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異地施工受傷工傷在哪里認定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由此可見,職工工傷可以在受傷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認定。
案例:
來自姜堰市黃橋老區的農民工老儲,今年50歲,是姜堰某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的職工。2014年6月4日上午,他在公司承建的河南省南陽某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冷卻塔項目施工過程中,從腳手架上摔下受傷。今年6月3日,老儲向姜堰市勞動保障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勞動保障局以該公司并未依法為老儲在單位注冊地辦理工傷保險手續,事故發生地與建筑公司注冊地不在同一工傷保險統籌區為由,不予受理。老儲遂提起訴訟,但被駁回訴訟請求。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工傷職工在事故發生傷害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一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該條例對統籌地區是注冊地還是生產經營地未作明確規定。條例第十一條規定,對于流動性較大的行業,可以采取相對集中的方式參加異地統籌地區工傷保險,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有關行業的主管部門制定。
勞社部發[2004]18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第三條規定,用人單位注冊地和生產經營地不在同一統籌地區的,在注冊地和生產經營地均未參加工傷保險的,農民工在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后,在生產經營地進行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并按生產經營地的規定依法由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江蘇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第三十四條對此問題亦作了相同的規定。
本案中,農民工老儲在河南省南陽市施工時受傷。所在單位注冊地雖在姜堰市,但該公司并未為老儲在姜堰市辦理工傷保險。因此,老儲受傷后,應向生產經營地河南省南陽市勞動保障部門申請工傷認定。
如果是機動車的話,可以算是工傷。 你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有社保的話,可以享受社保待遇。 1、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工傷主要有以下類型: 1.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1.2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
對于勞動者,處理工傷應按如下步驟進行: 第一步,要求用人單位墊付醫療費,進行治療。注意盡量不要自己墊付醫療費,否則以后處理工傷,無論是協商解決還是打官司都非常的被動; 第二步,收集勞動關系的相關證明,這一點相當關...
工廠干活誤傷工友需賠償嗎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在工廠干活的時候,如果誤傷了工友的,誤傷的一方通常是不需要賠償的,受傷的勞動者可以申請工傷認定,由工傷保險賠償。《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
工傷認定代理可以是家屬嗎工傷認定與其他行政行為一樣,可以聘請他人處理認定事宜,且代理者可以是家屬。需要注意的是,工傷認定請求的提出,是由期限限制的,不同于民事訴訟案件,在期限過后,認定機構不收再受理認定請求。由用人單位向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
你把事情詳細經過講明白,然后把人物主體也講明白,一共涉及幾方?如果是建筑工程的話,一般會有開發商、總承包商、分承包商、大包工頭、小包工頭等,你需要把這幾方的情況都講清楚,然后我才能幫你分析可以找誰來賠錢。 現在有的企業為了提高企業效率,調帶...
您好: 1、因工傷殘職工在醫療終結后應攜帶資料到當地社保機構申請傷殘等級評定; 2、鑒定者攜帶醫療機構出具的傷、病、殘診斷證明,如:病歷、出院證明、ct片、化驗單、心電圖等相關診斷材料及《職工傷病殘勞動鑒定審批表》于每周一、二、三、五來做鑒...
李某經老鄉介紹,被包工頭王某招用,進某建設公司工地做木工,工資每日約定200元。2014年3月,李某在工作中,不慎從高空墜落,導致小腿骨折。李某認為,由于自己是在工地工作受的傷,屬于工傷,單位應當賠償李某工傷待遇損失。李某到勞動局工傷部門,...
【案例要旨】【案情簡介】【裁判結論】【評析意見】 一、建筑工程發包中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者招用的勞動者,由發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二、上訴人受傷是否構成工傷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一)項之規定,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
企業對工傷賠償后能否向直接侵權人追償 雇主對雇員的人身安全負有保護責任,雇員在為其工作中受傷,雇主應按照《民法通則》及相關法律法規有關人身損害賠償的規定承擔民事賠償責,雇員對雇傭關系以外的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第三人即侵權人享有賠償請求權,雇主...
裁判要旨 1、上訴人所入保險為團體保險,投保時沒有向保險公司提交具體被保險人名單,上訴人在事故發生后支付醫療費的行為以及理賠的行為并不當然證明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存在勞動關系,上訴人也可以基于其他法律關系承擔相應的責任。被上訴人應該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