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照上述法律依據,公司盈余分配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以上權利主張人,即適格的原告必須是公司的股東;
2.二是公司存在稅后利潤,且在彌補上年度虧損、提取公積金等后尚有剩余利潤可供分配;
3.董事會作出盈余分配方案;
4.四是盈余分配方案經股東會通過。
第1條是權利主張人獲取公司盈余的身份前提; 第2條具有可供分配的利潤是公司進行盈余分配的物質前提。一般認為股東的盈余分配權是期待權; 第3條、第4條實現時,才具備現實的主張權利。 嚴格審查公司是否有可分配利潤,以及是否已經通過股東會決議等程序作出利潤分配方案,公司是否有利潤,是在判斷公司是否具備利潤分配的實質要件。在證據審查上,必須有符合公司法規定的依法經過審查驗證的財務報表和利潤分配計劃。根據資本充實的原則,鞏固公司的財務基礎,保護股東、債權人、交易關系人的利益,維護交易安全和社會經濟秩序,確保社會公眾利益,股東會審議批準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時,應當以經審查驗證的財務會計報告作為依據。同時《公司法》第163條、第164條明確規定,公司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財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建立本公司的財務、會計制度,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制作財務會計報告,并依法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但是,公司有利潤并不必然代表有可分配的利潤?!豆痉ā返?66條規定,公司分配的利潤須是在扣除稅款、彌補了上年度虧損、提取法定公積金、提取任意公積金(按公司章程規定由股東會決議)等之后的利潤,即符合公司法要求的可供分配的利潤?!豆痉ā返?66條還規定,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董事會違反規定的,在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向股東分配利潤的,股東必須將違反規定分配的利潤退還公司。 除此之外,公司意思機關是否依照法律和章程的規定作出了分配利潤的決議,這是公司分配盈余的形式要件。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公司是否分配利潤是股東會或股東大會的職權,在公司沒有作出決議之前,司法不宜介入而直接作出判決。
來源:法門囚徒以下正文裁判要旨1.公司在經營中存在可分配的稅后利潤時,就如何分配產生沖突的解決原則屬于公司自治范疇,是否進行公司盈余分配及分配多少,應當由股東會作出公司盈余分配的具體方案。但是,當部分股東變相分配利潤、隱瞞或轉移公司利潤時,...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投資于公司股權,但是由于許多投資者出資后并不參與公司實際經營活動,所以有時雖然知道所投公司盈利,卻由于不能控制公司經營權、大股東惡意不組織召開股東會分紅等原因,無法分得應得的紅利。 本...
公司制的企業由于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離,公司所有人并不親自經營公司,導致在實踐中,公司經營人有時可能出于某種目的,在公司實際盈利的情況下,卻不分配公司利潤,進而損害公司所有人益。本文嘗試通過長春中信城物業服務有限公司股東利潤分配糾紛一案對上述問...
出資是股東的基本義務,也是形成公司財產的基礎。股東出資糾紛是指公司股東違反出資義務造成公司或者其他已履行出資義務的出資人損失而產生的糾紛。 實踐中,出資是股東最主要的法律義務,公司是行使追究股東出資責任的...
股東分紅權,即股東的盈余分配請求權,是指股東基于其公司股東的資格和地位所享有的請求公司向自己分紅的權利。 01.什么是股東分紅權? 我國《公司法》第四條規定:公司股東依法享有資產收益、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擇管...
出資是股東的基本義務,也是形成公司財產的基礎。股東出資糾紛是指公司股東違反出資義務造成公司或者其他已履行出資義務的出資人損失而產生的糾紛。 實踐中,出資是股東最主要的法律義務,公司是行使追究股東出資責任的...
《公司法》第4條規定了公司股東依法享有資產收益權,而資產收益權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股東從公司獲得利潤分配(分紅)的權利。然而,公司利潤并不會自動量化為每個股東的應得利益,法律對于公司分配利潤有著嚴格的規定,一般需經過公司的相關決議后方能實施。...
——浙江金華中院判決徐月紅訴佳盈公司公司盈余分配案裁判要旨在股東身份得到確認的情況下,股東參與公司分紅并不必然以實繳出資為前提,在全體股東一致同意的基礎上,可按股東人數或其他標準分配公司盈余,以其標準進行盈余分配的公司,不得以股東未認繳出資...
一、裁判要點 在外商投資企業中,在名義上的股東與實際投資者不一致的情形下,實際投資者可以根據其與外商投資企業名義股東之間的協議使其合法權益得到保護,實際投資者的投資利益是通過其與名義股東之間的合同約定得以實現的。 二、案情簡介 勝...
一、利潤分配的一般程序是如何進行的根據我國《公司法》等有關規定,企業當年實現的利潤總額應按國家有關稅法的規定作相應的調整,然后依法交納所得稅。交納所得稅后的凈利潤按下列順序進行分配。1、彌補以前年度的虧損按我國財務和稅務制度的規定,企業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