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傷事故,又稱勞動事故,有廣義、狹義之分。在狹義上,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工傷保險的業務指南中指出“工傷事故應該是指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的所有用人單位的員工在工作過程中發生的人身傷害和急性中毒事故”,“其本質特征是由于工作原因直接或間接造成的傷害和急性中毒事故”。
現實中,有很多用人單位風險意識仍較為薄弱,在員工未發生工傷事故以前對何為工傷事故以及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的重要性一無所知,以致于真正發生了工傷事故的時候,面對數萬乃至數十萬的工傷賠償束手無策。今天我們就來講述一下如何處置工傷事故的相關知識。
1、在為員工購買了社會保險的前提下,發生工傷事故的情形:
(1)應盡量送往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以方便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2)在工傷事故發生之后, 30日內向當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否則有可能面臨需要承擔工傷相關費用的風險;
(3)傷情相對穩定后可能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4)在停工留薪期間員工需要護理的,由單位負責派人護理或者支付相應護理費。停工留薪期依照各地不同做法,由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認定,一般不超過12個月,特殊情況經認定可以延長。如深圳地區的習慣做法是在工傷員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中明確停工留薪期期間。
(5)在工傷保險報銷范圍以外,用人單位仍然需要承擔的:
①員工治療工傷期間的工資福利;
②五級、六級傷殘員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③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時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④員工治療工傷期間的住院護理費(出錢或出力)
2、未為員工購買社會保險,發生工傷事故的情形:
類同上述第1條,用人單位需要承擔的費用除了第(5)款的①-④種費用以外,還包括如下費用:
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⑥一級至四級傷殘員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⑦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時的一次性醫療補助金;
⑧符合規定的醫療費用;
⑨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食宿費等。
⑩生活不能自理的,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的生活護理費;
?因工死亡的喪葬補助金、親屬撫恤金以及死亡補助金;
?勞動能力鑒定費。
3、如何依法解除與工傷員工的勞動合同?
一般情況下,用人單位不得單方解除與工傷員工的勞動合同。
(1)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用人單位不得與其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
(2)停工留薪期滿,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工傷待遇。
(3)五級、六級傷殘的,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
(4)七級至十級傷殘的,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可以解除。
特殊情況:用人單位可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在支付相應的工傷待遇、經濟補償金或賠償金以后合法解除。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 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 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 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 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 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 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根據我國社會保險法及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用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法定義務,屬于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同時合同法規定,違法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合同無效。因此,勞動者、用人單位雙方約定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用是無效的,此時勞動者要求用人單...
1.企業的勞動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會給用人單位帶來什么法律風險 勞動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包括內容違法、制定程序違法、公示程序違法。不合法的勞動規章制度,用人單位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1、在仲裁或訴訟中不能作為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 ...
案例:員工李某,受了工傷,在醫院治療并做了勞動能力鑒定,為八級。但李某在工傷停工留薪期間與他人結伙盜竊百貨商店煙酒等2萬余元。后經法院判決李某有期徒刑1年6個月。李某所在的企業一看李某被判了有期徒刑,就與他解除了勞動合同。結果李某不同意,說...
什么是停工留薪期,停工留薪期是工傷職工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期間。 1. 停工留薪期起止期限是怎么算的? 答:從受傷當日起算,至醫院最后一次開具的《診斷證明書》休息期期滿為止。 【法律法規】 《工傷保險...
工傷一般怎么賠償 工傷一般怎么賠償,可以參考工傷保險條例。職工在上下班途中被車撞傷的,應當認定為工傷。一般情況下參照司法解釋五,傷殘等級是一級及以上才按照12個月工資標準進行賠償。上下班途中發生事故,不需要進行鑒定,公司可以提起工...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被辭退,維權方式無外乎兩種:協商解決和申請勞動仲裁,在選擇維權方式之前,首先要明確自己在法律規定中能主張何種權益,提供何種證據。 常見員工可主張的權益及舉證要點: 根據企業解除行為...
企業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將面臨哪些勞動用工風險1.企業未依法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用的,員工有權隨時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并要求企業向其支付經濟補償,如企業拒絕支付經濟補償,員工有權請求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逾期不支付的,企業還應按應付金額百分...
怎么避免工傷和事故 怎么避免工傷和事故傷害賠償扯皮?這3類收到工傷賠償邀請而不明確收費標準,你可能要花更多時間判斷在哪些地方收費,才有的談我認為按照工傷保險辦法:工傷治療的場所和時間、醫療診療、康復、交通住宿和康復、假期治療和工傷...
新冠疫情管控措施優化后,新冠病毒感染者快速增長,企業用工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國家是否有相關優惠政策減少疫情對企業的沖擊?作為企業的法律顧問,又該如何為企業出謀獻策? 企業:因疫情企業被迫停業或者員工不能按...
公司人員優化和裁員的區別是什么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公司在一定的情形下是可以裁員的。 一、提前三天通知,企業就可以解除試用期內的員工? 實踐中,有企業認為,提前3天通知就可以解除與試用期內的員工的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