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周某生于1953年12月11日,2016年5月入職一家鞋業公司做車鞋幫工。2017年12月的一天,周某下班途中,騎自行車違反信號燈指示與一輛轎車發生碰撞,造成周某受傷。經交警大隊認定,周某與轎車車主分別承擔事故的同等責任。事發后,周某被送往醫院治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周某與轎車車主及保險公司達成調解,并實際獲得賠償47萬元,該款項已包含醫療費、后續醫療費、護理費、鑒定費、交通費等。后就工傷賠償問題,周某與鞋業公司未達成協議。經仲裁和法院審理,判決鞋業公司支付周某一次性工傷保險長期待遇、停工留薪期福利等費用。
問題一:周某騎自行車違反信號燈指示與轎車發生碰撞,承擔事故的同等責任,屬于工傷嗎?
答:《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六項規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應該認定為工傷。這對交通事故中的工傷認定明確了三個條件:上下班途中、非本人主要責任、交通事故。根據最高法司法解釋對“上下班途中”四種情形的規定,周某的行為符合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工作地與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單位宿舍的合理路線的。同時,根據交通部門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劃分的責任確定,交通事故中負擔同等責任的也可以認定工傷。因此,本案中,周某在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交警部門認定其承擔事故的同等責任,符合工傷認定的規定。
問題二:周某入職時已經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已退休的務工農民適用工傷條例嗎?
答: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進城務工農民在工作時間內因公傷亡的,能否認定工傷的答復》中認為,用人單位聘用的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務工農民,在工作時間、因工作原因傷亡的,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進行工傷認定。本案中,周某入職后,為鞋業公司有償提供勞動,雙方之間存在勞動關系,應當適用《工傷保險條例》進行工傷認定。需要說明的是,這只是對農民工而言,對于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其他人員,如果未領取養老保險或退休金,則與用人單位仍系勞動關系,應當認定工傷;如果已經領取養老保險或退休金,則與用人單位系勞務關系,不能認定工傷。
問題三:在工傷處理過程中,如果已經獲得民事賠償,是否還可以享受工傷待遇?
答:與工傷不同,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與受害人之間屬于普通的平等主體之間的侵權民事法律關系,屬于不同的法律范疇和法律關系,不能因第三人承擔了民事賠償責任,就剝奪職工應得到的工傷保險待遇。因此,職工因勞動關系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人身損害,同時構成工傷的,應該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當然,如職工獲得侵權賠償,用人單位承擔的工傷保險責任相對應項目中應扣除第三人支付的下列五項費用:醫療費,殘疾輔助器具費,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間發生的護理費、交通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因此,本案周某雖已實際獲得侵權賠償,但仍然可以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來源:網絡
聲明本平臺所推送內容除署名外均來自于網絡,僅供學術探討和信息共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案情概要】張某是某集裝箱公司員工,從事打砂、噴漆工作,某集裝箱公司已為張某參加社會保險。 張某因雙耳耳鳴一年,頭暈、氣緊,于2007年3月在廣東省職業病防治院治療,同年6月經省職業病防治院診斷為職業性輕度哮喘,同年7月經江門市某區人社局...
可以,有案例,可以獲得雙倍賠償。 下面的案例是先向第三方要求賠償,然后要求單位支付工傷賠償。 得到了支持。 反過來也應該被支持 - 民事賠償不能抵扣工傷賠償 作者: 沈汝發 發布時間: 2006-07-31 10:0...
已獲案外人賠償的能否再主張工傷雙重賠償【爭議問題】勞動者在工作過程中,因案外第三人侵權導致傷亡,已獲得人身損害賠償的,在工傷保險賠償糾紛中,如何處理工傷保險與人身損害賠償的關系,對這個問題歷來爭議較大。在理論認識上,似乎有一定通說,即認為工...
胡圣華自2016年3月8日進入仁豐公司,未繳納社會保險。 2016年7月31日胡圣華駕駛電動自行車在上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受傷,經交警部門認定胡圣華在交通事故中無責任。胡圣華受傷后住院23天。2017年1月...
1、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以下情形應認定為工傷: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2)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
根據我國社會保險法及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用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法定義務,屬于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同時合同法規定,違法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合同無效。因此,勞動者、用人單位雙方約定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用是無效的,此時勞動者要求用人單...
案 例 分 析 意外傷害險不能代替工傷保險 職工可同時得到兩種賠償 那么,商業意外險與工傷保險是否沖突,享受了意外保險賠償是否不能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首先,意外傷害險屬于商業保險范疇,而工傷保險屬于社會保險范疇,二者性質完全不同。《工...
當事人遭受的工傷確因第三人侵權行為造成,這就產生了工傷賠償與民事侵權損害賠償的競合問題。 前言 但由于工傷賠償屬社會保險范圍,與私權救濟性質的民事損害賠償存在根本區別,二者依據的法律關系、適用的法律規定...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導致的工傷,勞動者是否可以既向第三人主張民事侵權賠償,又主張工傷保險待遇,長期以來各地司法實踐不一,分別采取不同的救濟模式,小編整理近年來有關的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供大家參考學習。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
要點提示:因第三人侵權致工傷,誤工費與停工留薪期工資競合的處理,在法律沒有明確的規則可資援引的情況下,應對誤工費與停工留薪期工資進行性質認定,從填平原則和實際賠償原則出發,依就高原則確定兩者之中數額較高的作為勞動者應獲得的賠償數額。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