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緊急避險的限度條件,是指緊急避險行為不能超過其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那么,以什么標準來衡量緊急避險是否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呢?對此,法律沒有明文規定。一般認為其標準是:緊急避險行為所引起的損害應小于所避免的損害。
法律咨詢:
緊急避險的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律師解答:
緊急避險是刑法中規定的不作為犯罪處理的一種情形。根據《刑法》第21條第1款的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由于緊急避險的特點是為了保護較大合法利益,而不得不損害另一較小的合法利益,是行為人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所采取的緊急措施,行為人在主觀上沒有過錯,是一種有益于社會的合法行為,因此法律規定,不負刑事責任。
相關法律知識:
緊急避險的要件
(1)必須針對正在發生的緊急危險。如果人的行為構成緊急危險,必須是違法行為。
(2)所采取的行為應當是避免危險所必需的。
(3)所保全的必須是法律所保護的權利。
(4)不可超過必要的限度,就是說,所損害的利益應當小于所保全的利益。緊急避險不負法律責任。在職務上、業務上負有特定責任的人,不得在發生與其特定責任有關的危險時實行緊急避險。
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是指行為人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超過了法律所規定的限度,應當負刑事責任的行為。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 一是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超過了使受到正在發生危險的合法權益免遭損害所必需的強度;二是在客觀結果上造成了不應...
緊急避險是采用損害一種合法權益的方法以保全另一種合法權益,因此,必須符合法定條件,才能排除其社會危害性,真正成為對社會有利的行為 法律咨詢: 避險過當有哪些法律責任? 律師解答: 刑法第21條第2款規定: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
一、緊急避險適用的條件緊急避險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的侵害,不得已而采取的損害另一個較小的合法利益的行為。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傷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
采取緊急避險的目的,必須是為了使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危險。即實施緊急避險的目的是正當的,是為了保護合法權益。如果為了保護非法利益,不允許實行緊急避險,如犯罪嫌疑人為了逃避公安人員的追捕而侵入他人住宅,則...
從規定來看,似乎正當防衛與緊急避險沒有太大區別,然而事實上緊急避險與正當防衛有著重大差別。 1.對象區分:正當防衛的來源為人,所以正當防衛的對象為人,而緊急避險的對象則不一定是人,有可能是自然災害等。正當防衛的對象只能是對你或他人正在實施...
1、緊急避險的民事責任 緊急避險雖然不具有刑事違法性,但也并非均為合法行為。因為它在原則上具有民事違法性,我國民法通則第129條規定: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緊急避險與正當防衛的主要區別 正當防衛是指為了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行為。當防衛和緊急避險同屬排除犯罪性的行為,法律規定,行為人對此不負刑事責任...
緊急避險 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傷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第一款中關于避免本人...
王江超等3人訴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緊急避險決定案 (一)基本案情 (二)裁判結果 (三)典型意義附裁判文書 吉林省九臺市人民法院 行 政 判 決 書 (2015)九行初字第11號 原告:王娟。 原告:王江超。 原告...
緊急避險造成他人傷亡要賠償 生活中,有些時候為了避免自身權益或某種利益遭受損害,很多人都會采取緊急避險行為,從而給第三人造成了人身和財產的損害。這時,緊急避險人必然要賠償受害人的損失。 對此,《民法通則》及相關司法解釋已經有相關規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