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以上案例會有以下問題:
1、會計上如何確認?
會計準則對收入的確認有明確的要求,貨物的所有權轉移是最重要的標志,貨物未完工交付,明顯不具備此條件,會計不能確認收入。會計上只能確認預收賬款。
2、增值稅如何規定?
增值稅條例的第十九條第一款規定: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為收訖銷售款項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項憑據的當天;先開具發票的,為開具發票的當天。
由以上可知,預收貨款開具發票的,在增值稅上應于開具發票時確認收入。
3、所得稅是怎樣規定的?
所得稅確認收入的原則,基本與會計準則一致,只是少一條“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因為國家稅收不承擔企業的未來不確定的經營風險,只認可確切的經營風險。依據以上條件,可以看出貨物所有權未轉移明顯不具有確認收入的條件。
4、發票開具是如何規定的?
發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第二十六條規定:填開發票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在發生經營業務確認營業收入時開具發票。未發生經營業務一律不準開具發票。
以上條款似乎與增值稅條例第十九條相沖突。
發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是國家稅務局的規章,而增值稅條例是國務院出臺的法規,從法律效力上來看,增值稅條例的法律效力要高于部門規章,當然依條例來判定。
5、何為虛開發票?
發票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規定:開具發票應當按照規定的時限、順序、欄目,全部聯次一次性如實開具,并加蓋發票專用章。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有下列虛開發票行為:
(一)為他人、為自己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
(二)讓他人為自己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
(三)介紹他人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
依以上條文來看,虛開的重要判定標準是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只要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相符,就不能算作虛開發票。
從以上政策來看,最好不要提前開具發票,特別是不要跨年提前開具發票,部分地方國家稅務局要求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申報表的收入金額一致,如果不一致,是要求提供相關說明材料的。另外提前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購貨方如果抵扣了,還沒有等到貨物交付,此時購貨方要退貨,就特別麻煩,雖然現在開具紅字發票的手續簡單了,不需要報備退貨核查資料到稅務局審核,但留底備檔的資料畢竟不是退回貨物時的退票手續,不符合相關增值稅專用發票相關管理規定。
1.登記入賬的銷售交易是否真實。 注冊會計師一般關心三類錯誤的可能性: 一是未曾發貨卻已將銷售交易登記入賬; 二是銷售交易重復入賬; 三是向虛構的顧客發貨,并作為銷售交易登記入賬。 前兩類錯誤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無意的,而第三類錯誤肯定...
企業如何避免發票風險?這一問題已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使得發票的規范管理再一次受到企業重視。筆者在稅務服務過程中發現,很多發票不規范的問題都是人為產生的,是可以通過加強管理進而避免的。在此,以《公路、內河貨物運輸業統一發票》(以下簡稱公路運輸發...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1、由本地個體運輸戶或個人運輸,取得虛開或代開的運輸發票。這種情況在我們的檢查中占不小份額。我們在檢查一企業時發現,為這家企業提供運輸勞務的都是企業所在地及周邊的無證運輸戶,而這些運輸戶提供給企業的運輸發票卻是各地均有...
一般來說,普通的銷售發票在法律上是付款方的一個重要憑證。當出現糾紛時,若無相反證據予以證明的情況下。 法院一般會認定發票是付款的憑證財務上現在的要求往往是,要收款方先交付發票,然后再付款,那么當收款方開出...
審查發票是經濟法律監督的經常性工作。判斷發票的真偽是經濟法律監督人員必備的業務技能。審查判斷發票真偽要有深入細致的精神和高度的責任感,對發票的形式和內容、現象和本質,要認真分析,善于探索問題,辨偽析疑,見微知著。其具體方法是: (一)審查發...
委托書怎么寫范文 委托書怎么寫范文,并非必備知識,本文將會提供模板作為參考。[xxx]負有:1、上架時確保用戶數據安全和隱私;2、確保權限的明文傳輸和完整性;3、確保每次進入機器時的關聯關系;4、確保虛擬化的安全性,而不是明文的安...
1.審查發票的有效性。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發票版式,發票實行不定期換版制度,如果發現逾期使用舊版發票報銷,應查清情況,判斷是否存在問題。對發票要看其印制是否清晰,有無錯漏,辨明真偽。審查比較同期發票的新舊程度,看是否屬于使用早已廢棄不用的發票,...
只有專用發票是不行的(稅局查賬要查入庫單,出庫單等所有的憑證)所以你必須要做得好好看看,按正常的操作進行。(財務賬必須和倉庫賬一致) 專用發票 增值稅專用發票(以下簡稱專用發票)是發貨票中的一種,專用發票是供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以下簡稱一般...
委托收款誰出具發票建議收誰的款,開誰的發票。由于收款人委托銀行向付款人收取款項的結算方式。該結算方式同城和異地都可使用,既適用于在銀行開立帳戶的單位和個體經濟戶各種款項的結算,也適用水電、郵電、電話等勞務款項的結算。更多相關法律知識,律聊網...
開發票的稅是誰來承擔 對于企業來說,國家稅務總局2017年第16號公告明確:從今年7月1號開始,購買方為企業的,在索取增值稅普通發票時,應向銷售方提供納稅人識別號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稅務專家表示,企業的納稅人識別號就如同普通人的身份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