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情]
張某于2004年在某保險公司處投保并交納了相應保險費,其投保的額度為50萬元,期限自2004年9月20日至2005年9月19日。2005年7月17日,該車發生交通事故,且負該事故主要責任。受害人李某向法院起訴,經法院調解,本案張某支付該受害人李某2005年11月30日前各種賠償共計60000元。該損失,張某已向某保險公司申請理賠完畢。2006年6月,受害人李某再次訴至法院,要求張某賠償其2005年11月30日以后的醫療費、誤工、護理、殘疾賠償金、被撫養人生活費70000余元。2006年7月,法院判決,本案張某賠償受害人的各種損失共計50000元,并承擔相應訴訟費。張某持該判決向某保險公司申請理賠遭拒,于2006年10月訴至法院,要求某保險公司支付保險金50000元。
本案某保險公司辯稱;就上述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已向張某理賠完畢,并已結案,由被保險人支取第一次理賠款記載內容為證:該案一切賠償責任已終結,立此存證。張某在理賠表上簽字確認,同時根據第三者責任保險條款第28條約定:賠款金額經保險人與被保險人協商確定后,對被保險人追加的索賠請求,保險人不承擔保險責任。
[分歧]
本案爭議焦點在于,本案中理賠單上的條款對本案是否有約束力;本案是否適用第三者責任保險條款第28條的規定。
第一種觀點認為,保險人對追加的賠償金額,不應承擔保險責任。本案中,理賠單上內容系雙方達成的新的協議,對雙方都有約束力。本案適用第三者責任保險條款第28條的規定,本案賠償金額是經法院調解確定,而非根據保險公司的理賠標準或者法院的判決,在申報時,保險公司與張某就賠償金額達成一致,然后由保險公司出具理賠單據,張某在理賠單據上簽字,屬于第28條所指的“賠款金額經保險人與被保險人協商確定”的情況,而本案中新的賠償金額顯系受害人追加的賠償金額,依照第28條的規定,保險人應該不承擔責任。
第二種觀點認為,保險人對追加的賠償金額,應承擔保險責任。理由是,理賠單上內容僅適用于第一次賠償金額的范圍;本案中賠款金額并非經保險人與被保險人協商確定,因此本案不適用第三者責任保險條款第28條的規定。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本案中,理賠單上的新增加的權利義務條款,實際上是雙方達成的一個新的保險合同,對新保險合同的解釋,應遵循保險合同解釋的規則;而且由于本案中理賠單是格式條款,應該遵循格式條款的解釋規則。保險法第16規定,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應該向投保人說明保險合同的條款,在此保險法明確了保險人的說明義務。在本案中,保險人沒有明確對“該案一切賠償責任已終結”是否包括在此以后又產生的各項費用做出說明,也就沒有盡到保險人應盡的說明義務。依據合同法第40條的規定,格式條款,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本案中,作為保險合同,就應對在保險范圍內的因保險事故所發生的保險標的損失承擔責任,而保險公司的理賠單卻將保險人的責任確定在某一時間段內,對超出該時間段的損失不承擔責任,實際就是免除了自己一方的責任,而這種免除責任又恰恰是以格式條款的方式免除,就應按照合同法第40條的規定否認其效力。
該第三者責任保險條款第28條規定,賠款金額經保險人與被保險人協商確定后,對被保險人追加的索賠請求,保險人不承擔保險責任。本案認定的案情與第三者責任保險條款第28條所假設的條件有顯著不同,本案中賠款金額是由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在法院的主持下協商確定,然后向保險人申請理賠,保險人審查后同意該處理結果,予以理賠,并沒有發生保險人和被保險人協商的情況,因此本案不適用第三者責任保險條款第28條的規定。
(車上人員向第三者轉化,保險應當賠償)工人卸貨時因司機突然啟動汽車導致摔傷,保險公司認為系車上人員,拒絕理賠。當事人無奈將車主、駕駛員及保險公司起訴至晉江市人民法院,法院認為車上人員摔下車時已脫離車體應屬于第三者,判決保險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報告提要發包人轉讓在建工程,受讓人在受讓時知道該工程存在欠付工程款的情況下,由于受讓人承繼了受讓工程的價值,所以即使有轉讓協議中明確約定該工程款債務由轉讓人承擔,也不能對抗不知情的承包人,發包人與受讓人仍應對該工程款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最高院...
裁判要旨案情 裁判評析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規定:拼裝車、已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或者依法禁止行駛的其他機動車被多次轉讓,并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請求由所有的轉讓人和受讓人承擔連...
1999年6月25日,姜某以自己為投保人和受益人,以丈夫胡某為被保險人,與某保險公司簽訂了身故保險金為30000元的終身保險合同。保險合同中約定:被保險人因違法、故意犯罪或拒捕、故意自傷、醉酒、斗毆造成人身傷害或身故的,保險公司應免除保險責...
2010年5月3日,趙某與一家科技公司簽訂了一份GPS車輛監控系統銷售及入網服務協議,約定由科技公司向趙某有償提供車輛定位、實時跟蹤、車輛搶劫報警登記、被盜報警登記服務,服務期限為一年。 2010年7月9日,趙某發現自己的轎車丟失后,立即與...
最高人民法院(2016)最高法民終613號李強上訴請求:1.撤銷一審判決第二項,改判由吳曉光承擔其所應支付的律師服務費20萬元;2.二審訴訟費用由吳曉光承擔。事實和理由:1.現有關于律師費承擔規定僅適用于部分領域,不能當然理解為敗訴方(有過...
裁判要旨折角核對印鑒的規定屬于銀行內部規章,只對銀行工作人員有約束作用,以此核對方法核對印鑒未發現存在的問題而造成客戶存款被騙取的,銀行有過錯,應當對不能追回的被騙款項承擔民事責任。案情簡介一、2010年2月22日,順凱公司到三角路支行開立...
【案情】 張某將王某停靠在自家樓下停車位上的一輛小汽車盜走,并打算將該車駕駛至朋友處改裝。行車途中張某因為心慌駕駛車速過快,撞傷正在通過斑馬線的行人劉某。經交管部門認定,張某未按操作規范安全駕駛,負本次事故全部責任,劉某對本次事故無責任。...
裁判要旨出資期限未屆滿的股東未完全繳納其出資份額,不應認定為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股東在出資期限屆滿前轉讓股權的,不構成《〈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十三條第二款、第十八條規定的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即轉讓股權的情形,所以該股...
老婆在家為兒子購買婚房貸款,其時身為海員的丈夫在外打工,因貸款未能按期償還引發訴訟,丈夫聲稱其不知情不應承擔責任。此案審理過程中,最高人民法院于2018年1月16日發布《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由此產生對案件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