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遭受精神傷害和心理傷害如何保護自己
我國目前針對傷害行為的認定,采取的是生理機能的缺陷和身體上的重大變化標準。此處的身體的完整性是指,身體器官的完整性,而不是身體外形的完整性。精神上的困擾和傷害,由于與個人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外界的輿論、評價等眾多因素相關,因此具有太大的主觀性,很難被認定,或者很難被認定為固定標準的傷害。比如,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事件,一長發女在公交車上熟睡,被他人剪去自己珍愛有加留了十幾年的頭發。如果此女以故意傷害追究其刑事責任,是不能成立的。
那么如果遇到較輕心理健康的損害,或者,未達到刑法上規定的輕傷標準時,我們是不是就束手無策了呢?根據民法規定,人身權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我國民法規定的人格權包括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等。身體權在我國的民法中沒有明確的規定,只是在憲法中規定了“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搜查”。但是健康權是人身權中的一項“具體的物質性人格權”,是指人的身體健康不受不法侵害的權利。因此本作者認為身體權和健康權相對,保護的是身體的“完整性”,帶有精神權利的性質。當身體完整性受到損害,但未造成生理機能缺陷時,當事人可以以民事上的侵權之由提起民事訴訟。
導讀:婚姻生活是美好的,可在美好的婚姻生活中,有時候也會發生一些令人難過或者不知所措的事情,家庭暴力就是婚姻生活中一個令人談之色變的問題。假如不幸遭遇了家庭暴力,那么我們該如何保全自己,維護自身權益?想離婚的話,又該如何收集證據呢?看律師為...
隨著互聯網成為未成年人進行社交的常用空間,侮辱謾罵、人身攻擊、惡意舉報等網絡欺凌現象不時出現,值得引起重視。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增加網絡保護章節,強調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通過網絡以文字、圖片、音視頻等形式,對未成年人實施侮...
法制日報4月11日報道,一公司女工在值夜班去往衛生間的路上遭遇性侵,雖然性侵者因遭遇女工竭力反抗而未遂,但女工因此患上了長期抑郁癥。公司為女工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申請工傷,人社部門認為這不算工傷。女工向法院提起訴訟。經歷一審二審,兩級法...
對致丈夫喪失性能力是否侵犯其妻人格權的認定—-湖南省郴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李美麗性權利受侵害獲賠案【裁判要旨】對本案被上訴人的丈夫喪失性功能,被上訴人認為這侵害了其權利,要求獲得精神損害撫慰金,這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
一、在我國如何對付家暴男?1、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單位、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婦女聯合會等單位投訴、反映或者求助。有關單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訴、反映或者求助后,應當給予幫助、處理。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
2016年,我國第一部反家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生效,其中明確規定,國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到底什么是家庭暴力呢? 根據《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條: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條規定: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給其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后果的行為。持續性、經常性的家庭暴力,構成虐待。 ...
離婚精神賠償是指夫妻一方有過錯致使婚姻家庭關系破裂,離婚時對無過錯方所受的精神傷害,給予精神損害賠償的責任。過錯方的行為導致夫妻離婚的,過錯方應對無過錯方給予民事賠償的法律制度。因一方對婚姻不忠,給另一方造成的主要是精神傷害。《婚姻法》規定...
離婚精神賠償是指夫妻一方有過錯致使婚姻家庭關系破裂,離婚時對無過錯方所受的精神傷害,給予精神損害賠償的責任。 過錯方的行為導致夫妻離婚的,過錯方應對無過錯方給予民事賠償的法律制度。因一方對婚姻不忠,給另一方造成的主要是精神傷害。《婚姻法》...
離婚精神賠償是指夫妻一方有過錯致使婚姻家庭關系破裂,離婚時對無過錯方所受的精神傷害,給予精神損害賠償的責任。過錯方的行為導致夫妻離婚的,過錯方應對無過錯方給予民事賠償的法律制度。因一方對婚姻不忠,給另一方造成的主要是精神傷害。《婚姻法》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