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徇私枉法罪的犯罪構成是怎樣的
行為人在主觀方面必須表現為故意,如果行為人是因為過失而有徇私枉法行為的,一般不認為構成徇私枉法罪。
(一)對明知是無罪的人使他受追訴的行為。
所謂無罪的人,既包括根本上無違法犯罪事實的人,也包括雖有違法行為但依法不構成犯罪的人,還包括雖然構成犯罪但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的規定依法不應追究,如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所謂使他受追訴,是指對無罪人員不應該進行偵查、起訴、審判等刑事訴訟活動,但為了徇私徇情,追究其刑事責任而對無罪的人立案偵查、起訴或審判。
(二)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的行為。
所謂有罪的人,是指構成犯罪并且應當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人。所謂故意包庇使其不受追訴,是指故意包庇使其不受偵查(含采用強制性措施)、起訴或者審判,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的犯罪事實,既可以是全部的犯罪事實,也可以是部分的犯罪事實和情節。此外,故意違背事實真相,違法變更強制措施或者雖然采取強制措施,但實際放任不管,致使犯罪嫌疑人逃避刑事追訴的,以及司法機關專業技術人員在辦案中故意提供虛假材料和意見,或者故意作虛假鑒定,嚴重影響刑事追訴活動的等等,都應以該罪論處。
(三)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
所謂枉法裁判,則是指有罪判無罪,多罪判少罪,無罪判有罪,少罪判多罪或者重罪輕判,輕罪重判等。與前兩種情況不同是上述兩者可以發生在刑事訴訟的立案、偵查、起訴、審判的過程中,偵查人員、檢察人員、審判人員都可以成為行為的主體而構成該罪;而這種情況則僅發生往刑事審判過程中,只有刑事審判人員才能實施這種行為而構成該罪。
根據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施行的《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的規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對明知是無罪的人,采取偽造、隱匿、毀滅證明或者其他隱瞞事實、違背法律的手段,以追究刑事責任為目的進行立案、偵查(含采取強制措施)、起訴、審判的;
2、對明知是有罪的人,即對明知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人,采取偽造、隱匿、毀滅證據或者其他隱瞞事實、違背法律的手段,故意包庇使其不受立案、偵查(含采取強制措施)、起訴、審判的;
3、在立案后,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應該采取強制措施而不采取強制措施,或者雖然采取強制措施,但無正當理由中斷偵查或者超過法定期限不采取任何措施,實際放任不管,以及違法撤銷、變更強制措施,致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際脫離司法機關偵控的;
4、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出枉法判決、裁定,即有罪判無罪、無罪判有罪,或者重罪輕判、輕罪重判的;
5、其他枉法追訴,不追訴、枉法裁判行為。
如何區分徇私枉法罪與包庇罪?
1、主體不同。前者主體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員,即特殊主體;而后者為一般主體,即只要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構成。
2、犯罪手段不同。前者的包庇手段,必須是利用職務之便,通過辦案活動實現包庇罪犯的目的。而后者通過作假證明、幫助毀滅罪跡、隱藏或毀滅罪證等手段實現包庇行為,不要求利用職務之便進行包庇。
3、犯罪發生的時間不同。前者的包庇行為,一般發生在判決之前。如果司法工作人員在判決生效之后,實施舞弊行為,放走罪犯使其逃脫懲罰的,則構成私放在押人員罪。而后者實施包庇行為,可以在行為人犯罪后的任何階段實施,既可能在偵查、預審、起訴、審判階段實施,也可能在判決之后實施。
徇私枉法罪的犯罪主體
該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司法工作人員。主要是司法工作人員中從事偵查、檢察、審判工作的人員。包括公安、國安、監獄、軍隊保衛部門、人民檢察院中的偵查人員(包括鐵路運輸檢察院、林業檢察院等專門檢察院的檢察人員)、人民法院的審判人員。非上述機關人員或者雖為上述機關中的工作人員但不負有偵查、檢察、審判、監管職責的,一般不能成為該罪主體,構成該罪的必是共同犯罪。
偵查人員,即對刑事案件行使偵查權的專門機關的工作人員,如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負責偵查工作的人員。其職權是搜集證據、揭露和證實犯罪,查緝犯罪嫌疑人并實施必要的強制措施。
檢察人員,主要是指檢察員或負有檢察職責的人員。其主要職責是對檢察院直接受理和公安機關移送的刑事案件進行偵查、補充偵查、審查起訴、提起公訴和出庭支持公訴等。根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對公安機關的偵查、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以及案件判決、裁定的執行和監獄、看守所、勞改等是否合法實行監督。
從上面律聊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于徇私枉法罪的犯罪構成,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對于本罪來說,一旦觸碰到就會帶來嚴重的后果,故對此我們的國家機關人員更要多加注意,千萬不要知法犯法,導致一些不好的事情出現,如果有相關的法律問題想找律師咨詢,大家也可以到律聊網咨詢相關的律師。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執法人員徇私舞弊,對依法應當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不移交,情節嚴重的行為。(一)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行政執法機關的正常執法活動。行政執法機關擔負著執行法律、法規,管理國家、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秩序、經...
概念 徇私枉法罪(取消枉法追訴、裁判罪,刑法第399條第1款),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徇...
幫助偽造證據罪判決的依據是什么在民事訴訟案件中,偽造證據罪可能出現在刑事訴訟庭審。而偽造證據罪可能是幫助犯罪人逃跑,也可能為避免犯罪人受到法律追究制造假的證據。但需要注意的是偽造證據的行為人必須是有主觀惡性,具體如下所述:《刑法》第三百零七...
概念 枉法仲裁罪,是指依法承擔仲裁職責的人員,在仲裁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做出枉...
湖南婁底市雙峰縣,發生一起殘忍的故意殺人案。一男子深夜躲藏女同學家中,砍傷三人后竟未被刑拘,7個月后再次行兇,開車撞死女同學母子。最終,男子被判處死刑,4位民警因涉嫌徇私枉法罪、濫用職權罪被查處。死者家屬起訴公安局索賠596萬元。 ...
1.瀆職罪的法律是怎樣規定的 瀆職行為只有達到情節嚴重或者造成重大損失時,才構成相應的瀆職犯罪;犯罪行為達到情節特別嚴重或者造成特別重大損失時,才能對行為人處以更重的刑罰。損失金額上一般造成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可能構成本罪。瀆職罪是刑法第九...
刑法第413條第1款動植物檢疫徇私舞弊罪動植物檢疫徇私舞弊罪,指動植物檢疫機關檢疫人員徇私舞弊,偽造檢疫結果的行為。構成動植物檢疫徇私舞弊罪,不要求造成嚴重后果;造成嚴重后果,是動植物檢疫徇私舞弊罪的加重情節。動植物檢疫徇私舞弊罪侵犯的客體...
動植物檢疫徇私舞弊罪認定一、概念動植物檢疫徇私舞弊罪,指動植物檢疫機關檢疫人員徇私舞弊,偽造檢疫結果的行為。構成動植物檢疫徇私舞弊罪,不要求造成嚴重后果;造成嚴重后果,是動植物檢疫徇私舞弊罪的加重情節。動植物檢疫徇私舞弊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動...
1.失職瀆職罪量刑標準都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 瀆職罪 1、第三百九十七條 【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
概念 違法提供出口退稅憑證罪(刑法第405條第2款),是指稅務機關以外的其他國家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