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醫療過失和醫療缺陷
二者之間是相互聯系,因為有醫療缺陷而造成醫療過失,可以理解為一個因果關系。同時,在鑒定時要明確是客觀因素,或是主觀因素造成醫療過失,找到主要原因,才能更好地解決相關問題。具體如下所述:
1、在醫療工作中,由于醫療系統的低能狀態或管理過失等原因,給病人造成了允許范圍以上的損害,甚至死亡,謂之醫療不安全,是醫護人員所不希望發生的后果。
2、醫療不安全因素,可以導致醫療過失,造成醫療缺陷,發生醫療差錯、事故。醫療過失也即失誤,是指疏忽大意和過于自信這兩種心態所造成的結果。它與故意傷害是絕然不同的兩種性質。疏忽大意和過于自信過失,屬于技術性過失。
3、醫療過失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都屬于醫療缺陷。醫療缺陷是醫療問題、缺點、差錯和事故的總稱,故醫療過失和醫療缺陷都不能與醫療事故劃等號。醫療缺陷多發生在檢診、搶救、用藥、手術、護理等環節上。各級衛生部門和醫院領導都把減少醫療缺陷作為醫院全面質量管理的重要內容,十分重視對醫務人員進行政治思想和醫德醫風教育,增強法制觀察,樹立“病人第一、質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實行科學管理,防微杜漸,確保醫療安全。
醫療過失如何鑒定
1、現行的有關醫療事故的專門法規,國務院于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九日發布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其第二條對醫療事故作了定義:“批量在診療護理工作中,因醫務人員診療護理過失,直接造成病員死亡、殘廢、組織器官操作導致功能障礙的”。意即:“病員死亡、殘廢、組織器官操作導致功能障礙的”后果與“醫務人員診療護理過失”之間必須存在“直接的因果關系”或“醫務人員診療過失”系引起損害結果發生的起決定作用的“主要原因”。
2、我國學者多應用馬克思哲學的因果關系理論來分析原因與結果的關系,即所謂因果關系是那種內在的、客觀的、必然的聯系。所謂“醫務人員診療護理過失”與損害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即損害結果必須是由“醫務人員診療護理過失”造成的。確定“醫務人員診療護理過失”的因果關系,有兩點需要注意:當引起結果發生的原因不止一個時,要區分主要原因與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引起損害結果發生的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次要原因對損害結果的發生只是一個次要因素,不起決定作用。應區別原因與條件。原因是必然引起結果發生的因素,條件則不是必然引起結果發生的因素,而是使喚原因能夠存在的情況。條件只為結果的發生提供可能性,原因則為結果的發生提供現實性。
3、只有那種“為結果提供現實性”而“必然引起結果發生的”“診療護理過失”,即成為“原因”或是“主要原因”的過失,才能成為“醫療事故構成要件”意義上的“過失”。因此,衛生部《關于<醫療事故處理辦法>若干問題的說明》明確指出:“病人死亡、殘疾或功能障礙與疾病本身的自然轉歸常有密切關聯。有時因疾病重篤、復雜或已處晚期,而責任者的過失行為只是處于非決定性的地位,甚至是處于偶合地位,這些都要作具體分析。”明乎此理,就不難理解,為何有的糾紛事件,即便最終通過、病理診斷等“客觀手段”證明了醫方在涉訟病員的診療護理工作過程中的確出現“過失”,也不被判定為“醫療事故”。至于醫療糾紛事件中出現的“誤診”、“誤治”、“漏診”、“漏治”,更是必須先判定其是否構成“過失”,然后再分配與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才能判定是否構成醫療事故。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醫療過失和醫療缺陷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二者之間是相互聯系,因為有醫療缺陷而造成醫療過失,可以理解為一個因果關系。同時,在鑒定時要明確是客觀因素,或是主觀因素造成醫療過失,找到主要原因,才能更好地解決相關問題。更多相關問題,律聊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
第九十七條 【醫療損害責任中的故意損害的性質】 依照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規定確定醫療損害責任,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過錯,主要是醫療過失。 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故意實施違法行為造成患者損害的,應當適用侵權責任法第四條規定,在承擔刑事責任的...
裁判要旨:醫療保健機構在進行產前檢查過程中,因未盡勤勉義務和忠誠義務導致檢查結論失實,使信賴該項檢查結果的合同相對人生育缺陷嬰兒,額外增加撫育、護理及醫療費用,蒙受純粹財產上的損失,構成加害給付,醫療保健機構應當根據《合同法》第107條的規...
醫療技術損害責任,是指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從事病情的檢驗、診斷、治療方法的選擇,治療措施的執行,病情發展過程的追蹤,以及術后照護等醫療行為,不符合當時既存的醫療專業知識或技術水準的過失行為,醫療機構所應當承擔的侵權賠償責任。醫療技術損害責任適...
造成醫療糾紛的常見情況有如下幾種: 1、誤解性醫療糾紛 因患者及其家屬對醫學認知及專業知識局限,或醫務人員的解釋態度等導致他們認為該醫療后果并非政黨后果,而發生的糾紛,此種情況下醫務人員的醫療服務行為并無過失。 2、診療護理過程所致的醫療糾...
什么是過度醫療侵權責任過度醫療侵權責任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違反診療規范實施不必要的檢查,對患者權益造成侵害時,承擔的侵權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 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
【案情】原告:杜某。被告:宜昌市第三人民醫院(以下簡稱三醫院)。2003年10月6日,原告到被告處進行孕期初診,被告為原告建立了《宜昌市孕產婦系統保健手冊》(以下簡稱《保健手冊》)。《保健手冊》記載:初診日期2003年10月6日,原告孕次5...
醫院發生醫療過失責任糾紛適用的法律是哪些醫療糾紛適用的法律、法規,當前醫療糾紛主要依據《侵權責任法》、《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等法律法規進行判定。《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八條 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一)違反法...
01 患者在醫院接受脊柱手術后病情突然加重。2006年1月31日,醫院宣布,患者因發生術后并發癥肺栓塞,搶救無效死亡。2007年10月,患者丈夫將醫院起訴至法院,認為參與治療的實習...
在醫療器械損害賠償糾紛案件中,關于醫療機構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常因醫患雙方主張適用的法律不同,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從法律上看,醫療機構向患者提供醫療服務,屬于診斷與治療行為。診療行為會涉及醫療器械的使用,如醫生借助X光機或CT設備對患者進行診...
導讀:如果醫療糾紛經過和解和行政調解得不到有效解決,最后途徑便是民事訴訟。一旦進入訴訟程序,責任的認定就成了關鍵問題。醫療訴訟的責任認定一般有三種:法官判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和醫療過錯司法鑒定。1、法官直接判定并不是所有醫療糾紛都必須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