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判決。簽訂了和解協議書,一般來說,還是可以起訴的。...
民事訴訟法 230條,在執行中,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達成協議的,執行員應當將協議內容記入筆錄,有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 申請執行人因受欺騙脅迫與被執行人達成和解協議,或者當事人不履行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恢復對原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 上述規定供參考...
當事人之間的訴訟外和解協議并不具有強制執行力,一方因達成和解而撤回上訴的,一審判決即發生法律效力,應當執行一審判決。并且,訴訟外和解協議中排除一方強制執行申請權的約定有悖公平正義,應當無效。 案情 原告王*紅為與被告顧*陽買賣合同訴至浙江省義烏市人民法院,義烏法院作出判決:被告顧*陽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支付原告王*紅貨款5萬元并賠償利息損失。宣判后,被告顧*陽不服提起上訴。在二審期間雙方達成和解協議,并約定一審判決王*紅不再申請強制執行。和解協議簽訂后,顧*陽撤回上訴,但因雙方對協議中約定另行交......

▌裁判要點:民事案件二審期間,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人民法院準許撤回上訴的,該和解協議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制作調解書,屬于訴訟外達成的協議。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和解協議,另一方當事人申請執行一審判決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基本案情:原告吳梅系四川...
隨著金融業務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金融服務公司推出了信用卡業務,以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然而,由于一些原因,有些信用卡持卡人可能會逾期還款或者拒絕還款,這可能會導致嚴重的信用問題。 當信用卡持卡人逾期還款或者拒絕還款時,銀行可能會采取各種措...
疑問的提出:在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編《民事審判實務問答》(法律出版社,2021年7月第一版)中:294、二審期間,上訴人以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為由撤回上訴,后未履行和解協議,是否執行一審判決問:二審期間,上訴人以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協...
和解協議中一般除了撤訴的要求外,還要寫明付款后雙方債權債務清結再無爭議的內容,否則就存在漏洞,原告是否撤訴是他的權力,如果他拒絕撤訴,無法強迫,法院會依法判決,支付的部分只能作為還款沖減了。如果雙方達成協議,在付款后甲方不得再起訴追討,但實...
2月23日最高院發布的《關于執行和解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執行和解規定》),將于2018年3月1日開始施行。《執行和解規定》共20個條文,重點解決以下五方面問題,其中之一就是明確不得依據和解協議出具以物抵債裁定,這樣規定的主要理由是:...
引調字是表示該案件的結案方式是引導當事人訴前調解的。 對案情簡單、爭議不大的民事案件,在征得當事人同意后暫緩立案,編立引調字案號,引導當事人訴前調解。 對雙方當事人持人民調解協議書要求法院予以確認的案件,編立調確字案號,以確定調解書的效力。...
在高速發展的信息化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但是矛盾具有斗爭性,人與人之間有矛盾也在所難免,其中最主要也是最難解決的可能就是經濟糾紛,而經濟合同糾紛是經濟糾紛中的一種。那么,經濟合同糾紛會坐牢嗎?經濟合同糾紛訴訟要滿足的條件有哪些?...
案情摘要張某某與萬某某在2015年間因民間借貸糾紛訴來法院,案經調解雙方達成還款協議,并經一審法院民事調解書確認張某某、劉某某(夫妻關系)于2015年7月3日前返還萬某某借款本金50萬元及相應利息。張某某、劉某某未按生效文書履行還款義務,萬...
您好,合同糾紛的解決有協商解決、調解解決、仲裁解決和訴訟解決等方式,協商或調解是最先采用的方式,當協商或調解解決不了時,是仲裁還是審判,還可以依合同的約定。 (1)協商解決。協商是指合同糾紛發生后,由合同當事人就合同爭議的問題進行磋商,雙方...
法院調解可以依當事人的申請開始,也可以由人民法院依職權主動開始。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經審查,認為法律關系明確、事實清楚,在征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后,可以進行調解。 法院調解可以用簡便方式通知當事人、證人到庭。當事人不能出庭的,經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