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被騙罪(取消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罪,刑法第406條),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因嚴重不負責任被詐騙,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由于國家工作人員對本職工作嚴重不負責,不遵紀守法,違反規章制度,不履行應盡的職責義務,致使國家經濟利益受到重大損失,給國家、集體和人民利益造成嚴重損害,從而危害了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因嚴重不負責任被詐騙,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1、必須有在簽訂、履行合同的過程中違反有關工作紀律和規章制度,嚴重不負責任的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所謂的作為,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簽訂、履行合同的過程中不正確履行職責義務的行為。有的工作馬馬虎虎,草率從事,敷衍塞責,對于自己應該履行的,而且也有條件履行的職責,都不盡自己應盡的職責義務。
本條規定的犯罪行為發生在簽訂、履行合同們過程中。所謂簽訂,是指當事人雙方就合同的主要條款經過協商,達成一致。所謂履行,是指合同當事人對于合同中所規定的事項全部并適當地完成。所謂嚴重不負責任,一般有如下一些表現:粗枝大葉、盲目輕信,不認真審查對方當事人人的合同主體資格、資信情況;不認真審查對方的履約能力和貨源情況;應當公證或者鑒證的不予公證或鑒證;貪圖個人私利、關心的不是產品的質量和價格,而是個人能否得到回扣,從中撈取多少、得到好處后,在質量上舍優取劣,在價格上舍低就高,在路途上舍近求遠、在供貨來源上舍公取私;銷售商品時對并非滯銷甚至是緊俏的商品,讓價出售或賒銷,以權謀私,導致被騙;無視規章制度和工作紀律,擅自越權簽訂或者履行合同;急于推銷產品,上當受騙;不辨真假,盲目吸收投資,同假外商簽訂引資合作等協議;違反規定為他人簽訂合同提供擔保,導致發生糾紛時承擔擔保責任,等等。
2、必須具有因嚴重不負責被詐騙,致使國家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結果。所謂重大損失,是指給國家和人民造成的重大物質性損失和非物質性損失,物質性損失一般是指人身傷亡和公私財物的重大損失,就本罪而言,一般是指重大的經濟損失,非物質性損失是指嚴重損害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和聲譽等。認定是否重大損失,應根據刑法實踐和有關規定,對所造成的物質性和非物質性損失的實際情況,并按直接責任人員的職權范圍全面分析,以確定應承擔責任的大小。
根據1999年9月11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施行的《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埋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的規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l)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的;
(2)其他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3、嚴重不負責任行為與造成的重大損失結果之間,必須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這是確定刑事責任的客觀基礎,嚴重不負責任行為與造成的嚴重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錯綜復雜,有直接因果、也有間接因果;有主要因果,也有次要因果;有領導者的責任,也有直接責任人員的過失行為,構成本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則是指嚴重不負責任行為與造成的嚴重危害結果之間有必然因果聯系的行為。
(三)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為特殊主體,即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根據本法的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是指在國家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國家各級人民政府及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由過失構成,故意不構成本罪。也就是說,行為人對于其行為所造成重大損失結果,在主觀上并不是出于故意而是由于過失造成的,他應當知道自己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的嚴重不負責任的行為,可能會發生一定的社會危害結果,但是他因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是雖然已經預見到可能會發生,但他憑借著自己的知識或者經驗而輕信可以避免,以致發生了造成嚴重損失的危害結果,行為人主觀上的過失是針對造成重大損失的結果而言,但并不排斥行為人對自己嚴重不負責任的行為可能是故意的情形,如果行為人在主觀上對于危害結果的發生不是出于過失,而是出于故意,不僅預見到,而且希望或者放任它的發生,那就不屬于本罪所定的犯罪行為,而構成其他的故意犯罪。
(一)區分本與非罪的界限
主要是區分本罪與工作失誤的界限,因工作失誤往往也會給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損失,在這一點上與本罪有相同之處,但兩者有嚴格的區別:(1)客觀行為特征不同,工作失誤,行為人是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義務;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罪則表現為行為人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義務;(2)導致發生危害結果的原因不同,工作失誤是由于制度不完善,一些具體政策界限不清,管理上存在弊端,以及由于國家工作人員文化水平不離,業務素質較差、缺乏工作經驗、因而計劃不周,措施不當,方法不對、以致在積極工作中發生錯誤,造成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罪,則是違反工作紀律和規章、嚴重官僚主義、對工作極端不負責任等行為造成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在當前經濟改革、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的實踐過程中,出現一些失誤、造成某些嚴重的損失是難免的,這主要是總結經驗教訓的問題,必須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罪嚴格區別開來,但對于那些在國家法律政策不允許的情況下,借口改革,盲目決策,管理混亂,給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絕不能以工作失誤來蒙混過關,逃避罪責。
(二)區分本罪與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的界限
