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廣告協會發布的《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范》第二條明確,本規范適用于商家、主播等參與者在電商平臺、內容平臺、社交平臺等網絡平臺上以直播形式向用戶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的網絡直播營銷活動。
我們工作、學習之余,刷刷手機,通過主播細致的講解,有圖有真相的瀏覽,喜歡就可從直播間直接下單完成購物。在我們享受著便捷網絡直播營銷這種新型購物體驗的同時,相應的風險也隨之增加。前幾日又看到一則新聞,某網紅主播推薦的食品又遇翻車,全面下架、與商家解約、道歉,一系列操作后,主播還要承擔責任嗎?答案是肯定的。實際上,主播在帶貨時,因其角色的不同,可能所承擔的責任就不同。
我們就來聊聊,主播都會承擔哪些責任?
一、直播推銷自產商品時的責任承擔
從經營角度講,主播在營銷自產商品時,應承擔作為商品的生產者、經營者對其所生產的商品承擔責任。此外,當主播通過網絡直播推銷產品時,其作為廣告主為推銷商品或者服務,自行設計、制作、發布廣告,還應當對播出內容的真實性負責,不得發布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否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56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發布虛假廣告,欺騙、誤導消費者,使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廣告主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二、主播作為廣告發布者時的責任承擔
主播作為廣告主委托的廣告經營者發布廣告時,如果其在發布虛假廣告,欺騙、誤導消費者,使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如果主播不能提供廣告主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消費者可以要求主播先行賠償。如果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或者主播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發布或者作推薦、證明的,造成消費者損害的,主播還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
例如,近日某網紅主播推薦的一款宣稱低脂、全麥、高膳食健康食品,經相關部門檢驗發現,實際食品能量指標比宣傳要高出40%。很多消費者,尤其是健身愛好者、對飲食有特殊需求的消費者而言,選擇此類食品,多是將此類食品所宣傳的低脂、低碳水,以及對于主播的信賴作為重要的選擇依據。如果主播所推薦的食品可能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或主播明知商品存在虛假宣傳、誘導消費者的情形,仍然發布或推薦,給消費者造成損失時,主播就要與廣告主一同承擔連帶責任。
三、網紅主播代言商品時的責任承擔
很多消費者選擇商品時,是出于對某些網紅主播的喜愛、信賴,同樣主播所代言的商品,如果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提供虛假廣告等,造成消費者損害的,主播作為廣告代言人,明知存在虛假仍代理、發布,同樣可能面臨要與廣告主一同承擔連帶責任。
四、銷售推廣特殊商品,主播還可能因其不當行為,承擔刑事責任
近期就有報道稱,某網紅主播因制銷違禁減肥類食品,被警方刑事拘留。當主播明知他人生產、銷售假藥、劣藥,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銷售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等,仍然利用直播平臺進行銷售和宣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41條、第142條、第143條、第146條等規定,主播可能將涉嫌構成生產、銷售假藥罪;生產、銷售劣藥罪;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罪等等。另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22條規定,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違反國家規定,利用廣告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宣傳,情節嚴重的,還可能涉嫌構成虛假廣告罪。第214條規定,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可能涉嫌構成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等等。可見,主播直播帶貨如不能嚴格的依法從事直播營銷活動,還可能存在承擔刑事責任的風險。
醫療事故與民事侵權行為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頒布實施以來,對如何進行處理醫療糾紛有了更明確的指導意義,在實踐中,特別是在民事訴訟過程中,醫患雙方以及人民法院在諸如定責等問題上存在不少分歧,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討論分析。 所謂醫療事故即...
盜竊車輛出事故誰來賠償 第一關于機動車所有人的賠償責任:《侵權責任法》52條規定:盜搶、搶劫或者搶奪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由盜竊人、搶劫人或者搶奪人承擔賠償責任。此處與租賃、借用等情形下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發生分離有些類似,但在機...
轉自:法務之家 案例 2015年1月2日8時44分許,原告李某在被告某潤家超市分店一樓購物時,突然跌倒摔傷,無法爬起,而被告超市工作人員也沒有組織對原告李女士進行救助。后原告李女士的丈夫趕到,通過聯系將原告送往醫院救治,原告李女士的...
轉自:遇事找法、江西組工微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交通出行的方式也日新月異。現實生活中單位員工駕駛自有車輛為單位辦事的現象也越來越多,員工駕駛自有車輛因公外出辦事,即通常所說的私車公用,而私車公用行為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結果該如何賠償?請看以...
把自己的車借給朋友出了事故賠償責任誰來承擔汽車借給別人開車出事故的相關責任劃分分兩種情況:1、如果出借汽車正常年檢,借用人有相應駕駛資格的,發生交通事故后,車主不負法律責任。2、如果出借汽車車未正常年檢(包括無行駛證),或借用人沒相應駕駛資...
外墻脫落砸傷人、外墻瓷磚脫落砸壞車輛等飛來橫禍的新聞屢見不鮮。相較人為的高空拋物,高樓外墻脫落導致的安全事故有著更大的不確定性及不可控性。 那么,遇到此類事件受害者應當向誰追責? 根據《民法典》規定,建...
近日有媒體報道,當事人王女士在使用宜家斯黛納玻璃水杯喝水時水杯突然爆裂,造成一顆門牙斷裂王女士認為宜家的產品存在嚴重缺陷將北京西紅門宜家家居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退還貨款并賠償二倍的損失共計100萬余元產品存在缺陷誰來舉證?如何舉證?裁判規則...
1、如果肇事車輛有購買保險,可以將肇事車輛車主、司機和購買保險的保險公司一起起訴進來。 2、先由承保的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肇事者承擔。 3、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
一、損傷參與度的概念及作用二、特殊體質侵權案件的責任范圍的確定三、損害賠償責任的分擔及酌減 (一)過失相抵規則—受害人對事故發生存在過錯 按照侵權案件的審理思路,在確定了損失數額后,需考慮損害的分擔,是否具有應減輕侵權人責任的情形。《侵...
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賠償責任誰來承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鐵路運輸造成人身損害的,賠償的責任人依據具體情況才能確定,一般情況下是由鐵路運輸企業承擔的。相關法律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