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有效的傳媒消費維權打假報道
1.風險預警。傳媒對社會環境負有守望和監視的責任,應該扮演維護消費者利益的角色。當下的信息社會也是一個風險社會,傳媒將風險信息傳遞給消費者,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整個社會的風險意識。傳媒成功有效的消費風險預警,對于消費者規避和降低消費風險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方面,某些消費者由于虛榮心、炫耀性消費心理驅使,加之購買力有限而購買假冒名牌商品,這些知假買假行為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制假售假者的不法行徑。另一方面,雖然大部分消費者還是傾向于對正品的需求,但由于種種原因陷入了購假圈套,投訴成本較高也客觀上給制假售假者帶來了可乘之機。雖然現在消費者維權意識提高了很多,但在侵害消費者權益不太明顯或隱蔽的情況下,消費者的維權意識仍顯嚴重不足。
2.權威發布。信息化時代,**傳媒仍是人們主要的信源,成為人們生活的有機構成。幫助弱勢一方掌握更多的市場供給主體信息,改變生產經營者對商品服務信息的封鎖及發布虛假信息的行為,讓消費者獲得盡可能多的真實有效信息,是維護消費者權益的必備條件,更是傳媒消費維權有效作為的天職和目標所在。比如**電視臺每年的3?15晚會都會曝光一批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重大案例,使消費者接觸最新最權威的維權信息,提高自己的消費維權意識。
消費者權益,是指消費者依法享有的權利以及該權利受到保護時而給消費帶來的應得的利益。消費者權益的核心是消費者的權利,其有效實現是消費者權益從應然狀態轉化為實然狀態的前提和基礎,而對于消費者權利的實現直接提供法律保障的,則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一、打假維權現在面臨哪些挑戰1、法律法規缺失。在中國有關版權保護的法律很不完善和到位,尤其是對保護作者權益的規定模糊不清、彈性極大,作者一旦被侵權要承擔大量的舉證責任和維權成本,打贏了官司賠了錢的案例比比皆是。這樣的法律公平何在、價值何在,...
找媒體還是有用的。起碼當地的勞動部門的領導需要政績和臉面,會指派專人負責處理。只要政府部門出面干預了,企業一般都會聽話的。因為他們要和政府部門打交道,不會不聽招呼的。所以像焦點訪談等這樣揭露社會負面新聞的節目會受到老百姓的歡迎,同時也會讓各...
網絡媒體侵權的成因 眾所周知,衡量網絡媒體影響力的最重要指標是網站點擊率。點擊率越高,影響力越大,盈利也就越多。因此,有的網絡媒體為了提高點擊率,無視政治導向,放棄社會責任,不講職業道德,有的無中生有,有的捕風捉影,有的添油加醋,有的以偏蓋...
一、官方網店不敵售假網站 根據中國消費網報道,消費者投訴稱在某網上花500多元購買到型號為AB1262的假冒某牌馬桶。根據投訴線索在某電商網站上查詢,竟然發現有70多家銷售假冒某牌衛浴產品的商鋪在正常營業。而該牌衛浴總部的負責人稱,公司一直...
2020年1月16日,北京市三中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孫文斌故意殺人一案,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被告人孫文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法院審理查明,2019年12月4日,被告人孫文斌及親屬將其母孫魏氏送至民航總醫院治療。因孫文斌不滿醫生楊文對其母...
一、服裝無標識如何處罰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九條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
合法的打假是怎么樣的? 刑事調查和起訴 幾乎所有參與打假的企業都認為,國內對制假售假處罰太輕是當前打假工作存在的核心問題。處罰輕不僅使打假失去應有的威懾力,而且會形成全社會對假冒行為的姑息遷就,助長地方保護和部門保護,甚至衍生出造假可以發...
啥叫食品安全欺詐?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稽查專員陳旭介紹,在《食品安全欺詐行為查處辦法》(征求意見稿)中,將食品安全欺詐行為界定為食品生產經營相關活動中故意提供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的行為,并列舉了產品欺詐、食品生產經營行為欺詐、...
1.我國關于大眾傳媒的法律有哪些 不知你講的大眾傳媒具體含義是什么,也不知你要哪方面的管理規定,給你一堆先看看:【著作權(版權)類】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01年10月2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 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 音像制...
一、實體店銷售打假如何取證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實體店打假的,最為直接的取取證方式就是購買假冒的產品,要求經營者開具發票或者銷售單據,然后對商品進行鑒定,出具鑒定結論。《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十七條產品質量檢驗機構、認證機構偽造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