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高額抵押擔保期間
最高額抵押擔保期間的時間有約定從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如最高額保證合同約定有保證人清償債務期限的,保證期間為清償期限屆滿之日起六個月。沒有約定債務清償期限的,保證期間自最高額保證終止之日或自債權人收到保證人終止保證合同的書面通知到達之日起六個月。
最高額抵押
所謂最高額抵押,是指抵押人與抵押權人協議,在最高債權限額內,以抵押物對一定期間內連續發生的債權作擔保。最高額抵押的抵押人和債務人可以不是同一人。
最高額抵押具有擔保債權的不特定性的特點
最高額抵押指為擔保債務的履行,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對一定期間內將要連續發生的債權提供擔保財產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抵押權人有權在最高債權額限度內就該擔保財產優先受償的情形。即最高額抵押所擔保的未來債權是不特定的,將來的債權是否發生、債權類型是什么、債權額是多少均是不確定的。因此,其所擔保的債權必須都是同一性質的債務。
設定最高額抵押時,雙方要明確規定債權發生的原因。根據《擔保法》第六十條的規定“借款合同可以附最高額抵押合同。債權人與債務人就某項商品在一定期間內連續發生交易而簽訂的合同,可以附最高額抵押合同。”因此,只有借款合同和就某項商品在一定期間內連續發生交易而簽訂的合同可以附最高額抵押合同。而且在雙方還應當在合同中約定擔保債權是否僅限于借款的債務還是商品交易發生的債務,特別是擔保商品交易發生的債權的,應當明確規定就何種商品進行連續交易發生的債權額進行擔保。否則,應推定雙方同意就各種商品交易進行連續交易發生的債權進行擔保。
注意:《物權法》修正了《擔保法》關于最高額抵押的主合同債權不能轉讓的規定,而規定在最高額抵押擔保的債權確定前,可以轉讓部分債權,但最高額抵押權不隨之轉讓,轉讓出去的這部分債權就喪失了最高額抵押權。
以上就是由律聊網小編為您帶來的相關資料。我們現在知道最高額抵押期間的時間應當是雙方約定的。如果對此有所約定那么就遵照約定算,如果沒有約定保證人可隨時書面通知債權人終止保證合同。如果您還有什么其它的法律問題,我們歡迎您進行在線咨詢。
閱讀提示:今日推送的案例涉及土地和房屋被征收后抵押權人享有的物上代位權問題。本書作者另檢索了相關案例,梳理出相關裁判規則,供讀者在該類案件中參考。裁判要旨抵押財產被征收后,抵押權人對政府部門支付的抵押物拆遷款享有優先受償權。但抵押權人對于政...
最高額抵押擔保借款合同 合同編號: 借款人:__________________ 貸款人:中國農業發展銀行__________________ 抵押人:(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一、破產費用與物權擔保債權間的清償關系 擔保債權對債務人的特定財產享有優先受償權,而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原則上應當優先從無擔保的財產中支付。 物權法第一百七十三條規定:擔保物權的擔保范圍包括主債權及其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保管擔保財產和...
為促進經濟合作達成,在物的擔保基礎上,通常還會有債務人以外的第三人作保證人,以自己的財產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這就是混合擔保。 物的擔保與保證的區別在哪里? ①一般保證的保證人享有先訴抗辯權; 《中華人...
本司法解釋除保留了不動產抵押合同生效后未辦理抵押登記手續,債權人請求抵押人辦理抵押登記手續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內容外較九民紀要相關規定有了細化。 原九民紀要規定:不動產抵押合同依法成立,但未辦理抵押登記...
一.保證期間 1、一般保證與連帶保證都是有約定的從約定,無約定的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起六個月。 《擔保法》第二十五條一般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 2、保證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早于或者等于主債...
所謂最高額抵押,是指抵押人與抵押權人協議,在最高債權限額內,以抵押物對一定期間內連續發生的債權作擔保。 最高額抵押具有擔保債權的不特定性的特點。即最高額抵押所擔保的未來債權是不特定的,將來的債權是否發生、債權類型是什么、債權額是多少均是不確...
1裁判要點 當事人另行達成協議將最高額抵押權設立前已經存在的債權轉入該最高額抵押擔保的債權范圍,只要轉入的債權數額仍在該最高額抵押擔保的最高債權額限度內,即使未對該最高額抵押權辦理變更登記手續,該最高額抵押權的效力仍然及于被轉入的債權,...
1.合同的名稱與內容不符時,應按照合同內容來確定合同當事人權利義務關系,合同當事人不能以合同名稱與內容不符為由主張合同存在欺詐。——中國農業銀行信托投資公司訴中國輕工業原材料總公司信托貸款擔保合同糾紛上訴案(載《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的內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2000年9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33次會議通過)法釋〔2000〕44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