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冊公司經常會涉及到股權轉讓的問題。這個時候大家就需要查閱最新的《公司法》知曉對于公司股權轉讓的注意事項。那么公司法股權轉讓規定都有那些內容特別需要注意?特別是在進行股權轉讓的時候都有哪些限制規定?接下來請看解讀。
依法律的股權轉讓限制,即各國法律對股權轉讓明文設置的條件限制。這也是股權轉讓限制中最主要、最為復雜的一種,中國法律規定,依法律的股權轉讓限制主要表現為封閉性限制,股權轉讓場所的限制,發起人持股時間的限制,董事、監事、經理任職條件的限制,特殊股份轉讓的限制,取得自己股份的限制。
1、封閉性限制
中國《公司法》第35條規定:“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出資或者部分出資。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其出資時,必須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不同意轉讓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出資,如果不購買該轉讓的出資,視為同意轉讓。
2、股權轉讓場所的限制
針對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轉讓中國《公司法》第139條規定:“股東轉讓其股份,必須在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所進行。”第146條規定:“無記名股票的轉讓,由股東在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所將該股票交付給受讓方即發生轉讓的效力。”此類轉讓場所的限制規定,在各國立法上也極為少見。這也許與行政管理中的管理論占主導的思想有關,但將行政管理的模式生搬硬套為股權轉讓的限制是公司法律制度中的幼稚病。
3、發起人持股時間的限制
中國《公司法》第142條規定:“發起人持有的該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1年內不得轉讓。”對發起人股權轉讓的限制,使發起人與其他股東的權利不相等,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各類市場主體平等行使權利不相稱。
4、董事、監事、經理任職條件的限制
中國《公司法》第142條規定:“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向公司申報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變動情況,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上述人員離職后半年內,不得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其目的是杜絕公司負責人利用職務便利獲取公司的內部信息,從事不公平的內幕股權交易,從而損害其他非任董事、監事、經理的股東的合法權益。
5、特殊股份轉讓的限制中國《公司法》第148條規定:“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可以依法轉讓其持有的股份,也可以購買其他股東持有的股份。轉讓或者購買股份的審批權限、管理辦法,由法律、行政法規另行規定。”1997年7月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聯合發布《關于外商投資企業投資者股權變更的若干規定》第20條規定:“股權轉讓協議和修改企業原合同、章程協議自核發變更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之日起生效。協議生效后,企業投資者按照修改后的企業合同、章程規定享有有關權利并承擔有關義務。”
6、取得自己股份的限制
中國《公司法》第149條第1款規定:“公司不得收購該公司的股票,但為減少公司資本而注銷股份或者與持有該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時除外。”公司依照法律規定收購該公司的股票后,必須在10日內注銷該部分股票,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辦理變更登記,并且公告。同時,第149條第3款還規定:“公司不得接受該公司的股票作為抵押權的標的。”這里的“抵押權的標的”應當更為準確地表述為“質押權的標的”。因為根據中國《擔保法》第75條的規定:“依法可以轉讓的股份、股票”應是權利質押中質押權的標的。如果公司接受該公司的股票質押,則質押人與質押權人同歸于一人。
依章程的股權轉讓限制,是指通過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設置的條件,依章程的股權轉讓限制,多是依照法律的許可來進行。在中國公司法律中卻沒有此類限制性規定。
依合同的股權轉讓限制,是指依照合同的約定對股權轉讓作價的限制。此類合同應包括公司與股東、股東與股東以及股東與第三人之間的合同等。如部分股東之間就股權優先受讓權所作的相互約定、公司與部分股東之間所作的特定條件下回購股權的約定,皆是依合同的股權轉讓限制的具體體現。
這個規定涉及了依照法律、章程、合同的不同轉讓的限制情形,相信通過本文的介紹,大家已經對這些不同情形下的限制規定有了相應的了解。
來源:網絡
聲明
本平臺所推送內容除署名外均來自于網絡,僅供學術探討和信息共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1.激勵股權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跟股權激勵有關的眾多法律有:關于國迅速騰達有高創新技術企業開展股權激勵試點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關于國有高新技術企業開展股權激勵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發布《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國有控股上市公司(...
1.新三板法律法規關于股權激勵的規定有哪些 新三板法律法規中直接涉及股權激勵的全部規定如下:(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條:公司不得收購本公司股 份。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減少公司注冊資本的;與持有本公司股份 的其他公司...
一、公司高管包括哪些單就公司執行層面而言,一般高管是算:1、總經理(或首席執行官),副總;2、總經理助理,行政、運營、人事、財務、市場、銷售、信息、技術、質量、公關等部門的主要負責人。高級管理人員是指公司管理層中擔任重要職務、負責公司經營管...
1.股權激勵條款和條件的不利修改的相關制度規定是什么 可以從兩個方面這樣簡單理解:第一,不利修改是針對職工而言的,視同從未發生是出于保護職工利益的考慮;第二,企業如果出現不利修改,可能會有操縱利潤的可能,視同從未發生可以避免這種情況。此外,...
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是是可以將自己公司的股權進行轉讓以獲得新的投資資金的,在股權轉讓的方式中,可以選擇掛牌轉讓股權,即按照掛牌轉讓的規則進行轉讓。那么選擇掛牌轉讓股權的法律風險有哪些呢?1主體不適格的法律風險《公司法》第七十二條對股權轉讓的主...
在如今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不是成為了股東,就是在通往成為股東的道路上,相應的關于股權方面的糾紛也就越來越多。 股權轉讓發生的糾紛,不是在簽訂股權轉讓協議的時候存在瑕疵,就是實際履行協議的過程中...
另一種情形是沒有明確約定履行期限也就是說在借據上沒有注明還款時間。這類合同當事人往往容易進入一種誤區就是把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按書寫借據的日期(簽約時間)算起,如果超過2年即認為已經超過了訴訟時效。而產生誤區的原因主要是對上述法律條款的不理解...
1.股權轉讓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發生股東變更的情形有兩種,一是股權轉讓,二是公司增資。股權轉讓須按照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規定的程序進行,公司增資須經股東會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通過。股東變更后,應相應的修改公司章程,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公司法》規...
執行程序中的追加審查屬于執行權體系中的執行裁判權范疇,審查過程中涉及對實體爭議的判斷。 而與審判權有爭議必裁斷的全面處置原則不同,追加審查是在執行程序中通過對簡單明顯的實體爭議進行判斷,將應當承擔實體...
票據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一)二要件說,即票據善意取得必須具備兩項要件——主觀要件和客觀要件。票據善意取得的主觀要件是受讓人必須為善意且無重大過失。票據善意取得的客觀要件是受讓人需依背書轉讓方式取得票據,且依背書連續證明自己為合法持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