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1.黨內法規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引領。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在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偉大征程中,黨始終發揮著根本性、全局性領導作用,發揮著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引領依法治國正確政治方向的領導核心作用。黨內法規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引領。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都是國家治理制度規則中的一部分。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要針對制度“籠子”的薄弱環節,進行廢、改、立、釋,提高制度約束力和執行力,真正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使制度成為規范秩序的利器。
2.黨內法規是國家法律建設的重要保障。從黨組織的構成主體來看,沒有黨內法規,國家法律很難保障。我們黨是一個擁有8600多萬名黨員、43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的大黨,組成了中國社會架構,囊括了社會各界的眾多精英,滲透到了社會的各個層面,掌握著國家政權的核心權力,黨自身的法治意識和進程,直接決定著國家的法治意識和進程。從黨組織自身的要求來看,黨內法規,是國家法律的重要保障。作為既是執政黨中普通一員,又是普通公民雙重身份的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一言一行都有示范效應。面對反腐新常態,如何更好地發揮黨內法規的引領和保障作用,把黨的法治理念和價值烙入全體黨員干部腦中,以8600多萬個體的法治意識推動全社會的法治覺醒,值得深思。
3.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之間存在并存關系。從我國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現實來看,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都是“法治中國”的防線之一。“法治中國”的四道防線分別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法規;人大和政府制定的各種國家法律和行為規則;政府機關所確立的各種公共政策;以法律為中心和以法院為中心的司法機構。而且,現實中黨依法執政與政府依法行政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核心,是實現社會正義的主渠道。從“法治中國”的實踐來看,應該更加重視黨內法規。30多年來,過分強調立法和司法兩個系統,忽視黨的方針政策和黨內法規,結果很容易將黨的領導及其法規置于法治對立面。“八項規定”出來后,司法并未獨立,法律并未增加,但是整個社會的法律秩序和公序良俗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從現代法的范疇來看,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都是調整社會關系的規則。現代法的范疇不僅包括國家法,而且包括社會法和國際法,不僅包括硬法,而且包括軟法。“黨內法規”顯然屬于社會法和軟法。隨著公民社會日益成長,國家法和硬法的比重開始逐步降低,社會法和軟法比重開始增加。從“法律多元主義”的角度看,國家律法之外,應包括黨規黨紀、宗教戒律、公共道德、倫理準則、社會風俗等更為廣闊的多樣化規則。
4.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之間存在互補關系。從“黨內法規”特點來看,黨內法規具有國家法律的因素。黨可以根據憲法和法律行使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等國家公權力。對國家的領導和對公權力的行使必須依法進行。這里的“法”不僅包括國家法律,而且包括黨內法規。黨內法規理應是調整規范黨內事務的,但對黨務的調整必然影響和涉及到國務。如此看來,黨內法規同時具備了國家法和硬法的一些因素。從國家法律精神的轉化來看,黨內法規具有國家法律試驗田的作用。黨可以將黨章明文確認的思想、指南等通過入憲的形式,將自身的執政理念內化為國家法律的精神,并通過黨自身制度化、規范化的建設健全黨領導國家法治建設的體制機制,始終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正確方向。從法律與道德的關系上來看,黨內法規具有國家法律不可比擬的優勢。對于國家法律難以介入的倫理道德行為領域,黨內法規可以發揮行為規范的特別作用。
您好!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依法執政,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
黨規與國法都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重要內容。黨紀與國法的關系是在依法治國和反腐敗斗爭中須準確理解和正確處理的。
