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它損害了保險公司的正當利益。保險公司本不應作出賠償的事故,由于法院作出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的判決,而使保險公司付出額外的賠償,這樣的結果容易造成保險公司經營風險的提高,不利-于保險市場的發展。其次,一些高層法院如果輕易作出“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的判決,由于其判決的示范作用再加上地方各級審判人員對法律條文理解的不同,將進一步造成該解釋原則的濫用。
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也叫疑義利益解釋原則,指的是,當保險人與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合同內容發生爭議之時,應作有利-于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解釋。該解釋原則源于1536年英國的一個人身保險賠償案例,后經不斷發展而成為保險合同的一大解釋原則,并且各國都立法確立了這一基本原則。但是各國在適用該原則之時都考慮到了該原則適用的前提條件。
之所以在法律上采用該解釋原則,是因為保險人與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地位的不平等。首先,保險合同是具有一定專業性的保險合同,保險人在這一方面是一個專家,而與保險人相對應的保險合同另一方,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往往缺乏這一方面的專業知識。其次,作為保險產品存在形式的保險合同是由保險人單方面提供的,投保人在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的過程中就保險合同的內容往往沒有與保險人商討的權利,投保人只能接受由保險公司單方面提供的保險合同。由于在訂立保險合同時保險人與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在地位上存在以上的不平等,在各國往往在立法上向弱勢一方的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傾斜,作出“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的法律規定。
就我國當前的一些保險糾紛案例而言,有些情況是不能適用該解釋原則的。不能適用的情況主要有:招標業務。在當前的保險市場上常常存在許多單位或公司通過招投標來選取保險公司為其提供保險服務,在這種情況下,由于保險公司之間的競爭,保險公司在與招標單位間訂立保險合同時,不再處于優勢地位,更多的情況是保險公司在談判中處于弱勢地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采用“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則顯然是有悖于立法初衷的。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投保人一方有律師、專家的參與。在這種情況下,投保人一方由于律師的加入,就改變了其弱勢的地位,“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適用的前提也就不復存在了。投保人通過經紀人訂立保險合同。經紀人是代表投保人與保險公司訂立合同的公司,經紀人參與保險合同訂立的前提基礎就是因為一方面經紀人是保險方面的專家,另一方面經紀人擁有與保險公司談判的地位,同時由于經紀人法律地位、法律責任的獨立性,他們代表投保人參與保險合同的訂立,也同樣改變了投保人弱勢地位的情況。投保人的整體談判能力。當投保人的人數達到一定規模,或是投保人業務量大或者存在其他能與保險人談判的基礎之時,也是不能夠適用“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的。再保險合同也不適用“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
盡管從法理上說,“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的適用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但由于我國《保險法》對于保險合同的解釋只有第三十一條的規定,再加之由于地方各級法官對《保險法》該條規定的理解不同,因此,在實務中就不難發現該條法律規定有被擴大使用的現象。因此,應當對《保險法》進行修改與完善:首先,應該在《保險法》中增加保險合同解釋的其它一些原則,把文義解釋原則、合乎邏輯的解釋原則等原則加入《保險法》的規定中,并且規定這些解釋原則與“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的適用關系。其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規定“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適用的除外情況,將明顯的不能適用該原則的情況進行歸類,并通過法律條文給予明確。
國家為保護市場經濟體制和土地被征收者特別是弱勢群體的利益,新出臺了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新條例在一些方面有了新的規范,還確立了新的機制。下面,瑞律小編對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解釋做出了一些解答,一起來看看。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
近年來,隨著醫療糾紛事件的不斷激增,如何正確合理的解決醫療糾紛就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侵權責任法醫療糾紛處理的一些具體規定。 第一、體現了在民事法律關系中主體地位平等的特征 新制訂的侵權責任法當中,用專章11條規定了醫療損...
“公序良俗”這一概念最早出現應當是2017年頒布的《民法總則》中的,以往的立法中大多表述為“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等,《民法典》頒布后公序良俗原則正式作為民事法律...
申請財產保全是當事人為保證將來裁判得以順利執行或者為避免財產遭受損失而依法享有的一項權利;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或依職權作出裁定,對一方當事人的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保全措施,防止其轉移、處分被保全的財產。 ...
合同法是民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規范市場交易的基本法律,它涉及生產、生活領域的方方面面,與企業的生產經營和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是最具代表性的私法制度之一,也是現代社會之契約規則的主體部分,在社會經濟尤其商事交易中發揮著重要而基礎的作用。 ...
視同工傷在《工傷保險條例》的第15條進行了規定。 一、條文依據 三類視同工傷的情形,具體的有: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忠誠協議是指男女雙方在婚前或婚后自愿簽訂協議,約定在婚姻存續期間,雙方恪守婚姻法規定的夫妻之間互相忠實的義務。 (一)定義 通常,協議的內容會約定當一方有婚外通奸行為等違反婚姻法第四條規定的忠實義務時,...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實施后確立了抵押物自由轉讓的規則,即:除另有約定外,抵押物的轉讓無需抵押權人同意,并規定了當事人可以將該約定進行登記賦予其公示效力。 ...
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企業的形態愈加趨于復雜化、多元化,關聯企業或企業集團就成為一種經濟常態,而與關聯企業或企業集團相伴隨的就是“混同用工”或者說人事關系的混同。 即一個員工分擔著兩...
平常,尤其是在農村,孩子長大成人之后,往往涉及分家,另立香火的事情,人們通常叫“分家”;父母年邁之后,將財產分給兒女們,有時還開個家庭會,這也叫分家。 但是,這些不完全是法律意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