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三認為,一家二手車公司故意隱瞞了這輛車是一輛事故車的事實,這構成了欺詐。因此,他起訴并要求終止合同,退還購車款并支付三倍賠償金。
一家二手車公司回復稱,雖然這輛車發生了交通事故,但只是一次輕微的碰撞事故,不屬于事故車輛。因此,沒有欺詐行為,也不同意張三的要求。
1、二手車公司的行為構成欺詐。
1.涉及的車輛應屬于事故車輛。根據《二手車鑒定車評估技術規范》根據5.6條的描述,交通事故中涉及的車輛在前縱梁變形后進行了整形,應認定為事故車輛。
2.作為車輛銷售商,其法律義務是如實告知消費者所提供貨物的真實信息,并充分披露與車輛性能和消費者重大利益有關的信息和事項。在本案中,一家二手車公司沒有將事故如實告知張三。
3.一家二手車公司侵犯了張三的知情權。車輛是否為事故車輛是直接影響車輛交易價格和消費者購買決策的重要信息。 2、張三主張支持二手車公司承擔一退三補的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時弄虛作假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損失,增加的賠償金額應當是消費者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價格的三倍。張三關于二手車公司應承擔退款、一次賠償和三次賠償責任的主張應予支持。
法律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八條第一款消費者有權了解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
第二十條第一款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誤導性宣傳。
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時弄虛作假的,應當根據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損失,增加的賠償金額應當為消費者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費用的三倍;額外賠償不足500元的,為500元。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2017年9月,張某計劃購買一輛二手轎車,聯系了某銷售二手車的汽車服務公司后,銷售人員向張某介紹了一款二手寶馬小轎車,車輛售價63000元。銷售人員向張某表示車輛無重大事故,已行駛里程16萬多公里,與里程表中顯示相符。雙方一拍即合,遂簽訂《...
購買二手車對于買家而言無非就是希望能夠買個放心車,而這種放心車基本上在二手車市場是難以見到完全透明的車型,因此產生很多因購買到毛病太多的二手車引起的糾紛,但基于合同的漏洞以及檢往往車時沒有發現問題的原因,吃虧的也只有是買家。 相對來說,...
消費者陳先生的蘋果6PLUS手機已經使用了兩年。幾個月前的一天,他充好電準備使用手機時,手機側面突然開始冒煙。陳先生迅速將手機放在地上,之后這部手機就發生了自燃,陳先生立刻聯系了蘋果官方售后部門,但維權過程并不順利。蘋果公司工程部客服人員首...
【案情】 某商場手機專柜打著品牌正宗,假一罰十的大幅告示搞促銷,單某看到后花5500元購得手機一部。手機使用不久,出現觸屏失靈等故障,消協、工商介入后,商場承認該手機是舊機翻新貼牌二次銷售。單某要求經銷商按銷售欺詐退一賠三及店堂告示假一罰...
買汽車1.6T車型變1.6L,消費者可以要求退一賠三嗎案情簡介:2015年5月17日,經銷售員徐先生推薦,趙先生決定訂購東風標致20081.6T領航版,頂配自動擋小型SUV汽車(渦輪增壓發動機),并簽訂了購車合同。待到6月準備付款、提車時,...
2018年6月,甲從某汽車銷售公司花16萬元購置了一臺新車,按合同約定,該新車的空調是國外的某品牌,甲喜提愛車后3個月發現該車的空調是國內某品牌。 于是甲找到某汽車銷售公司討說法,某汽車銷售公司提出愿意為...
近日,廣受社會各界關注的豪車天價賠償案,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作出終審判決,撤銷一審法院關于退一賠三的判決,酌定經銷商賠償購車者11萬元。至此,這起史上最貴退一賠三案塵埃落定。一、購車者稱賓利車是有過大修記錄的問題車,法院未予認定購車者起...
1.二手車交易的法律法規 二手車交易規定下列車輛禁止經銷、買賣、拍賣和經紀:發動機號碼、車輛識別代號或者車架號碼與登記號碼不相符,或者有鑿改跡象的車輛。二手車交易市場經營者應制定市場管理規則,對場內的交易活動負有監督、規范和管理責任,保證良...
特價商品是否適用退一賠三的規定基本案情:2014年4月8日,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小米公司)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的廣告顯示:10400mAh移動電源,米粉節特價49元。王-辛當日在網站上訂購了兩款移動電源:10400mAh移動電源69...
近日,筆者在與同事的工作交流中偶然接觸到了一系列消費維權案件。在討論中筆者發現:對于常常被人們掛在嘴邊的假一賠三及假一賠十兩條規則,往往鮮有人能分清。以下,筆者將結合具體案例為各位讀者進行梳理。首先,簡單介紹一下與此二者相關的法律規定: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