黨紀嚴于國法,依規治黨是依法治國的前提。政黨與國家概念不同,但又存在交叉和重疊的關系。
各政黨既身處國家政治制度之外,又身處國家政治體制之中,各政黨之間所構成的政黨關系結構即政黨制度,是國家政治制度運行的載體和推動力。西方國家不論是總統制還是議會制,都是通過政黨參與競選實現政治制度運行的。
政黨作為執政黨時才能執掌國家政權,執政黨經由法定程序進入國家制度體系,須依據法律授權和制度安排決定和管理國家事務。凡是政黨,都把奪取政權、執掌政權和參與政權作為自己的中心任務和行動目標。
當政黨成為執政黨后,依憲執政是世界各國執政黨的通則和慣例。在西歐、北美的發達國家,政黨產生晚于國家,政黨僅僅是溝通國家與社會之間的橋梁;而在一些發展中國家,政黨產生往往早于國家,國家則是由政黨建立的,政黨承擔著建設國家、改造社會的重任。
中國共產黨與20世紀的中國歷史更是體現了這一規律性特點。各民主黨派和各族各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通過民主協商方式,建立了新的國家政權,通過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憲法,依憲執政。
因此在當代中國,“憲法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是通過科學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在這種情境下,人們對執政黨的認同往往與對國家的認同、與對社會制度的認同緊密聯系在一起。
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在13億人口的大國長期執政的執政黨,也是中國唯一的執政黨,作為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在領導全國人民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中,黨紀嚴于國法的關系是十分明確不容置疑的,依規治黨是依法治國的前提。 加入政黨是在政黨認同基礎上自覺自愿的行為。
政黨認同是指政治主體在政治和社會生活中對政黨所產生的一種思想、情感和意識上的歸屬感,是對政黨肯定性的心理反映和行為表達。政黨組織是在現實生活中由特定的人群(即黨員群體)結合而成的,具有特定的宗旨和組織體系,它是塑造政黨認同的組織性資源,擁有健全有效、組織嚴密、動員有力的組織既是政黨組織制度化的結果,也是政黨爭取認同的有效手段。
而對中共黨員來講,入黨是建立在認同黨的綱領、服從黨的決議、遵守黨的紀律、執行黨的決議等體現實質內容的政黨認同的自覺自愿行為。任何一個有意愿參加中國共產黨的人,須向組織提出申請,經過培養、討論批準、入黨宣誓、一定預備期等程序儀式后,才能成為正式黨員。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組織,在長期執政的情況下,全體黨員必須受到黨規黨紀的剛性約束。黨的紀律是黨內規矩,黨的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不僅要模范遵守國家法律,而且要按照黨規黨紀以更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十八大以來紛紛落馬的貪腐官員目無黨紀國法,徇私枉法或貪贓枉法。他們作為中共黨員,對其處理按照黨紀、國法的時序,必然首先接受組織調查,受到黨紀的懲處,被開除出黨后再受國家法律的制裁。
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共中央要求“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模范遵守憲法和法律,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供根本保證”。 理解黨紀與國法的關系,既不能脫離黨紀與國法的一般概念理論,又不能忽視中國國情和政治發展中黨紀與國法的經驗法則。
質言之,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它賦予了執政黨治國理政的責任和使命;黨章作為黨內根本大法,是管黨治黨的總章程。“依規治黨”,就是在黨中央的領導下,依照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規定的職責、權限、程序,管理黨的事務,從事黨的各項活動,進行黨的建設。
黨的政策,在黨內是通過黨規黨法來體現和落實的,在國家治理中則是國家法律法規的先導和指引。因此,依法治國就是執行黨的政策,依規治黨最終也表現為依法治國,二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的。
依法治國與依規治黨存在著密切的聯系,把兩者割裂開來、對立起來都不是科學的態度。謝謝閱讀。
黨紀與法律、政策、道德的關系黨紀與法律有著許多共同點,兩者都是保護和反映制定者意志和利益的,都是具有強制力的行為規范。
兩者的不同點首先在于制定者不同,規范的對象不同。法律是由國家制定的,它所反映的是統治階級的意志和利益。
黨紀是政黨制定的,它所反映的是政黨所代表的階級的意志和利益。法律所規范的是全體公民的行為。
黨紀規范的是黨組織和黨員的行為。在我國,黨的紀律與國家的法律所反映的意志和利益是一致的。
《黨章》規定:“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黨員要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和國家的法律”。其次,兩者賴以實施的強制力性質不同,實施強制的機關和手段也不同。
