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領域又一部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侵權責任法》,將于今年7月1日起實施。上周六,中國著名民法學者、中國政法大學民法學教授李*偉指出,《侵權責任法》對沿襲已久的醫療事故得經過鑒定程序的做法將做出改變,“患方可以不要鑒定報告,只要拿出醫院有過錯的證據就行了。比如手術刀留在身體里,過錯明顯,患者可以不經鑒定直接要求醫院賠償。”(3月16日《成都商報》)
雖然無需鑒定只是針對特別明顯的過錯,對于不明顯的過錯,可能還是需要醫療事故鑒定,但這樣的規定,仍然是一個巨大的進步,有破冰意義,有助于解決患者維權難的問題。如果真正落實《侵權責任法》,這對于患者維權無疑是一大福音。
可能有些醫務人員會擔心,《侵權責任法》實施后,會不會讓醫務人員的工作環境變得更加惡劣?一些醫務人員為了自保,而加大讓患者做各種檢查的力度,以規避責任?筆者以為,在《侵權責任法》實施的初期階段,固然不排除有這樣的情況,但長期和嚴格實施下去,不僅不會讓醫生的工作環境變得更加惡劣,反而會緩和醫患矛盾,對醫務人員和患者都有好處。原因很簡單,現在出現醫鬧、暴力攻擊醫務人員的現象,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患者投訴成本過高或者是投訴無門。如今,這個門檻降低了,必然會讓醫鬧、暴力攻擊醫務人員的現象減少,這豈非對醫務人員有利?另一方面,患者有了法律托底,也就不會無端“疑神疑鬼”,這樣有助于醫患之間建立互信。
因此,筆者認為不必擔心《侵權責任法》有嚴重的不良“副作用”,筆者所擔心的是,會不會出現法律法規“打架”的問題?在實踐中,《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會不會依然強勢,這種擔憂是有前車之鑒的。因此,筆者在期待《侵權責任法》時,也希望有關部門考慮一下避免法律法規“打架”的問題,別讓“無需鑒定”只具“觀賞性”。(屯丁)
鑒定由專家鑒定組組長主持,并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一)雙方當事人在規定的時間內分別陳述意見和理由。陳述順序先患方,后醫療機構; (二)專家鑒定組成員根據需要可以提問,當事人應當如實回答。必要時,可以對患者進行現場醫學檢查; (三)雙方當事...
醫療事故鑒定是指什么,醫療事故種類有哪幾種一、醫療事故鑒定是指什么醫療糾紛發生后,為了明確與糾紛有關的醫療技術問題,委托有關專業技術人員運用醫學及法律知識與技能對這些問題進行鑒別、判定的活動。至少有以下幾層含義:(1)是與特定事件或案件相關...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過程是什么鑒定由專家鑒定組組長主持,并按照以下程序進行:一、雙方當事人在規定的時間內分別陳述意見和理由。陳述順序先患方,后醫療機構;二、專家鑒定組成員根據需要可以提問,當事人應當如實回答。必要時,可以對患者進行現場醫學檢查...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做好《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貫徹實施工作的通知(2018年9月13日 國衛辦醫函[2018]798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計生委、中醫藥管理局,中華醫學會:《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
1、技術鑒定的重要性結論是確定賠償的核心依據,醫療事故鑒定是處理醫療糾紛最重要的環節,絕大部分醫療案件,如果確定為醫療事故或在醫療行為中醫療機構有過錯,患者就能夠獲得賠償,反之患者就很難獲得賠償。對于醫療機構來說,確定為醫療事故的案件,醫療...
最高人民法院12月13日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于2017年3月2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13次會議通過,自2017年12月14日起施行。《解釋》共二十六條,分為...
醫療糾紛起訴前要做哪些準備材料 1、患方的身份及親屬關系證明:患者身份證復印件,如患者死亡或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則還需法定繼承人或法定代理人(如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的身份證及戶口簿復印件; 2、病歷資料復印件,包括患者門診病...
1、司法鑒定的含義司法鑒定,是指在訴訟過程中,為查明案件事實,人民法院依據職權,或者應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申請,指派或委托具有專門知識人,對專門性問題進行檢驗、鑒別和評定的活動。1)廣義上講,法院委托的技術鑒定也屬于司法鑒定的范疇;2)...
1、什么情況下需要作鑒定,應當鑒定什么? 醫患糾紛中的鑒定,一般可分為醫療過錯鑒定、醫療事故鑒定和損害程度鑒定等,是否需要進行鑒定、需要進行哪種性質的鑒定,一般要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具體案情來決定。就本案而言,醫療過錯人身損害賠償糾紛,如果需...
1、什么情況下需要作鑒定,應當鑒定什么? 醫患糾紛中的鑒定,一般可分為醫療過錯鑒定、醫療事故鑒定和損害程度鑒定等,是否需要進行鑒定、需要進行哪種性質的鑒定,一般要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具體案情來決定。就本案而言,醫療過錯人身損害賠償糾紛,如果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