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致這種風險產生的原因可以歸于以下幾點:
(1)社會法律環境,我國現在正處于體制轉軌時期,一些法律制度還存在著漏洞,并不是很健全,因而市場經濟并沒有得到很良好的發展,對企業領導人的約束和監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權力集中,貪欲無限。企業領導者大權在握,作決策時很多時候只是憑個人的意愿和判斷,同時很多企業領導者面對拜金,享樂主義時迷失自我,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蝕,其發展便會偏離了正確的軌道,私欲膨脹,置法律、黨性、集體利益及個人前途于不顧,利用手中的權利揮霍挪用公款,導致以權謀私和腐敗現象的發生。
(3)企業內部的管理不善。有的企業經濟效益較好,但疏于自身資產的檢查和清理,沒有較好地落實財務管理制度和內部約束機制,財務收支活動不規范,有的企業雖然有比較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但落實不夠,流于形式,財務人員之間的制約也不明確,最終導致一些不規范的財務行為,從而引發經濟犯罪。
(4)法律意識財務知識不足,有的企業領導者、部門負責人、業務人員,長期不學法、不懂法,對什么是違法,什么是犯罪,根本不清楚。一些人錯誤地認為拿了好處費、感謝費不是犯罪行為,就糊里糊涂地違了法、犯了罪。盡管有些人員受到的教育程度較高,但長期不注重法律知識的學習,特別是對企業工作人員的職務犯罪了解不夠,并不能意識到職務消費是犯罪之類。
最為嚴重的是,一些企業領導不懂財務知識,又不加強檢查和監督,致使財務工作長期不對賬、不跟蹤、不檢查,對單位的財務底數不清、賬目不明,讓某些素質較差的業務人員鉆了空子,大肆截留、私分公款,引發經濟犯罪。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內部審計的興起是現代企業發展的客觀要求,通過內部審計,不斷發現企業(單位)運作中的問題和風險,從而解決問題、完善管理。因此,內審已經成為企業加強內部管理,提升運營水平,規避經營風險的基礎手段。 一、風險導向審計的內涵 風險導向審計是在賬項...
1.審計工作涉及到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1994年8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根據2006年2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
1.審計工作涉及到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1994年8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根據2006年2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
如果審計人員考慮不周、組織不力,實施薪酬審計時就會遇到不小的矛盾和麻煩。例如:主要領導對薪酬審計的目的認識不清;被審單位(指人力資源部)有抵觸情緒,提供資料不完整,對審計意見不及時做出答復;參審人員發現自身薪酬待遇和他人相比較低時,因不滿情...
目前,我國大部分國有企業、上市公司及部分集體企業和民營企業都設置了內部審計機構,但內部審計現狀不容樂觀,尚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 1、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設置不合理,獨立性較差。 2、企業領導對內部審計工作不夠重視。 3、內部審計人...
(一)審計取證難度大 效益審計主要是針對經濟活動依據的計劃指標、經濟狀況、相關評價標準等進行測算、比較、分析、評估而作出的審計判斷和評價。在沒有統一標準以資評價,運用的技術方法也相當靈活的情況下,證據的收集和評價方法多種多樣,要保證審計證...
在審計中經常會遇到往來賬的問題,因為往來賬既與收入、成本有關,又與潛盈、潛虧相連,同時往來賬中也隱藏有各類管理問題。因此,搞好往來賬審計對于厘清債權債務,摸清企業家底,保護企業資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一、往來賬管理中存在的常見問題 (一)...
什么是內部審計外包 內部審計外包(又稱內部審計外部化,OutsourcingtheInternalAuditFunction)指企業管理層將本企業的內部審計職能全部或部分地委托給**師事務所或其他專業人員實施。 在西方國家,從20世紀90...
經濟責任審計的主要內容是分清經濟責任人任職期間在本部門、本單位經濟活動中應當負有的責任,為組織人事部門和紀檢監察機關和其他有關部門考核使用干部或者兌現承包合同等提供參考依據。 按照審計的內容、審計的時間、被審計單位的性質,可以將經濟責任審計...
1.審計工作涉及到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1994年8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根據2006年2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