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7月2日電(記者高-鑫)最高人民檢察院今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改革試點方案》(以下簡稱《改革試點方案》),并通報相關工作。發布會上,最高檢新聞發言人介紹了上述方案的制定經過。
近年來,生態環境污染、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等侵害社會公共利益的事件時有發生,社會各界呼吁檢察機關通過提起公益訴訟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要求日益強烈。
同時,在國有資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等領域,一些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使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但我國目前保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法律制度還不十分完備,對此類違法行政行為缺乏有效監督。
最高檢新聞發言人肖-瑋告訴記者,為加強對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保護,強化對行政違法行為的監督,四中全會《決定》明確要求:“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根據《中央有關部門貫徹實施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重要舉措分工方案》,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改革任務,由最高人民檢察院與最高人民法院牽頭,中央政法委、全國人大內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國務院法制辦等單位共同參與。
“在起草《改革試點方案》過程中,我們堅持問題導向和改革取向,將貫徹落實四中全會精神貫穿始終;堅持嚴格審批穩步推進,逐步形成成熟經驗,再推動完善立法。”肖-瑋說,起草過程中,最高檢多次征求中央政法委、全國人大內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國資委、國務院法制辦等單位意見。
在吸收各方修改意見的基礎上,最高檢與各單位就推進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改革試點達成共識,最后形成了《改革試點方案》。今年5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12次會議審議并通過了這一方案。7月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作出《關于授權最高人民檢察院在部分地區開展公益訴訟試點工作的決定》,確保試點工作于法有據。
案情:9月6日下午,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法院集中宣判蘇州首批食品類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5名被告人因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一審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至七個月不等、并處罰金的刑罰。同時,法院判令被告按銷售金額十倍支付6千至2.4萬不等...
來源 | 《人民檢察(首都版)》2018年第2期專稿(節錄)重點速讀總的來說,將審查作為一項獨立的職能支點樹立起來,突出檢察機關在審前程序的主導作用,對于檢察機關更好地適應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全面推開的任務要求至關重要。經過深入思考,我們認...
環境侵權救濟方式有哪些(一)環境侵權損害之法制救濟1.完善環境立法,提高公益之訴的積極性俄國法學家**耶夫指出:檢察機關……這些公職人員的使命,按職務來說,主要是使他們在司法方面成為法律的監督者,公共利益和政府機關的代表。這實際上是從立法上...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導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海洋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已于2021年12月2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58次會議、2022年3月16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三屆檢察委員會第九十...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和福建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福建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精神和要求,我市大力探索、努力嘗試、實現突破,現將我市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情況總結...
異地法律援助怎么申請 異地法律援助怎么申請?司法所對司法援助都有哪些特點?實踐中有哪些新鮮的寶貴經驗和教訓?《政府法律援助法》將在不久后得到更新,本次法律援助制度改革總結,旨在為政府法律援助規劃及制度調整提供依據。政府法律援助的重...
司法部關于擴大律師專業水平評價體系和評定機制試點的通知司發通〔2019〕35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司法局:2017年3月,按照《司法部關于建立律師專業水平評價體系和評定機制的試點方案》(司發通〔2017〕33號...
省、市地級政府指定相關部門或機構的法律性質及方式被指定單位的法律地位 指定機構作為代表人由第三方組織磋商 磋商與司法程序的銜接磋商涉及的其他幾個問題 一是行政職能部門與賠償義務人之間的磋商協議是行政協議還是民事協議?目前學界并無一致意見,...
推動加強兩法銜接 信息共享平臺高效利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活躍積極探索知識產權檢察監督職能整合 在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審判‘三審合一’改革的同時,檢察機關也進一步加強了刑事、民事、行政領域知識產權檢察保護范圍、程序、方式的...
一、民事公益訴訟的范圍是什么人民檢察院履行職責中發現污染環境、食品藥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在沒有適格主體或者適格主體不提起訴訟的情況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而人民檢察院履行職責包括履行職務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