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民事責任
1、違約責任:按雙方簽定的保密合同的約定承擔責任。侵犯商業秘密的一方即違約人如果實行了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但并未給權利人造成損失的,仍需支付合同約定的違約金。
2、侵權責任:侵犯商業秘密給權利人造成損害的,以其所遭受的實際損失額進行賠償,如果權利人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應以侵權人在侵權期間所獲得的利潤為賠償額。
另外,反不正當競爭法還規定了侵權人還應承擔權利人因調查侵害其合法權益不正當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
3、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還可以適用民法通則其它承擔責任的方式。如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消除影響等。但是對于侵權和違約權利人只能擇一,不能同時主張。
2行政責任
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相關規定,發生侵權行為時,受害人可主動向工商行政管理局請求查處。
1、停止侵權行為:對于侵權行為,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
2、罰款:根據侵犯商業秘密的情節處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3刑事責任
侵犯商業秘密罪,該罪是指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或者非法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或獲取的商業秘密,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行為。這里所說的“損失”,包括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損失。
1、自然人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或單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2、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以上述規定追究刑事責任措施。
由此看來,侵犯了商業秘密造成經濟損失的,不僅僅是要賠償該損失,還構成了刑法上的侵犯商業秘密罪,需要受到相應的刑事處罰。
來源:法律快車
1.保密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第九條下列涉及國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項,泄露后可能損害國家在政治、經濟、國防、外交等領域的安全和利益的,應當確定為國家秘密:(一)國家事務重大決策中的秘密事項;(二)國防建設和武裝力量活動中的...
締約過失責任表現為哪些情形(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是指當事人根本沒有訂立合同的目的,假借訂立合同,而損害相對人利益的行為。《國際商事合同通則》對此也作了規定,其第2。15條規定:如果一方當事人以惡意進行談...
一、商業秘密包括哪些方面商業秘密可以分為兩大類:即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1、技術信息 主要包括:技術設計、技術樣品、質量控制、應用試驗、工藝流程、工業配方、化學配方、制作工藝、制作方法、計算機程序等。作為技術信息的商業秘密,也被稱作技術秘密、...
1.商業秘密保護的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第一款列舉了3種關于侵犯商業秘密禁止性規范;第二款是關于不正當競爭進行界定的解釋性規范;第20條是關于侵害商業秘密等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規定。2、《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一、泄露國家秘密罪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條第一款的規定,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保守國家秘密法的規定,故意泄露國家秘密,情節嚴重的行為。所謂國家秘密是指關系國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確...
在資訊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一個人不可能做與世隔絕的隱士,離開各種通信工具,很難進行正常的生活。頻繁地與外界交往,某些個人信息無意中泄露,這是現代人共同的煩惱,如果僅僅如此,人們提高警惕,加強防范意識,是可以應付這一問題的。而一個現代人最難以...
依照我國《合同法》第42、43條規定,締約過失行為主要有以下四種類型: 1、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所謂假借就是根本沒有與對方訂立合同的意思,與對方進行談判只是個借口,目的是損害訂約對方當事人的利益。此處所說的惡意,是指假借磋商、談判,...
一、技術合同的保密協議一般包括哪些條款?技術合同的保密協議一般包括保密內容、責任主體、保密期限、保密義務及違約責任等條款。如在技術開發合同中,技術開發合同標的的技術成果具有新型的特點,一般只有研發人員才了解該技術成果的具體特性及應用。因此,...
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辭職后將自己的工作資料拷貝帶走,公司要起訴我!的相關內容知識,希望可以為您提供幫助。導讀:有粉絲在小程序上咨詢辭職的時候,將自己的崗位資料一齊拷貝帶走了,現在公司要起訴我,該怎么辦?涉及公司的商業秘密的資料不能隨意拷貝帶...
一、什么是技術轉讓合同 技術轉讓合同是指當事人之間就專利申請權轉讓、專利實施許可、技術秘密轉讓所訂立的合同。?技術轉讓合同包括專利申請權轉讓合同、技術秘密轉讓合同、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等四種類型。訂立科技開發合同可以保證雙方當事人的權益,可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