關鍵在于主體不同,本罪主體僅限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而后罪主體則為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中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對于一些合同和涉外技術轉讓合同,國有土地轉讓合同等必須經過國家有關機關審奮批準。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在簽訂、履行這些合同過程中如果玩忽職守,而有關主管機關的工作人員在審批過程中亦玩忽職守、嚴重不負責任,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則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前段時間的主管人員與主管機關的工作人員對此都應承擔玩忽職守、嚴重不負責任行為的刑事責任。但定罪則應根據主體身份的不同特征分別以本罪與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論處。
(三)認定本罪要注意與對方的行為結合起來加以認定
只有對方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采取虛構事實或隱瞞事實真相的于段實施了詐騙,且構成合同詐騙犯罪的情況下,本罪才能構成,如果對于不是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即使有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手段,后亦因自己的行為造成了國家利益重大損失,但由于對方行為不屬詐騙,因而也不能以本罪論處,因此,本罪的成立要以對方實施合同詐騙的犯罪成立為前提,當然,對方詐騙犯罪成立,并不意味著本罪一定成立,如認真履行了自己的職責,卻被對方詐騙,或者對方雖然詐騙得逞、后又追回了一些損失并未造成重大損失的,就不應以本罪定罪。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因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者不認真履行職責被詐騙,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的;
2.其他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有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條文]
第四百零六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因嚴重不負責任被詐騙,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199.9.9 高檢發釋宇[1999]2號)二、瀆職犯罪案件(十五)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案(第406 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因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者不認真履行職責被詐騙,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的;
2.其他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被逮捕前可以做什么
(一)【影響判刑】【自首】建議盡快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且如實供述自己的行為。自首是法定的可以減輕或者從輕處罰的,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二)【影響判刑】【積極配合】應當配合相關機關,如實回答案件相關問題,且不袒護他人,對與本案無關的問題,可以拒絕回答。
(三)【影響判刑】【坦白案情】 在交代案情時,行為人可以說明案件發生后采取了哪些積極措施去挽回被害人的損失。
被逮捕后可以做什么
(一)【強制措施】【程序合法】如果被采取強制措施(如:拘留、逮捕等)超過法定期限(拘留最長不得超過37天、逮捕后被羈押期限不得超過2個月)的,可以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二)【影響全案】【刑事會見】如果在偵查階段,那么僅有律師能夠進行會見,所以可以在偵查階段便委托律師介入,了解清楚案情,弄清楚違反的法律法規,避免因為不了解程序和法律法規而造成更壞的后果。
(三)【合法權利】【取保候審】如果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正在懷孕、哺乳自己的孩子的,那么符合取保候審條件,可以申請取保候審。
庭審階段
(一) 【當事人的權利】【回避】如果發現參與審理的法官、書記員、陪審員和案件有關系,那么可以提出申請,讓他們回避。
(二) 【當事人的權利】【訴訟權利/人格權】對于司法工作人員侵犯其合法的訴訟權利(如自由辯論的權利)和有人身侮辱的行為,可以向法庭提出控告。
(三) 【當事人的權利】【質證權利】參與法庭審理的過程中,可以了解被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對于未到庭的證人證言,鑒定結論、勘驗筆錄的內容,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
(四)【當事人的權利】【自我辯護權利的行使】有權參與法庭辯論,并進行最后陳述。
(五)【當事人的義務】【遵守庭審規則】在參與庭審的過程中,要遵守法庭規則,對司法人員依法進行的訴訟活動給予配合。
華律提醒:
【律師介入】案情過于復雜或者自己難以應付的,行為人可以委托律師代為處理,經濟狀況不允許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律師介入的必要性】律師比一般人更熟悉案件與流程,律師知道如何處理和應對各方的詢問。
會被判詐騙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
會被判詐騙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
會被判詐騙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
會被判詐騙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
會被判詐騙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
現依據《國家賠償法》第十七、第十八條、《最高法院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解釋》第八條、《刑法》第四百零六條以及《合同法》、《民法通則》、《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解答如下: 1,就侵權而言 檢察院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以及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
會被判詐騙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
會被判詐騙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
財務人員不認真履行審核職責可能會給單位造成重大的財產損失面對財務人員失職造成重大財產損失的行為財務人員應當如何承擔法律責任?單位是否需要承擔法律責任?本期小編從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承擔兩個方面搜集了相關裁判規則,供法律人學習裁判規則(一)因財...
閔行區梅隴鎮副鎮長任偉萍、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栗爽,在發放保供物資過程中存在失職瀆職問題,致使不合格豬肉產品發放給社區居民,造成嚴重不良影響。兩人均被黨紀政務立案,接受進一步調查,并按程序分別被免去副鎮長、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職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