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炸與爆炸方法破壞的界限是什么
交通工具、交通設施、電力設備、易燃易爆設備等犯罪的區分從行為方式、侵犯客體、危害后果來看,使用爆炸方法破壞全通工具、交通設施、電力設備、易燃易爆設備等犯罪與爆炸罪在犯罪構成要件上有很多相同之處。但是,由于本法對此類行為有專門規定,因此,如果行為人使用爆炸方法破壞交通工具、交通設施、電力設備、易燃易爆設備的,應按照特別法條優于普通法條的原則,分別以破壞交通工具罪、破壞交通設施罪、破壞電力設備罪、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論處。
使用爆炸手段破壞公私財產的,往往也會同時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如果使用爆炸手段故意毀損某項特定的公私財物,其結果也沒有同時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和其他大量公私財產的,依照本法第275條的規定,以故意毀壞財物罪論處。
相關知識:爆炸與危險物品肇事的界限
危險物品肇事罪,是指違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管理規定,在生產、儲存、運輸、使用中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這種犯罪只能由過失構成,而爆炸罪,在客觀方面不僅限于上述情況,在主觀方面一一般由故意構成。
爆炸罪處罰
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的規定,犯爆炸罪,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這里嚴重后果,是指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犯爆炸罪雖然已經造成一定的危害結果,但未達到上述嚴重程度,仍應依照本條處罰。
根據《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的規定,犯爆炸罪,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損害極端嚴重的,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爆炸罪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放火、決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 放火、決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第七條使用爆炸、投毒、設置電網等危險方法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構成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或者非法狩獵罪,同時構成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或者第一百一十五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對于這個問題,大家看完本文之后的清楚了吧,這也是在實際生活中可能會發生的事,那么我們就需要在法律上對此有更多的了解,才能知道爆炸與爆炸方法破壞的界限是什么。如果您有其他相關問題,歡迎咨詢律聊網專業律師。
1.煤礦爆破安全員是如何處理或解決的 一、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熟悉掌握爆破器材的性能。二、負責本單位爆破器材購買、運輸、貯存和使用過程中的安全管理。三、監督涉爆人員以及其他作業人員按照《爆破安全規程》和《煤礦安全規程》及其他安全規程的要求進...
概念 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是指故意破壞電力、燃氣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設備,足以危害公共...
爆炸特定人屬于爆炸罪嗎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即行為人明知其行為會引起爆炸,危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的發生。犯本罪的動機多種多樣,如出于報復、嫉妒、怨恨、誣陷等...
破壞電力設備罪(刑法第118條,第119條第1款),是指故意破壞電力設備,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認定 (一)本罪與放火罪、爆炸罪等的區別 破壞電力設備罪與放火罪、爆炸罪等的區別構成本罪的破壞行為除一般破壞手 段外,亦可以使用放火、爆炸等方...
一、實行犯和結果犯存在什么區別?行為犯與結果犯的區別以構成要件是否要求侵害具體對象為標準,要求具體侵害對象的是結果犯,不要求具體侵害對象的是行為犯。行為犯與結果犯的區別以成立既遂是否要求發生結果為標準,以發生結果為既遂條件的稱為結果犯,不以...
非法攜帶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參加集會、游行、示威罪 概念 非法攜帶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參加集會、游行、示威罪是指違反法律規定,攜帶武器、管制刀具或者爆炸物參加集會、游行、示威的行為。 構成 1、罪體 行為非法攜帶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
概念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以放火、決水、爆炸、投毒以外的并與之相當的...
一、違章修橋是危害公共安全罪嗎一般情況下,違章修橋不屬于危害公共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與交通設施有關的種類是指破壞公共交通設施以致可能造成重大后果的。對違章修建橋梁沒有相關規定,應該視情況而定。二、刑法對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分類1、以危險方法危...
一、概念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一)主體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放火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二)主觀方面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放火行為會引起火災,危害公共...
概念 非法攜帶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參加集會、游行、示威罪(刑法第297條),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