據的證明力明顯大于另一方,則可以認為證明力較大的證據支持的事實具有_度蓋然性,法院應當依據這一事實作出裁判。如果雙方證據的證明力大小不明顯或無法判斷,即雙方證據支持的事實均不能達到高度蓋然性程度,法院應當依據舉證責任的分配規則作出裁判,由負有舉證責任的一方當事人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在本案中,由于華雪玲、黃河等均系西部證券工作人員,因此其關于西部證券如何將款項存入農業銀行、如何與李大偉商談高息以及款項如何被騙并致損失過程的證言的可信性較高。同時,西部證券并未舉證證明公安機關在對華雪玲、黃河等人進行上述詢問時和制作詢問筆錄中采取了非法手段。特別是,在公安機關調查西部證券涉案款項如何存入農業銀行以及如何被詐騙所進行的詢問筆錄中,無論是華雪玲的證言,還是黃河的證詞,都不是孤證,而是與李大偉的供述相互印證,形成了一條比較完整的證據鏈,其證據力甚至超過了本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七十三條所要求達到的高度蓋然性程度,足以證明本院查明的上述事實,故本院對華雪玲、黃河、李大偉的上述證詞和供述內容予以釆信。
來源:網絡
雷同筆錄,司法實務界又有克隆筆錄、復制筆錄的稱法,實質上常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證人、被害人兩份以上文字表述、內容高度一致的筆錄。其形成原因多見偵查人員在筆錄制作過程中簡單粗暴的復制、粘貼,從而呈現出多次筆錄文字表述、排序甚至連標點符號和錯...
日,@江蘇網警 發布一則視頻。視頻中,一群緬北詐騙疑犯回國改造,現場整齊站成隊列大喊: 我在緬北做詐騙,現在回到祖國媽媽懷抱,接受改造,我是中國人,中國人不騙中國人! 網友紛紛表示,嚴肅中透露著一絲絲搞笑。 詐騙罪多少可以定罪 ...
原按語:本文節選自浙江省檢察機關印發的《公訴環節口供審查工作指引》,對刑事案件辦理偵查、起訴、辯護及審判環節審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與辯解均具有一定參考價值。感謝文件起草者的傾情奉獻!一、口供的證明價值和特點口供是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訴訟過程...
來源:人民司法(應用)刑事證據規則司法適用解讀文丨喻海松 最高人民法院證據是刑事訴訟的基石,對于準確定罪量刑,實現司法公正,防止冤假錯案的發生具有關鍵作用。根據修改后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
電子郵件可以作為法律證據。 對于證據的分類,我國的三部訴訟法依據不同情形,分別作出了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2018年10月26日修正)第五十條規定: 可以用于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證據包括:(一)物證;(二)書證;(...
電子郵件可以作為法律證據。 對于證據的分類,我國的三部訴訟法依據不同情形,分別作出了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2018年10月26日修正)第五十條規定: 可以用于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證據包括:(一)物證;(二)書證;(...
證據的種類有哪些,非法證據怎么進行排除證據的種類有哪些證據的法定種類—行政訴訟證據種類:1、?書證書證即以文字、符號、圖案等所記載的內容表達的與案件事實有關的人的思維或者行為的書面材料。如行政機關的文件、文書、函件、處理決定等。作為行政機關...
閱卷權是律師辯護權的重要內容,是指律師有查閱、摘抄、復制案卷材料的權利,它是律師辯護防御的基礎。 《刑訴法》第40條規定,辯護律師自人民檢察院對案件審查起訴之日起,可以查閱、摘抄、復制本案的案卷材料。應當...
一、刑訴中有哪些實物證據 刑事訴訟中的證據是整個訴訟活動的核心部分,是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還是無罪的關鍵所在。因此,掌握證據的種類和其他相關內容是一個刑事律師必須掌握的基本法律知識。那么,刑事訴訟中的證據種類到底有哪些?我們可以根據我國《刑事...
在刑事訴訟中,最常見的就是由證人證明案件事實經過。證人通過證言的形式來證明案件的事實,那怎樣認定證人證言?證人證言是證據的一種,那證人證言能否作為定案的依據?請從下文中進行具體了解。一、怎樣認定證人證言證人證言如何認定證人證言,是指證人就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