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內容:前段時間有新聞說,“截至目前,包括北京在內的31個省份均已出臺各自的戶改方案,且全部取消農業戶口。在我國存在了半個多世紀的‘城里人’和‘鄉下人’二元戶籍制度退出歷史舞臺。”
一聽到戶籍改革,如我一樣的小老百姓就有種大山立于前的感覺,好像哪里都能說個一二三,又哪里都說不清。由于我自己的戶口本上寫著非農業戶口,所以當聽到取消農業戶口之后,也沒啥想法,只是想到了廣大人民群眾在人身損害賠償糾紛里經常就究竟是農村戶口還是非農戶口來撕來撕去,以后是不是就不怎么撕了。那么,祖國母親你做你的戶籍改革,我就聊聊我的日常工作吧。
戶籍改革是一個系統性的國家問題,其中所牽涉的歷史問題和現實問題復雜而深遠,如此宏大的主題不太可能容許由小老百姓的一篇小文章來承載,但是針對人身損害賠償糾紛而言,當前法律制度的框架基于農村和城鎮的區別而設定了不同的賠償標準。那么該聊聊的問題就是:在取消農村戶口和城鎮戶口區別的大背景下,要怎么選擇人身損害賠償標準。
一、取消農村戶口和非農業戶口的區分
依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國發〔2014〕25號)第九條,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和由此衍生的藍印戶口等戶口類型,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體現戶籍制度的人口登記管理功能。
以《海南省公安機關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實施細則(試行)》為例,該細則第二條規定,全省實施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停止辦理戶口“農轉非”和“非轉農”,戶口登記不再標注戶口性質,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依據上述文件的表述,在指導文件和實操層面均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區別。
二、人身損害賠償糾紛的賠償標準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作為司法工作中確定人身損害賠償的重要依據,它在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被撫養人生活費三個賠償項目上設定了基于城鎮和農村的不同賠償標準。
(一)殘疾賠償金。依據《解釋》第二十五條的規定,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
(二)死亡賠償金。依據《解釋》第二十九條的規定,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
(三)被扶養人生活費。依據《解釋》第二十八條的規定,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
綜上,殘疾賠償金和死亡賠償金的賠償標準基于受害人的情況,分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兩個標準。被扶養人生活費的賠償標準基于扶養人(往往也是受害人)的情況,分為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兩個標準。司法實踐中,一般依據受害人和扶養人的戶口情況確定人身損害糾紛中是適用城鎮標準還是農村標準。當然,一般就肯定有例外,由下文再論述。
三、取消戶口區別后如何選擇賠償標準的問題
有人已經指出,“戶籍制度改革后,取消了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的性質區別,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以往民事審判中根據戶籍性質作為賠償標準的做法也就失去了基礎,今后民事賠償的標準如何確定的問題,特別是戶籍制度改革之前發生的民事侵權事實在戶籍制度改革之后起訴到法院的民事賠償案件,如何確定賠償標準的問題,成為一個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問題確如所述,在戶口取消之后,如何在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中適用賠償標準,似乎并沒有明確的意見。如果此時發生交通事故導致人身損害的受害人系農業戶口,賠償權利人主張按照城鎮戶口予以賠償有關項目,而保險公司或實際侵權人等賠償義務人主張應當按照農業戶口予以賠償,法院該如何選擇賠償標準?
四、回歸證據規則和法律條文
對于所提出的問題,可能有下述三種意見:
第一、既然戶口區別已經取消,那么就應當按照城鎮標準統一予以賠償;
第二、雖然戶口區別已經取消,但是城鎮和農村的收入和支出在客觀事實上確有不同,可以取一個中間數作為標準;
第三、雖然戶口區別已經取消,但是不僅城鎮和農村的收入和支出確有不同,而且根據既有法律和司法解釋的規定,并非絕對以戶口作為選擇城鎮標準和農村標準的唯一條件,所以若無其他權威文件予以支持,應當通過證據規則和法律解釋予以處理。
那這幾種意見的可行性又如何呢?
