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光明媚,萬物復蘇,假期將至,你是否有出門旅游的計劃?如今不少人會選擇跟團出游畢竟省心省力但現實卻往往事與愿違今天律師就分享幾個關于跟團游中會遇到的法律問題為準備跟團出游的你提個醒 一、低價團、購物點或自費項目是否合法1、不合理的低價團有風險,旅行社可能通過誘騙旅游者購物或參加付費旅游項目獲取回扣。報團時不要貪圖價格便宜,避開一些明顯不合理的低價團,比如之前新聞上的“8元錢游桂林,腐乳配白飯”。2、合同有約定,可指定具體購物場所,可安排另行付費旅游項目。旅行過程是否有購物點、是否有自費項目需要看合同約定,出行前請認真閱讀行程單。3、受誘騙購物后,可在旅游行程結束后三十日內,要求旅行社為其辦理退貨并先行墊付退貨貨款。這種情況的前提是“受誘騙購物”,正常的購物活動不包括在內,出門旅游看到花花綠綠的商品,容易沖動消費,付款前請謹慎。 二、正規旅游合同應當包含哪些內容1、簽訂旅游合同前仔細閱讀,一份正規且合法的旅游服務合同包括:旅游合同+旅游行程單+導游服務費用。2、委托其他旅行社銷售旅游產品:旅游合同+旅游行程單+導游服務費用+委托社和代理社的基本信息。3、有地接團的:旅游合同+旅游行程單+地接社的基本信息+導游服務費用。4、包價旅游合同包括:(一)旅行社、旅游者的基本信息;(二)旅游行程安排;(三)旅游團成團的最低人數;(四)交通、住宿、餐飲等旅游服務安排和標準;(五)游覽、娛樂等項目的具體內容和時間;(六)自由活動時間安排;(七)旅游費用及其交納的期限和方式;(八)違約責任和解決糾紛的方式;(九)法律、法規規定和雙方約定的其他事項。 三、人數不夠不能成團怎么辦1、未達到約定人數不能出團的,組團社提前通知旅游者,即可解除合同,其中境內旅游應當至少提前七日通知旅游者,出境旅游應當至少提前三十日通知旅游者。2、旅游者書面同意,可以委托其他旅行社履行合同,責任由原組團社負擔,受委托的旅行社對組團社承擔責任。3、旅游者不同意的,可以解除合同,組團社應退還全部費用。 四、旅游者自己不能出行可否轉讓合同1、旅游行程開始前,旅游者可以將包價旅游合同中自身的權利義務轉讓給第三人。2、旅游者將旅游合同中自身的權利義務轉讓給第三人,除非旅行社有正當理由,比如旅游合同中約定了旅游者的年齡、身體健康等因素,受轉讓的第三人不符合原旅游合同的約定。一般情況下,旅行社不得拒絕旅游者轉讓。 五、旅游過程中發生糾紛怎么辦 旅行過程中發生糾紛,有多種解決途徑,可以及時解決,比如雙方進行協商;可以在旅行地解決,比如向當地消費者協會投訴;可以保留證據,在旅行結束后找仲裁機構進行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訴。 法律規定: 第一百一十一條本法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旅游經營者,是指旅行社、景區以及為旅游者提供交通、住宿、餐飲、購物、娛樂等服務的經營者。 (二)景區,是指為旅游者提供游覽服務、有明確的管理界限的場所或者區域。 (三)包價旅游合同,是指旅行社預先安排行程,提供或者通過履行輔助人提供交通、住宿、餐飲、游覽、導游或者領隊等兩項以上旅游服務,旅游者以總價支付旅游費用的合同。 (四)組團社,是指與旅游者訂立包價旅游合同的旅行社。 (五)地接社,是指接受組團社委托,在目的地接待旅游者的旅行社。 (六)履行輔助人,是指與旅行社存在合同關系,協助其履行包價旅游合同義務,實際提供相關服務的法人或者自然人。 重要提醒: 合同非常重要,請旅行者簽訂書面合同,并注意合同條款,對不明確的地方請旅行社解答說明;雙方協商對合同的補充與修改謹記采取書面方式,并注意好好保存,萬一出現糾紛,書面證據才能更好地還原事情真相,才能更好地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來源:網絡
旅客該如何利用旅游消費維權維護自己的利益? 一、遭遇霸王條款可請求認定無效 (一)旅游者遭遇霸王條款,如何維權? 實踐中旅游者與旅游經營者相比,處于弱勢地位,旅游經營者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旅游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或...
出外消費被宰如何維權 找誰追責? 《旅游糾紛規定》第4條規定:因旅游輔助服務者的原因導致旅游經營者違約,旅游者僅起訴旅游經營者的,人民法院可以將旅游輔助服務者追加為第三人。在旅游中,旅游經營者指的就是與旅客直接訂立合同的旅行社,旅游輔助服...
隨著廣大旅游者收入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旅游者外出旅游已經不滿足于拍照、留影等蜻蜓點水式的旅游方式,而是選擇了參加具有挑戰性的旅游項目,比如爬雪山、參加一些主題旅游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如果遭受了人身損害或財產損失,旅游者如何維權或者旅行社在什么...
旅游消費糾紛如何應對對于旅游合同中的霸王條款,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旅游糾紛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旅游經營者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旅游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旅游者合法權益的責...
一年。 跟團出游遇車禍可以先向旅行社索賠。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旅游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旅游經營者對游客有安全保障義務,如果其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則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如果游客乘坐客車發生交通事故,其既可向旅行社主張...
旅游經營需特許 旅行社須有一照一證 不參加低價旅游 被強制購物可退貨 免費旅游陷阱多 推銷產品為目的 儲值入會風險高 大額消費要謹慎 交費同時簽合同 全面審查合同內容 旅游合同可轉讓 旅行社不得無故拒絕 老年群體需特殊保障 ...
一、外地消費者怎么維權 消費者在外地消費者發生侵權行為的,可以和商家協商解決,如果解決不了的可以到消費所在地的工商管理部門投訴。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
在旅行中發生車禍造成游客受傷包含兩種法律關系。一是游客與旅行社的合同關系,因發生車禍,可能導致合同無法繼續履行,這就造成了違約;二是游客與車輛運營者(旅游輔助者)之間的法律關系,因為車禍造成游客受傷,因此構成侵權。所以在旅游過程中發生車禍常...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收入消費水平水漲船高,出境游的人數與規模日益擴大。根據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多年來對中國旅游發展的測算顯示,旅游消費和出境旅游人數我國均居全球第一,對全球旅游業的影響不斷增強,出境游市場的日趨繁榮也導致了涉外旅游糾紛數...
一、旅游者異地旅游消費侵權的管轄是如何確定的 一般來說,發生旅游糾紛,可先與旅行社溝通,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再向旅游地旅游質量監督管理部門或消費者協會投訴,亦可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旅游者向法院提起訴訟并已被法院受理的案件,消費者協會、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