法律實施的強制力具有階級對抗的性質,是由國家專政機關實施。黨紀實施的強制力是建立在無產階級政黨內部的組織約束力基礎之上的,由黨的組織及其紀檢機關予以實施。
黨的紀律與黨的政策的關系非常密切。黨的政策是制定黨紀的依據,黨紀是執行黨的政策的有力保證。
兩者所代表的利益、要達到的目的和內容等有共同之處。因此,黨員不能違反黨的政策,否則就是違反黨紀。
黨的某些政策本身就是黨紀。如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制定的一些政策,明確規定了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這些政策界限同時也就是黨紀。
但它們又是兩個不同的范疇,不能互相代替。黨的政策的實現靠自身的正確性和黨的紀律作保證,而黨紀的實現是靠黨員的自覺性和黨組織自身的強制力。
黨的政策的作用是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黨紀的作用是規范黨組織和黨員的行為,提高黨組織的戰斗力。
社會道德也是一種行為規范,也會打上階級的烙印,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它與執政黨的紀律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工人階級政黨的紀律與社會主義道德都屬于上層建筑,有著共同的經濟基礎,都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上的,并隨著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完善。
黨的紀律在保護、傳播、發展社會主義道德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社會主義道德對維護工人階級政黨的紀律有著積極的作用。所不同的是,道德規范一般不具有實施的強制力,它的實現是靠社會的輿論評價,靠人們的內心信念、習俗、慣例、傳統和社會教育的力量來維系的,對全社會一切成員之間的相互關系具有規范和調整作用。
而黨的紀律條文明確,規定具體、嚴謹,只適用于黨組織內部。共產黨員必須帶頭遵守社會主義道德。
在許多情況下,違反了社會主義道德,同時也就違反了黨的紀律。
黨的性質決定了黨規黨紀必須嚴于國家法律。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它賦予了黨治國理政的責任和使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大特色、最本質特征就是黨的領導。
依法治國、依法執政,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只有把黨建設好,國家才能治理好。黨規黨紀嚴于國家法律,這是由中國共產黨的先鋒隊性質決定的。
黨是肩負神圣使命的政治組織,黨員是有著特殊政治職責的公民,必須接受更加嚴格的紀律約束。黨只有以更嚴的標準、更嚴的紀律要求和約束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才能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
黨的性質決定了黨規黨紀必須嚴于國家法律。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它賦予了黨治國理政的責任和使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大特色、最本質特征就是黨的領導。
依法治國、依法執政,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只有把黨建設好,國家才能治理好。黨規黨紀嚴于國家法律,這是由中國共產黨的先鋒隊性質決定的。
黨是肩負神圣使命的政治組織,黨員是有著特殊政治職責的公民,必須接受更加嚴格的紀律約束。黨只有以更嚴的標準、更嚴的紀律要求和約束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才能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
黨規黨紀嚴于國家法律,這是由中國共產黨的先鋒隊性質決定的。
黨只有以更嚴的標準、更嚴的紀律要求和約束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才能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 黨規黨紀對黨員的要求,必須要嚴于國家法律對普通公民的要求。
從嚴治黨就是要把權力關進籠子里,把籬笆扎得更緊。黨紀籠子肯定要比國家法律籠子的眼兒更小、標準更嚴。
打個比方,就像是“國標”和企業標準的關系。好多人想當然地把國家標準當成最高標準,企業標準是低標準。
其實,“國標”是強制標準,是必須遵守的底線。企業標準一定嚴于“國標”,否則企業就沒有創新、不能贏得競爭。
國家法律是全體公民的行為底線,而黨規黨紀不僅要求黨員堅定理想信念宗旨、保持道德情操,還要求黨員必須模范遵守國家的法律。 黨是肩負神圣使命的政治組織,黨員是有著特殊政治職責的公民,必須接受更加嚴格的紀律約束。
要求入黨的人首先要認真學習黨規黨紀,了解黨員的義務和黨的紀律,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得到、守得住。有些事情,普通公民可以做,黨員就不行。
入了黨,就意味著要多盡一份義務,就得在政治上講忠誠、組織上講服從、行動上講紀律。黨員干部尤其是高級干部責任和擔當就要更大!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
