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違章建筑拆除程序有哪些
違章建筑是違反法律和政策的規定,擅自建造的建筑物及構筑物,通常為擅自搭建的棚房、攤位、簡易樓宇等。那么,違章建筑拆除程序是怎樣的呢?違章建筑拆除程序:(1)調查詢問、現場勘驗。由違章建筑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組織相關部門、人員進行調查詢問、現場勘驗(筆錄、照片、測繪、相關審批材料、其它違法占地證據等),確認是否違法、違規。(2)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對違章建筑確認后,由違章建筑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予以公告,限期當事人自行拆除。(3)由區規建局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六十四條“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對規劃實施的影響的,限期改正,處建設工程造價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無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響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沒收實物或者違法收入,可以并處建設工程造價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由違章建筑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將違章建筑相關事由報區建設局,區建設局審核后,符合行政處罰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通過以上的介紹,相信您對違章建筑拆除程序有哪些,都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但如果在生活中,您遇到的情況比較復雜,建議可以到律聊網進行在線律師咨詢,對應您的需求,將會有專業的律師為您提供幫助。
一、行政執法局有權拆除違法建筑。依據《規劃法》的規定,拆除違法建筑的執法部門應該是市政府規劃管理部門。 但各個城市為了便于統一執法,往往通過委托的方式將這一執法權交給城市行政執法局或城管局這些部門,具體要看政府各部門的行政職能。 二...
拆除違章建筑的流程:第一步,拆除違章建筑的流程——立案立案就是執法部門對于發現或接到投訴、舉報等事實或者材料后,認為有違法事實發生或存在并需要追究法律責任時,決定把它作為行政案件進行查處的一種活動。這個程序中要注意哪些行政機關有權立案查處違...
一、違章建筑主要包括哪些?(1)未申請或申請未獲得批準,并未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而建成的建筑物;(2)擅自改變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建成的建筑物;(3)擅自改變了使用性質建成的建筑物;(4)臨時建筑建設后超過有效期未...
違章建筑在什么樣情況下都是必須要拆除的。 違章建筑存在侵占安全通道和非法占用耕地等、影響城市公共空間、破壞生態環境等特點,并且很多違章建筑還隱匿在合法建筑里面。違法建筑損害了政府公信力,破壞了城市風貌,并制約城市健康發展和城鄉規劃執行,也影...
首先明確,違章建筑即不具有合法性的建筑,所以違章建筑是不受法律保護的。損失肯定是要由自己來承擔的。換句話說,對于違章建筑遇到拆除的情況,不罰款就是最大的寬限和人情的體現了。 但很多人總是存在僥幸心理,不申報建房信息,偷偷把房子蓋起來,認為反...
在各省市,雖然說有關部門發現了存在違章建筑,也不可能說馬上就將這些違章建筑進行拆除。對于違章建筑的處理辦法,在我國法規當中有著相應的程序。如果要決定拆除的話,拆除程序也必須依法進行。下面小編就詳細的為大家介紹一下,違章建筑的拆除程序是什么?...
1.拆除違法建筑的法律依據是什么呢 拆除違章建筑的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六十六條,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所在地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拆除,可以并處臨時建設工程造價一倍以下的罰款: (一)未經...
一、違建拆除新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40條的規定:“在城市、鎮規劃區內進行建筑物、構筑物、道路、管線和其他工程建設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向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
根據我國的相關法律規定:拆除違章建筑和超過批準期限的臨時建筑,不予補償;拆除未超過批準期限的臨時建筑,應當給予適當補償。因此,在拆遷過程中,拆遷人對拆除違章建筑不予補償。
1.拆遷協議的內容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定主要有哪些情況 拆遷協議的內容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定,是指拆遷人和被拆遷人所簽訂的房屋拆遷協議的內容不符合拆遷法律規范和其他法律規范的規定。主要有以下八種情況:(1)法律規定對于特定的房屋及其附屬物在拆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