首先,如果僅立足于《解釋》的條文,并沒有規定應當按照城鎮標準統一予以賠償,更沒有規定可以取一個中間數作為標準。
其次,在司法實踐之中,如果要按照城鎮標準統一予以賠償,或者取一個中間數作為標準,其確實已經超出《解釋》的條文范圍。如果要采用前兩種意見,最好可以由權威部門出具的相關規定作為司法實踐的依托,但是以海南省為例,目前并沒有相關規定可以填補當前的規則空白。
最后,第三種意見的理由有如下三點:
1、在當下中國,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收入和支出確有差距,而我國法律制度中的人身損害賠償是一種填補性賠償,即填平損失即可。如果對一個農村居民按照城鎮標準予以賠償,確實超出了他真實的損失范圍。因此,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的取消,并不代表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收入和支出的客觀差距得到取消;并且從嚴苛地把握法律精神的角度而言,以填平損失作為基本原則,仍應當按照《解釋》的規定進行區分賠償。
2、戶籍改革后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的稱謂,而使用“居民戶口”的表述,在既有法律和司法解釋沒有修改的情況下,其從側面肯定了司法實踐并非絕對以戶口作為選擇城鎮標準和農村標準的唯一條件,否則無法實現《解釋》等條文和客觀事實的對接,從而無法完成法律適用。
3、上述兩個理由說明了在戶口差別取消之后仍然可以適用不同賠償標準進行賠償。至于如何選擇適當的賠償標準,或許還是應當回歸到證據規則和法律規定。
(1)如果賠償權利人所提交的戶口本證據顯示為農業戶口,并主張按照農村標準予以賠償,則可以按照農村標準予以賠償。
(2)如果賠償權利人所提交的戶口本證據顯示為農業戶口,并主張按照城鎮標準予以賠償,但其并無其他理由和證據,則按照農村標準予以賠償。
(3)如果賠償權利人所提交的戶口本證據顯示為非農戶口,并主張按照城鎮標準予以賠償,而對方并無反駁理由和證據,則可以按照城鎮標準予以賠償;若對方有反駁理由,則由其提交證據予以證明。
(4)如果賠償權利人所提交的戶口本證據顯示為居民戶口,并主張按照城鎮標準予以賠償,若賠償義務人予以認可,則可以按照城鎮標準予以賠償。
(5)如果賠償權利人所提交的戶口本證據顯示為居民戶口,并主張按照城鎮標準予以賠償,若賠償義務人不予認可,則仍應當要求賠償權利人提交其他證據予以佐證,否則由其承擔不利后果。申言之,當戶口本證據所反映的事實無法直接與《解釋》的條文實現對接時,也即無法完成法律和事實的涵攝時,應當圍繞法律的規定,通過補充證據等方式不斷實現事實的規范化,從而完成涵攝;如果不能完成法律和事實的涵攝,則不應當作出相應的法律評價。例如,賠償權利人的戶口雖然顯示為居民戶口,但是不能提交其他證據證明其為城鎮居民,或者賠償義務人提出足夠證據證明賠償權利人系在農村工作和生活,那么應當選擇適用農村標準予以賠償。
(6)如果賠償權利人所提交的戶口本證據顯示為居民戶口,并主張按照農村標準予以賠償,則可以按照農村標準予以賠償。
參照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關于經常居住地在城鎮的農村居民因交通事故傷亡如何計算賠償費用的復函》[(2005)民他字第25號],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和被扶養人生活費的計算,應當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結合受害人住所地、經常居住地等因素,確定適用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費性支出)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的標準。
另外,參照《2015-2016年度海南省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標準》的規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戶口在農村,但發生交通事故時已在城鎮居住1年以上,且有固定收入的,其人身損害賠償應按城鎮居民的標準計算。
上述兩份依據均認為當戶口證據所反映的內容不是正確適用賠償標準的事實依據時,那么應當立足于證據規則,參考其他因素從而選擇適當的賠償標準。簡單而言,在有證據證明的條件下,允許超越戶口證據所反映的內容而作出符合法律的評價。
言而總之,上文主要用于論述在一般侵權或交通事故等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中,當法律工作處于取消戶口差別而既有的相關法律條文并沒有得到更新的大背景下,又沒有權威部門出具的文件作為法律適用的參照,作為戴著鐐銬跳舞的司法工作者,應當恪守法律條文,通過證據規則和法律解釋的方法渡過規則真空期。
不過,對于其他類型的糾紛,并非一定如此。例如《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十條規定,被扶養人生活費:以死者生前或者殘疾者喪失勞動能力前實際扶養且沒有勞動能力的人為限,按照其戶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計算。諸如此等情形中的規則條文明確指明以戶口所在地作為賠償標準的,或許就少了些許麻煩。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將殘疾賠償金和死亡賠償金定為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對于人在城市,戶在農村的受害人是否能認定為城鎮居民沒有做出明確的界定,各地法院做法不一致,而兩者賠償數額相差甚遠,出現同命不同價的局面...
導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將殘疾賠償金和死亡賠償金定為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對于人在城市,戶在農村的受害人是否能認定為城鎮居民沒有做出明確的界定,各地法院做法不一致,而兩者賠償數額相差甚遠,出現同...
2020年廣東新的交通法,撞死人賠償,農村戶口和城市戶口都是一樣的么? 2020年廣東新的交通法,撞死人賠償,農村戶口和城市戶口都是一樣的。
2020年廣東新的交通法,撞死人賠償,農村戶口和城市戶口都是一樣的么? 2020年廣東新的交通法,撞死人賠償,農村戶口和城市戶口都是一樣的。
2020年廣東新的交通法,撞死人賠償,農村戶口和城市戶口都是一樣的么? 2020年廣東新的交通法,撞死人賠償,農村戶口和城市戶口都是一樣的。
你好,2021年江西交通事故賠償農村戶口和城鎮戶口賠償一樣嗎? 你好,這個應該是不一樣的,但是這要看有沒有工作,如果農村戶口也有工作的話,應該也是一樣的。
案例回顧 法院審判 處理結果 法律評析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五條、二十八條、二十九條規定,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中人身損害賠償項目(傷殘賠償金、被撫養人生活費、死亡賠償金)存在城鎮和農...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對居住條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廣大農村掀起一股興建住房的熱潮。由于農村建房活動分散,工程量小,利潤薄,一般正規建筑公司不愿承接此類工程。因而,臨時組建、規范化施工水平低的農村建筑隊開始活躍于農...
湖南省2011年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項目計算標準賠償標準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
1.農村工作法律法規有哪些 農村工作法律法規如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勞動合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