從嚴治黨關鍵在從嚴執紀。“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靠什么管、靠什么治?就要靠嚴明紀律。”
嚴明二字要害在執行,要做到執紀必嚴、違紀必究。再好的制度不執行、形同虛設。
黨規黨紀執行不嚴、不緊,黨就會降格為一般社會團體,黨員就成了普通公民。如果執政黨連自己的紀律都守不住、執行不下去,從嚴治黨就無從談起,依法治國、依法執政就是一句空話! 承諾高,期盼更高。
依法治國根本上是黨對自己講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大旗一旦舉起,人民群眾就對我們黨治國理政、管黨治黨能力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就會用黨紀國法的尺子衡量黨員干部。
要求黨員做遵紀守法的模范,領導干部就必須做楷模,給群眾做出表率。黨委書記要做從嚴治黨的書記,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堅持原則、敢抓敢管,自覺擔負起從嚴治黨、執行黨的紀律的政治責任。
1.黨紀處分條例34條規定 第三十四條 黨員依法受到刑事責任追究的,黨組織應當根據司法機關的生效判決、裁定、決定及其認定的事實、性質和情節,依照本條例規定給予黨紀處分或者組織處理。黨員依法受到行政處罰、行政處分,應當追究黨紀責任的,黨組織可...
1.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是什么關系 1.黨內法規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引領。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在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偉大征程中,黨始終發揮著根本性、全局性領導作用,發揮著總攬全局協調各方、...
1.紀檢監察干部必須熟知的政策法規有哪些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實施條例》《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違反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罰沒收入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行政處分暫行規定》《財政違法行為處...
1.請列舉黨內法規有哪些 黨內法規分類:黨章:對黨的性質和宗旨、路線和綱領、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組織原則和組織機構、黨員義務和權利以及黨的紀律等作出根本規定。準則:對全黨政治、組織生活和全體黨員行為作出基本規定。條例:對黨的某一領域重要關系...
1.如何充分發揮法治文化在新時期法制宣傳中的作用 一、法治文化是弘揚和傳播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的重要載體 法治文化是一種以弘揚法治精神和傳播法治理念為宗旨的法律實踐活動。一方面,它培養形成了人有關法的理念、心理和習慣;另一方面,它給大家灌輸了...
1.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是什么關系 1.黨內法規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引領。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在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偉大征程中,黨始終發揮著根本性、全局性領導作用,發揮著總攬全局協調各方、...
1.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什么 我個人認為是執黨興國。國家發展戰略的整體構想,既從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環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標出發,也從哲學觀念更新和人類文明進步的理性化目標出發,幾乎是全方位地涵蓋了自然、經濟、社會復雜系統的運行規則和人口、資源、...
1.黨員干部需要遵守哪些紀律和規矩 五個必須一是必須維護黨中央權威,決不允許背離黨中央要求另搞一套,必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聽從黨中央指揮,不得陽奉陰違、自行其是,不得對黨中央的大政方針說三道四,不得公開發表同中央精神...
1.關于法律法規的心得體會 關于法律法規的心得體會 前一段時間,市委聘請法學專家教授,對全市科級以上領導干部開展了法律法規培訓,通過培訓,使我自己的法律意識有了明顯提高,以前,對法律條文只是從表面理解,現在能夠領悟到法律的深層次內涵,有了...
1.如何開展反腐倡廉教育培訓 要在領導干部中深入開展理想信念和廉潔從政教育。要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為根本,以艱苦奮斗、廉潔奉公為主題,以更好地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為目標,堅持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