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使人僅實施指使行為,并未幫助肇事人逃逸的情況,因其不構成犯罪,只能道德上評判或由公安機關予以治安處罰。上述《解釋》顯然對此作出了犯罪的定性,擴大了刑法適用范圍,使無罪的人受到不應有的刑事處分。
2、指使人實施指使行為,并幫助肇事者逃逸的情況。指使人之行為應構成包庇罪。所謂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住所、財物,幫助其逃逸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行為。刑法立法本意在于懲罰幫助犯罪分子逃匿的人,只要幫助逃匿,不管以何種手法,客觀上加大了司法機關抓捕難度,甚至造成抓捕不能的,就應以該罪處罰。指使人在交通事故發生以后,在肇事者可能犯罪的情況下,主觀上明知行為人逃逸行為會發生肇事人逃避搶救義務及責任追究的結果,并希望或放任這一結果的發生。客觀上實施了幫助肇事人逃逸的行為,加大司法機關抓捕難度,甚至造成抓捕不能。其所侵犯的客體是社會管理秩序,因此,指使人之指使行為構成了包庇罪。
【案情】2017年12月1日傍晚,被告人邢墉駕駛小型普通客車沿206縣道行至石池路口時,碰撞80歲的冒老爹駕駛的人力三輪車,致冒老爹受傷后搶救無效于當日死亡。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隊認定,邢墉負該事故的主要責任。被告人邢墉案發后報警并隨120去醫...
法務之家綜合法律依據權威觀點相關案例 1.明知自己行為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離現場應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伊曉艷交通肇事案 案例要旨:認定交通肇事逃逸要全面充分考慮行為人主觀方面和客觀方面的因素,通過證據從各個方面進行考證,...
同車人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處罰發生交通肇事后駕駛人員逃逸的,同車人員如何處罰要依據同行人員有沒有指使肇事人逃逸而定,如果沒有指使的,是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交通肇事罪】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
案例一: 例:甲(男,某單位汽車司機,32歲)于2002年8月17日上午11時,同裝卸工乙、丙等三人駕駛解放大卡車由某鄉向市里送貨(該貨車核準載重8噸,該批貨物約重13噸多)。車超速行駛,當開到某鄉政府的十字路口時,將前方同方向騎車的丁連人...
案例一: 例:甲(男,某單位汽車司機,32歲)于2002年8月17日上午11時,同裝卸工乙、丙等三人駕駛解放大卡車由某鄉向市里送貨(該貨車核準載重8噸,該批貨物約重13噸多)。車超速行駛,當開到某鄉政府的十字路口時,將前方同方向騎車的丁連人...
1.安徽省潁上縣人民檢察院訴龔德田交通肇事案(最高法公報2017.06)【裁判摘要】交通肇事案件已作為入罪要件的逃逸行為,不能再作為對被告人加重處罰的量刑情節予以重復評價。2.拒不配合檢查并肇事致交警死亡構成故意殺人罪(人民司法2017.0...
《解釋》第8條第一款規定: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的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者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共犯論處。這里的共犯就是共同犯罪人。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上述人員己與肇事者共同構成了交通肇...
首先,從交通肇事罪的法律規定來看,我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的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
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判刑,針對不同情形,交通肇事后逃逸要判幾年? 1. 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謂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釋》第3條規定,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和第2款第(1)...
交通肇事罪指使逃逸處罰交通肇事構成犯罪的情況下,指使肇事者進行逃逸的,指使者是有可能構成共犯的,情節嚴重的可以追究刑事責任。相關法律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