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職人員侵權“老東家”被起訴
法院:員工與新東家均涉嫌侵權
離職人員與老東家“翻臉”的三大坑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創新發展,新類型和疑難復雜案件也不斷涌現,因員工離職引發的知識產權糾紛(前高管和老東家“翻臉”的事件)也不斷增多。
2016年2月
上海學而思培優以虛假宣傳為案由,將從其公司離職的一名五星金牌教師、三名金牌教師以及他們所供職的機構樂課力培優告上法庭,稱這些離職員工不但在名稱上模仿—使用樂課力培優的名稱,而且使用學而思教學材料、挖走學而思學員,利用學而思的聲譽進行營銷等。
同時,請求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判令其共同賠付3800萬人民幣。
2017年7月
普羅米新發布公告稱,公司向成都中級人民法院提請訴訟,要求中鐵二院工程集團、四維公司以及胡銀海等6人立即停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并索償900萬元。
2017年12月
百度以侵犯商業秘密為由,將其前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王勁及王勁所經營的美國景馳公司訴至北京知識產權法院。
該案中百度請求法院判令,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侵害百度的商業秘密,包括并不限于停止利用該商業秘密從事與百度相競爭的自動駕駛相關業務;并判令被告賠償其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5000萬元。同時,被告需要公開聲明消除影響,并承擔全部訴訟費用。
2018年1月
愛奇藝一員工跳槽至優酷后,被愛奇藝官方以違反《不競爭協議》為由,對其進行了法律訴訟,并要求賠償違約金312000元,返還競業限制補償金36806.75元。
原告認為,優酷公司與原告均為國內主要的經營互聯網文化、娛樂、視聽業務的企業,具有競爭關系,被告在原告公司任職期間掌握大量商業秘密,到競爭單位工作可能給原告公司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故起訴至法院。
近年來,員工離職與原單位之間翻臉事件頻頻發生...這背后的禍因在哪?主要有以下三點:
權屬糾紛。涉及技術成果是否屬于原單位的職務發明創造、技術成果。根據我國專利法的相關規定,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該單位。申請被批準后,該單位為專利權人。需要注意的是,根據目前專利法第四次修改草案的相關規定,雖然員工個人利用了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但如果對專利權屬沒有約定,法律傾向于保護完成創造的人,即員工個人。
商業秘密糾紛。涉及員工或相關人員是否侵犯單位的技術秘密,員工是否違反保守技術秘密的約定。事實上,很多科技型企業的最新技術研發成果,在提交相關專利申請之前,一般選擇通過技術秘密的方式進行保護。在實踐中,不乏員工在離職時拷貝大量文件資料或因泄露核心技術機密,對以技術創新為生命線的企業造成致命打擊的案例。
涉及獎勵報酬。我國專利法中有明確的關于員工完成職務發明創造后應獲得獎勵的規定,司法實踐中也有很多關于單位是否應當向員工個人支付獎勵和報酬以及支付的具體數額的案例。此外,還有很多案件涉及員工個人或單位是否違反競業限制約定,即員工離職后在一定期限內不得從事相關領域的工作或在有競爭關系的單位任職等。
兩招避免離職員工知識產權侵權
科研水平和科研人才培養事關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根本,但往往由于不少科研人員法律意識不強,尤其是知識產權法律意識欠缺,在個人利益驅使下,不惜損害他人的創新成果和科技創新秩序,甚至有的因情節嚴重而承擔巨額賠償,個人事業前途在法律面前戛然而止。
業內人表示,避免離職員工知識產權侵權,一方面應強化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健全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另一方面也應提示企業員工在離職過程中應約束自己的行為,尊重他人知識產權,防止侵害他人商標、專利、軟件著作權、信息網絡傳播權等諸多知識產權。
案件源自:人民網
因社保關系仍在原單位,張某未能與新公司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就被新公司派到外地,結果觸電受傷,新公司卻以雙方不存在勞動關系為由拒絕賠償。3月26日,隨著上訴期的屆滿,江蘇省海安縣人民法院審理的這起確認勞動關系糾紛終于塵埃落定,法院最終確認白云公...
案件要旨公司員工與原雇主公司簽訂了保密協議及競業限制條款,離職后即到新雇主公司就職并提供相同的技術服務,其行為侵犯了原雇主公司的商業秘密;新雇主公司在明知該員工掌握相關技術秘密,仍要求其為自己生產存在競爭關系的設備和產品,存在明顯的惡意,構...
以往,勞動者一般通過提交辭職信、辭職報告等書面方式向用人單位提出辭職,但在自媒體時代下,如果勞動者通過微信朋友圈發布辭職聲明,是否也具有法律效力?近日,宜興法院就受理了這樣一起勞動糾紛,勞動者在朋友圈發布辭職聲明后,又以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
勞動合同上有沒有標注?因為銀行內部我不是太清楚,但根據國家頒布的勞動法規定,一般提前30天通知就可以離職了。從法理上說銀行這么做貌似不合法,合同到期勞動關系終止,單位不予辦理離職手續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當然,具體情況最好到當地的勞動部門進...
對于競業限制,打工人應該不陌生。一個在酒吧賣酒水的小哥哥被指掌握了公司的商業機密要支付違約金20萬元,主人公李某覺得有點離譜。合理的競業限制當然有助于保護企業商業秘密,不過一旦被濫用,損害的是勞動者權益。近日,溫州市鹿城區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
導讀:2016年,一家以大型集裝箱檢查系統為核心技術的企業同方威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同方威視)發現掌握該公司核心技術、銷售渠道的部分技術人員、銷售人員先后以不同理由辭職后成立新公司,并生產、銷售同方威視的主打產品。同方威視認為遭員工攜秘...
又到年尾,有多少人盤算著來年換份工作?但是,離職涉及工資、工齡、五險一金等多項重要權益。今天,小編送上一份貼心提醒,身在職場的你別忽略。1、離職需要得到單位批準嗎? 在許多單位的離職流程中,都有勞動者離職須經領導批準的規定。其實,這是...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權利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就強制義務人履行所承擔的義務。而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后,權利人行使請求...
基本案情:某公司特別重視對員工的培訓,每年都會組織員工去總部培訓。2014年1月,公司又派出2名技術人員到總部學習,其中小陳到總部進行新機種操作技術的學習,小劉被安排進行短期項目培訓,兩人培訓均歷時2個月,性質為帶薪全脫產培訓,并簽訂有培訓...
這個事情涉及如下法律問題:1作為職務行為,如果非惡意,則難以稱之為犯罪,可以定性失誤,也就是犯法。 2教訓是以后別人給你簽字的東西,要自己留著,以后作為證據。 如果簽字人留著,還簽字干什么。 3躲避也是一個辦法,那屬于老賴,不可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