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邊是房價高漲,老百姓買房置業越來越難;一邊是“奢華”、“至尊”、“頂級享受”等字眼的炫富廣告,刺激著中低收入買房族的神經,也埋下激化社會矛盾的種子。近日,北京市工商局發出通知,在全市范圍內對違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各類廣告進行專項檢查,叫停一些刺眼的廣告用詞。
在北京西城區的一處叫“天安國匯”的樓盤,其戶外廣告的“奢華”、“私人專屬”、“皇城皇脈”等字眼顯得格外醒目,而28000/平方米的均價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北京CBD附近的幾處樓盤,“奢華”、“千萬人生活的土地,只為百位不凡者締造”、“涉外豪宅”等炫富詞語無一例外的出現在各個樓盤的廣告語中。一家名叫**公館的樓盤就打出了“國貿商圈,傳世府邸。小眾涉外豪宅”的廣告語。炫耀之意,表露無遺!
不僅是北京,在其他城市房地產炫富廣告也不少。在上海,一家著名的億元別墅,就自稱是為“《福布斯》富豪榜上的富豪準備的”;在天津,一個名為**長洲樓盤曾在一些媒體大打廣告宣稱“用世界級地段鑄就世界級群島富人區,世界級富人區的誕生,讓地段成為地位的一種天然分界”。更有個別房地產開發商甚至打出了“窮人止步”等歧視性語言。如在南京就出現了“有的人只能一輩子仰望,有的人卻唾手可得”的房產廣告……
房地產炫富廣告的弊端,首先體現在引導著一種不健康的消費傾向。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今天,中國應倡導符合國情的住房建設模式和消費模式。我國人多地少,人均土地和能源占有量低,這就決定了我國住房建設和消費不能大量占用土地和消耗能源。
其次,房地產炫富廣告往往有意放大了社會分化帶來的人群特征,加劇了中低收入群體的不公平感,影響了社會的和諧氛圍。在當前房價高、住房矛盾突出的情況下,炫富廣告一方面會渲染不健康的消費欲望,另一方面會加劇社會民眾的不公感,甚至仇富心理。
近日,北京市朝陽區某樓盤的戶外廣告實現了“大變臉”,一些被北京市市長王*山認為“影響了首都和諧氛圍”的字眼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看起來比較中性的詞語。今年,北京市有關部門將對含有“奢侈”、“至尊”、“頂級享受”等字眼的廣告進行專項檢查。
客觀地說,房地產炫富廣告的病根并不在廣告,如何通過制度的建構來消弭越拉越大的貧富差距,才是問題的根本;真正刺痛人心的匕首是高居不下的房價。廣告炫富問題只是冰山一角,解決房地產行業問題需要全面整治,不應讓廣告背負太多責任。
現在比較喜歡網購,主要一方面的原因是價格比較便宜。但也有個問題,就是常有網店稱自己的東西是正品,支持專柜驗貨。買了以后才發現,質量與正品相差太大。說要退貨,卻被拒絕。該怎么辦? 律師回復: 網店支持專柜驗貨的廣告現在很常見,但這樣的虛假宣...
虛假廣告,是指以欺騙方式進行不真實的廣告宣傳。 發布虛假廣告的具體行為如下: 1、廣告主介紹的商品、服務本身即是虛假的。 (1)廣告中有關商品質量、性能、功效等的說明,不符合商品的實際質量、性能、功效等。 (2)擅自改變食品、藥品、農藥等...
很多沒有接觸這個行業的人,以及還未進入這個行業的法學生們會覺得很少看到律師的廣告,但實際上律師們的廣告并不少。 為什么這些人會產生這樣的印象呢?首先就要說到廣告的性質和宣傳力度,成功的廣告潛移默化地讓尚未...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線上銷售已成為人們的基本消費方式,線上經濟正在由城市延伸至農村角落,由高端產品延伸至農副產品,但在享受由此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各種法律風險。 線上銷售的經營者須依法登記 線上銷售經營者...
試用期作為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員工認為自己與崗不合適的話只需提前三天提出離職即可,而公司若認為員工不符合錄用條件,也可與其解除錄用關系。 但是用人單位以勞動者“試用期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rd...
商品促銷廣告作為商家推銷自己商品的重要手段,在市場交易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其內容必須真實、健康,措辭也應注意嚴謹、準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條和第24條的規定,對于商品促銷廣告中牽涉消費者利益的宣傳條文,消費者享有知情權,商家有義...
新《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規定:“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屬于虛假宣傳行為。 2...
(一)商家附加最終解釋權條款的用意 目前,消費領域中存在著大量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不平等的格式條款,一些商家頻繁利用這類格式條款,逃避法定義務、減免法律責任,引起消費者的強烈不滿。其中越來越引人關注的,當屬最終解釋權條款,即商品促銷廣告中...
河南農民魏克興用鄉長茶杯喝水被拘留七天一事有了進展。河南睢縣縣委決定,免去城郊鄉鄉長蔣友軍和該鄉派出所所長張玉輝職務,并做出深刻檢查?! ?5日“杯具門”被媒體曝光,到28日晚便有了處理結果,從這個角度來,睢縣縣...
房地產企業收購在建項目后繼續開發再銷售的情況,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大眾視野中,收購方需結合工程實際,對收購項目進行法律盡職調查,盡量掌握該項目在法律方面存在的各項風險,以此作為判斷該項目是否值得收購的重要依據,或者對收購后可能面對的風險做好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