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入職員工勞動法有哪些具體的保護措施
公司和員工之間要簽署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這是發生勞動關系的一個標志。如果沒有簽勞動合同,也不代表雙方就沒有勞動關系,只要員工能拿出為公司工作的證據,事實勞動關系就成立了。沒有簽勞動合同,公司需要對員工進行賠償,最多是賠償11個月的工資。如果員工工資高,這對于企業是一個很大的負擔和風險。
如果整個公司都有簽勞動合同,這筆賠償金就非常恐怖了。主動離職后,如果沒有簽合同,員工依然可以要求公司賠償的。很多公司喜歡等員工轉正后才為員工購買社保,這是違法的。根據勞動法,員工入職的第一天,公司就有義務為員工購買社保。當然,公積金現在還不是強制需要購買的,所以公司不買公積金是可以的。員工即使不想買社保,要求公司不買,公司也需要買。
那種公司不想賠錢,變相裁員的能不能要求公司賠錢呢?比如在公司工作幾年,公司效益不好要裁員,但公司不想賠錢,就把你調離崗位,調到生產線那種比較辛苦的崗位,知道你自己會受不了然后逼你自動辭職,他們就說你自己辭職不賠錢,現在的公司學聰明了。
買社保是公司的義務,所以要強制購買。公司不能隨便調崗,公司調崗需要和員工協商一致,如果強行調崗,員工有權辭職,要求公司補償。公司不買社保,員工有權辭職,公司除了需要補償員工,還需要補償沒有買的社保。公司如果隨意調崗,降薪,試圖逼迫員工主動辭職,避免補償金,這樣是違法的,員工可以辭職的同時,要求公司補償。按照工作一年補償一個月的標準。那怎么維護自己的權益呢?有些公司就是不陪,說你去告我吧,然后你告它它就會說你工作表現不好啊,不能達到公司要求之類的,其實就是公司業績不行要裁員。
勞動糾紛在中國是三層的,第一層是勞動仲裁,第二層是法院的一審,第三層是法院的二審。所以,員工如果與公司有勞動糾紛,應收集相關證據,然后開始勞動仲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勞動合同規定的是做會計,公司要你去做生產線,公司是違法的。勞動局都是些偏向公司的,誰強大偏向誰,很多人去勞動局告欠工資的,也沒效果,一樣不陪,也不能把他怎么樣。
勞動法律是對雙方的公平的,員工要工資,首先需要提供基本的證據,沒有證據,就比較困難,打官司的本質是打證據。勞動局調解也是幫著公司說話的畢竟公司更強大,現實生活中很多都這樣。所以,無論是公司還是員工,當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應該勇敢拿起法律的武器,而不是靠私力解決,不但效果不好,可能還有危險。
公司要制定完備的規章制度,如果規章制度不完備,公司在需要解雇違紀員工的時候,往往就會踩到紅線。規章制度需要制訂的完備細致和合法。例如,如果規章制度規定公司可以對遲到員工罰款,這個制度就是違法的。公司不是行政機關,沒有罰款處罰的權利。對于不合法的規章制度,員工有權辭職,并要求公司補償。所以公司一定要重視勞動合同和規制度的制訂。而員工要在工作中,注意保留證據。
如果公司罰款,員工可以拿回罰款,如辭職,公司還需要給補償。有些公司就是這樣,自己想怎么規定就怎么規定,反正也沒人告它,告他他就說簽過協議。也是說不能因為這個理由解雇員工吧。太嚴厲的規章制度,也是不合法的,說的很好,實施起來只有國企和大企業能做到。如果首飾廠,玩手機對工作影響很大,那么這個規章制度不算嚴厲。但這種算不算限制員工通信自由啊,不算限制通信自由。勞動法律規定較為繁雜,而且各地經濟發展不一樣,國家執行的標準也不盡相同。
二、新員工入職掌握必要的相關知識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九條規定,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并應具備以下條款:1.勞動合同期限;2.工作內容;3.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4.勞動報酬;5.勞動紀律;6.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7.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除了前面這些必備條款外,當事人可以協商約定其它內容。
