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事法律行為成立的特別要件
民事法律行為的成立要件也較民事法律行為的構成要素或構成要件,是指依照法律的規定成立民事法律行為所必不可少的事實要素。通常分為一般成立要件和特殊成立要件。
一、一般成立要件
一般成立要件是指一切法律行為依法成立所必不可少的共同要件。對于民事法律行為的一般成立要件學者們有不同的認識,有的認為應當包括行為人(當事人)、意思表示和法律行為內容(標的);有的認為應包括意思表示和法律行為內容兩項,有的認為它僅指意思表示一項,通說持第一種觀點,如史先生所言:“法律行為之一般成立要件有三,即為主當事人、目的及意思表示。蓋無當事人、目的或意思表示之法律行為,無從成立……”。對于第三種觀點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幾點:
(1)根據民法理論中的共同認識,意思表示肯定是行為人做出的,明確了意思表示,行為人自然就是確定的,將行為人另納入法律行為成立要件并無實際意義;
(2)法律行為成立要件中應含有行為內容,但是這一內容實際上也已包含在意思表示要素中,不具有擬設權利義務內容的表示行為不屬于意思表示。法律行為的一般成立要件僅是抽象的判斷標準,如果將“行為人有行為能力”、“意思表示內容合法”也包括進去,會引起成立要件和有效要件的混淆。
二、特別成立要件
民事法律行為的特別成立要件,是指成立某一具體民事法律行為除需具備一般成立要件外,依法還需具備的其他特殊事實要素,它是法律對于各種民事法律行為規定的特殊構成條件。如要物行為和要式行為。對于要物行為,如“實踐行為”、“踐成行為”,要以交付標的物為特別成立要件;從大陸法各國的民法典來看,以要物為要件的法律行為主要表現為要物合同行為,如借貸、運輸、保管合同等。我國的《合同法》也有同樣的規定:
第三百六十七條保管合同自保管物交付時成立,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以要式為要件的有遺囑行為的書面形式、婚姻行為的登記形式等。
德國民法典2231條:可以通過如下形式訂立遺囑:有公證人記錄;由被繼承人依照本法第2247條做出聲明。
第2247條(1):被繼承人可以以親自書寫并簽名的聲明立遺囑。(自書遺囑)
明確的規定了遺囑行為的書面形式。
那么,應當如何理解當事人約定法律行為成立必須具備的形式呢?有人認為,當事人約定法律行為成立必須具備的形式也應是法律行為成立要件。應當承認這種看法有其合理之處,但是從理論上來講,可以將其視為意思表示內容的一部分。
我們承認,法律行為的成立應具備一定的形式或曰一定的外觀,否則不足以被外人所知曉。法律行為的外觀,可以是言語、書面、視聽資料抑或是行為動作,比如在某些邊遠山區的牲畜交易中,就是單純地通過各種約定俗成的動作來完成的。法律行為無論采取何種外觀,都應完整明確地表述法律行為的內容,而不應殘缺不全。但是就實質而言,法律行為的成立是當事人意志自由的范疇,或曰意思自治,在合同中即謂合同自由。自由是指法律行為的內容的創設依當事人自主自愿。當事人參與民事活動借助于法律行為,其內容的表達應明確完整,但不應對其苛求完美。在許多情況下,由于時間倉促、路途遙遠、知識欠缺或其它可原諒的疏忽導致形式上的缺失,也應根據誠信原則、交易慣例、或者特定的情勢探求其真意,合理地推定成立。在某些情況下,還應依補充性法律規范予以補救。例如合同履行時間不明確的或履行地點不明確的,可根據相應的法律予以補救。從鼓勵交易的角度出發,尊重當事人意思就尤為重要。這也是和民法作為權利法的本旨有內在的一致性。所以說,一般而言,要式或要件并非法律行為成立的要件,現代民法也強調方式自由之宗旨,對于法律行為形式以不要式為原則、以要式為例外;只要當事人的表意行為符合法律行為的其他成立要件,并且其意思表示足以為外界所客觀識別,原則上可采取其意欲的任何形式,法律上不加干涉。
以上就是律聊網小編為你介紹的法律知識,民事法律行為的特別成立要件,是成立某一具體民事法律行為除需具備一般成立要件外,依法還需具備的其他特殊事實要素,它是法律對于各種民事法律行為規定的特殊構成條件。
編者說明:本文節選自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編《民事審判實務問答》(法律出版社,2021年7月第一版)。合同成立與合同生效有何區別問:合同成立與合同生效有何區別?答:合同的成立是合同訂立的完結,旨在說明合同的形式,而合同的生效是指合同的效...
一、撤銷權的成立條件是什么,需要什么證據 (一)客觀要件 撤銷權成立的客觀要件為債務人實施了危害債權的行為。該要件包含以下意思: 首先,債務人須于債權成立后實施行為。債務人的行為是合同行為還是單方法律行為,是有償還是無償,在所不問。但事實...
民事法律事實構成是指一個民事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或消滅,必須因兩個以上的民事法律事實的出現才發生。這些相互結合,共同引起某一民事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或消滅的民事法律事實的總和,稱為事實構成。 民事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需要具備三個基本的...
非法拘禁他人人身的行為,其實是對他人人身自由權的一種侵犯。要知道,我國對公民的人身自由是提供了保護的,不允許任何個人或機構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權。而在《刑法》方面,也規定非法拘禁的行為達到一定情節的,可以認定為刑事犯罪。而在認定之前需要先了解...
合同生效是指已經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約束力,合同是否生效,取決于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有效條件。 合同生效與合同成立中《合同法》第44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我國立法與司法實踐對合同成立與生效未作出嚴格的區分,從而將合同的成立與生效...
表見代理是指行為人雖無代理權,但由于本人的行為,造成了足以使善意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權的表象,而與善意第三人進行的、由本人承擔法律后果的代理行為。 表見代理實質上是無權代理,是廣義無權代理的一種。若無權代理行為均由被代理人追認決定其效力的話,...
有限合伙財產質押合同的生效要件是什么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合伙財產質押合同生效的要件包括形式要件和實質要件,形式要件主要是指依據財產的性質是否要簽訂書面合同,實質要件包括要有民事行為能力,合同內容合法等。合伙企業財產質押應該經全體合伙人一...
北京通州法院4月18日發布消息,曾以選秀節目出道的劉某(藝名劉丞以)在兩年內以幫助成團出道為名,詐騙兩名女子20多萬元。北京通州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劉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騙取他人財物,數額巨大,其行為構成詐騙罪,依法應予懲處。根據被告人...
表見代理是指行為人雖無代理權,但由于本人的行為,造成了足以使善意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權的表象,而與善意第三人進行的、由本人承擔法律后果的代理行為。 表見代理實質上是無權代理,是廣義無權代理的一種。若無權代理行為均由被代理人追認決定其效力的話,...
特殊情形下,不符合特別法條的行為可適用普通法條。 當案件事實符合所謂特別法條的行為類型,但并未達到司法解釋所確定的定罪數額標準,卻達到普通法條的定罪數額標準時,能否適用普通法條?例如,第266條要求詐騙數額較大;第192條第194條、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