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原清算組能否擔任破產清算中的管理人
破產法確立了破產管理人制度,并規定管理人主要由依法設立的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破產清算事務所等社會中介機構擔任,但保留了由有關部門、機構的人員組成的清算組擔任管理人的可能。那么,解散清算中的清算組能否續任破產清算程序中的管理人?對此,最高法院在相關規定中提出能夠續任管理人的首要條件是清算組成員必須是政府有關部門、編入管理人名冊的社會中介機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以及人民銀行和金融監督管理機構指派的人員。此外,清算組成員還應不存在特定的利害關系”。根據上述要求,筆-者認為,解散清算中的公司股東、董事、上級主管單位等,不能以清算組成員身份繼續擔任破產清算中的清算組管理人成員,但政府部門人員參與破產清算屬于履行公務,無需回避。對于參與解散清算的中介機構,則應區分兩種情況:一是參加普通清算的中介機構。在由公司清算義務主體啟動實施的普通清算中,參加清算組的中介機構即使之前與公司并無特定利害關系,但其參與清算的身份類似于公司清算義務主體的代理人或受托人,其履行清算職務受到清算公司股東會等權力機構的約束和控制,不具有獨立法律地位,與清算公司存在利益上的一致性,因此,需要回避破產清算。二是參與特別清算或司法清算的中介機構,由于此類中介機構參與清算系根據國家行政管理部門或者法院命令并對其負責,在法律地位上獨立于清算中的公司,如滿足相關條件,自可延續承擔管理人職責。從近兩年陸續進入破產清算程序的風險券商清算組的組成來看,基本沿用了由證券監管部門確定的參加行政清理清算組的中介機構及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這里,就不能僅僅因為上述機構參與了行政清理而認定其具有應當回避的利害關系”。
二、原債權申報程序對破產清算的影響
解散清算中的債權通知公告以及申報程序,與破產清算的相應程序基本相同。然而,對于解散清算中的已申報債權,在破產清算中應作為已知債權還是已申報債權?對于解散清算中逾期申報或者未申報的債權,破產清算中應否給予申報資格?解散清算程序中對申報債權的審查意見是否能夠直接為破產清算程序采納?這些都是破產清算程序中債權申報時必須解決的問題。
從理論上來講,對于解散清算程序中已申報的債權,可作為破產清算中的已知債權,但不能直接作為已申報債權,管理人仍需書面通知該等債權人,而債權人仍需申報后方能行使破產程序中的權利。在近幾年證券公司破產案件的實踐中,普遍采用公告確認方式,將行政清理過程中已申報債權確認為破產清算中已申報債權,較好地解決了解散清算中巨量已申報債權向破產清算過渡的問題。筆-者認為,在由解散清算轉換而來的普通公司的破產清算程序中,基于解散清算和破產清算中債權申報行為在主張權利性質上的一致性,可直接通過公告確認申報行為效力的方式,將解散清算中已申報債權登記為破產清算中的債權申報。
而未在解散清算的債權申報期內申報的債權包括三類:一類是在財產分配之前申報的逾期申報債權;一類是財產分配之后申報的債權;還有一類是解散清算時未申報的債權。對于逾期申報債權能否在解散清算程序中得到清償或在哪個階段進行清償的問題,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第一款僅規定債權人應在債權申報期內申報債權,但未說明債權人逾期申報時會產生何種法律后果。公司解散清算司法解釋對上述規定有所突破,明確允許債權人在公司清算程序終結之前補充申報債權,逾期申報債權可在公司尚未分配的財產及股東已取得的剩余財產范圍內獲得清償。在逾期申報債權屬于第一類情形時,由于司法解釋中的公司尚未分配的財產”指向不明,實踐中存在兩種意見:一是類推適用破產法關于補充申報債權可以參與尚未分配財產分配的規定,確認此類逾期申報債權也可以與期內申報債權同比例受償;二是解散清算債權的范圍僅限于申報期限內申報的債權,逾期申報債權僅能就期內申報債權分配剩余部分行使求償權。
強制清算是公司出現解散事由后股東、債權人對公司的處理措施,主要解決的是公司內部投資者之間的利益關系。 破產清算是公司出現破產原因后債務人、債權人對公司財產的處置措施,主要解決公司與外部投資人之間的法律關系...
1.公司清算法律規定有哪些 您好!所謂公司清算,指公司被依法宣布解散后,依照一定程序了結公司事務,收回債權,清償債務并分配財產,使公司歸于消滅的一系列法律行為和制度的總稱。除公司合并、分立兩種情形外,公司解散后都應當依法進行清算,不經清算,...
公司在什么情況下會自行清算公司清算指公司解散時,為終結現存的財產和其他法律關系,依照法定程序,對公司的財產和債權債務關系進行清理、處分和分配,以了結其債權債務關系,從而消滅公司法人資格的法律行為。公司除因合并或分立而解散外,其余原因引起的解...
第十章公司解散與清算第一百八十條【公司解散事由】公司因下列原因解散:(一)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二)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解散;(三)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四)依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或...
目前,我國公司法第188條和破產法第7條第3款對公司清算程序與破產程序的銜接作出了原則規定,但立法相當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強,不能滿足司法實踐的需要,為此,本文就兩者銜接的條件及銜接中若干具體實務問題作一粗淺探討,以期為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
清算是公司退出市場之前的一道屏障,目的在于了結公司存續期間的債權債務和其他權利負擔,并借此督促公司誠信合法經營,承擔社會責任。根據《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釋的規定,合法清算是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東,以及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朋友和他人一起成立公司,一共三個股東。公司成立后,在約定的出資期限屆滿前,其中一名股東提前繳納了出資。此后不久,因公司經營不善,股東決定提前解散公司。公司對外沒有債務,清算完畢后財產略有富余。這時股東之間還是產生了爭議:已經出資的股東認為自...
關鍵詞:企業法人;吊銷;注銷;主體資格 中圖分類號:X3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09)08-0099-02 隨著經濟活動的日漸頻繁,經常會遇到作為訴訟主體的企業法人在起訴前或訴訟中被注銷、二審中發現一審法院將...
強制清算是指公司因違法行為被主管機關依法責令關閉而進行的清算,或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被法院宣布破產而進行的清算。而強制清算需要一定的條件情形, 以下就強制清算具體流程進行簡析。 一、強制清算 (一)公權力...
1.工商局依職權注銷公司的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目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和組織機構 第一節 設 立 第二節 組織機構 第三節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特別規定 第四節 國有獨資公司的特別規定 第三章 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