求職者在簽訂勞動合同之前,最好應該認真學習和了解一些勞動法律和法規方面的知識,例如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勞動合同的訂立、履行、變更、終止和解除,法律責任等規定,這樣求職者才有利于爭取一些對自己有利的權利和義務,或者一旦日后用人單位違反合同規定,求職者就可以利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掌握用人單位違反有關規定時應該承擔的責任,有利于畢業生爭取主動權。比如:勞動合同的試用期超過以上規定期限的,當事人可以要求變更相應的勞動合同期限,或者要求用人單位對超過的期限,按照非試用期工資標準支付工資。用人單位應當及時變更勞動合同期限,或者按照非試用期的工資標準支付工資。按照規定,勞動合同只約定試用期,未約定勞動合同期限,當事人要求約定期限的,用人單位應當與當事人協商確定勞動合同期限。雙方當事人就勞動合同期限協商不一致的,則應按勞動合同期限與試用期對應相關的規定確定勞動合同期限。
新入職的員工在工作之前可以看看勞動法到底是怎么樣保全自己的利益,如果發現單位有違規的情況可以收集證據以便將來維權。在律聊網上有許多專業的律師,你有任何新入職員工勞動法保護措施疑問可直接點擊在線咨詢系統解答。
1、員工入職信息是否真實。 《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都規定了用人單位在簽訂勞動合同時的知情權。雖然,勞動者在簽訂勞動合同時存在欺詐行為,用人單位可以與其解除勞動合同,但這就會增加用工失敗的成本。 風險表現:《勞動合同法》第九...
員工入職時的法律風險防范 一、員工入職信息是否真實。 《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都規定了用人單位在簽訂勞動合同時的知情權。雖然,勞動者在簽訂勞動合同時存在欺詐行為,用人單位可以與其解除勞動合同,但這就會增加用工失敗的成本。 風...
工齡年假新入職員工可以享受到嗎可能不能享受到,因為沒有工作滿一年。為了維護職工休息休假權利,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根據勞動法和公務員法,制定本條例。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
新人入職什么時候簽訂合同才算合適1、用人單位自用工日起即應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法律沒有限制勞動合同簽訂的時間長短,而只限定試用期長短。2、現在通常企業會選擇三年或者五年合同,續簽同樣沒有法律限制合同期限。如果員工與單位連續兩次簽訂合同之后...
新入職扣押半個月工資,單位是否違規: 我國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因此以上的問題屬于違法...
新員工入職流程需要的材料如下: 1、員工填寫《應聘登記表》,并交驗各種證件: 2、一寸免冠照片3張; 3、身份證原件或戶口復印件; 4、學歷、學位證書原件(學生提供學生證原件); 5、資歷或資格證件原件; 6、與原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
不論你住得多么遠,因為你是新入職員工,所以每天早上最少提前10分鐘到辦公室,如果是統一班車,也應提前5分鐘趕到候車點。上班不遲到,少請假。 ? 不管在任何地方,做為新入職員工,碰到同事、熟人都要主動打招呼,要誠懇。 ? 在車上,要主動給年長...
職場新人走上社會,工作崗位也各不相同,但是面臨的職場風險卻是相似的。這里給職場新人們提個醒,遇到公司有這幾類做法的,請注意。 一、入職時要給的材料 新員工入職一般都需要向用人單位提交一些個人材料。但是無...
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大全 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大全:2017年度用人單位違法用工主要責任情形有哪些?(十一)勞動爭議申請仲裁、提起訴訟流程簡述勞動爭議仲裁、訴訟程序申請仲裁、提起訴訟程序1、向仲裁機構提出仲裁申請;2、仲裁申請書格式規定需...
來源:法言法理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市場主體無時不在同法律打交道,諸如物權法、合同法、公司法、破產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均是企業常用的法律。為了依法保護企業產權、防范企業經營法律風險,幫助企業獲得更加安全穩定的發展,本文對大量案件中反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