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制定法上對行政不作為的規定
制定法上對行政不作為采取列舉的方式,包括《行政復議法》第6條和《行政訴訟法》第11條的規定。但是在總結制定法上“行政不作為”的基本形態上存在分歧。基于《行政訴訟法》第11條的規定,一種觀點認為行政不作為存在兩種形態:“拒絕履行”和“不予答復”。另一種觀點認為行政不作為不包括“拒絕履行”。
事實上,不能籠統地將“拒絕履行”歸于行政作為或者行政不作為。如果行政主體經過合法審查,發現行政相對人確實不符合法定的申請條件,或者行政主體考慮了不相關的因素,認為行政相對人不符合法定申請條件,從而“拒絕履行”,則屬于行政作為。前者是合法的行政作為,后者是違法的行政作為。如果行政主體雖然啟動了行政程序,但在實體上沒有真正依法履行法定作為義務,在這種情況下“拒絕履行”,是形式作為而實質不作為的行政行為,屬于行政不作為。另外,如果行政主體根本沒有啟動行政程序就“拒絕履行”也屬于行政不作為。
(二)學理上對行政不作為的界定
對于行政不作為的界定,行政法學界尚未達成統一認識,主要觀點有:
1、行政不作為就是行政主體不履行法定職責的行為。
2、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依行政相對人的合法申請,應當履行也有可能履行相應的法定職責,但卻不履行或拖延履行的行為形式。
3、行政不作為就是在職權和職責范圍內沒有最終作出完整和確定的意思表示的行為狀態。
4、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未履行具體的法定作為義務,并且在程序上沒有明確意思表示的行政行為。
5、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對一定行政行為的抑制,即拒絕作出一定的行為。
6、行政不作為是行政主體違反其所負有的法定行政作為義務的行為。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政不作為就是在職權和職責范圍內沒有最終作出完整和確定的意思表示的行為狀態。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聊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什么是行政許可? 行政許可,指國家行政機關對不特定的一般人依法負有不作為義務的事項,在特定條件下,對特定對象解除禁令,允許他作為的行政活動。行政許可法對行政許可的立法界定是指行政機關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經依法審查,準予其從事特...
一、醫療損害賠償糾紛的概念與案由的確定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是指患者及其親屬認為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醫療行為存在過錯或者差錯,并因此造成患者身體和精神上的損害事實,從而引發以損害賠償為主要訴求的民事權益爭議。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規定(試行...
1.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組織有哪些 公務員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經批準參照本法進行管理。 一、承擔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的主要類型 結合事業單位機構...
B2逾期未審驗罰款金額如何界定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B2B電子商務平臺成為商業交易的重要載體。然而,一些B2B企業為了追求利益,忽視了對交易雙方的審核和監管,導致交易風險不斷增加。對于這些逾期未審驗的B2B交易,罰款金額的界定成為一...
一、國有資產的分類 (一)經營性國有資產 經營性國有資產是指國家作為出資者在企業中依法擁有的資本及其權益。具體的說,經營性國有資產,指從事產品生產、流通、經營服務等領域,以盈利為主要目的的,依法經營或使用,其產權屬于國家所有的一切財產。...
鑒于高空拋物的行為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為了更好的保障廣大人民群眾頭頂上的安全。 2020年12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布《刑法修正案(十一)》將高空拋物罪納入刑法,明確規定從建筑物或其他高...
一、行政許可 行政許可,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況下,行政主體根據行政相對方的申請,經依法審查,通過頒發許可證、執照等形式,賦予或確認行政相對方從事某種活動的法律資格或法律權利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 2016年2月3日取消13項國務院部門行政...
我國《行政訴訟法》設計的行政訴訟機制是以具體行政行為為中心的單軌制訴訟,其中心任務是對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審查。因此從《行政訴訟法》設計的具體制度來看,行政合同不在人民法院行政訴訟受案范圍之列。雖然最高法院用司法解釋的形式對具體行政行為作...
行政訴訟案由的規定具體如下:一、行政訴訟案由的分類。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規范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將案由分為三大類,即:作為類、不作為類及行政賠償類。二、行政訴訟案由的結構。(1)作為類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規范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
行政訴訟案由的規定具體如下:一、行政訴訟案由的分類。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規范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將案由分為三大類,即:作為類、不作為類及行政賠償類。二、行政訴訟案由的結構。(1)作為類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規范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