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電子商務投資政策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投資主體應該由政府轉向廣大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因為它們的靈活性、積極性往往高于大型企業。而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而言,中、小企業更能"適者生存"。我們國家十幾年來的經驗也顯示出中、小企業特有的朝氣。政府應營造能讓中、小企業方便投資的資金市場和環境,當然也包括融資環境。
政府的國家資金一般應作為引導、啟動或配套資金進行注入,以表明政策支持那些經濟、社會效益均好,或社會必需的行業、產業。政府投資的大小體現其重視程度或工程的難易程度。對大型工程項目原則上不能像以前那樣全部由國家投資,否則投一個大型項目就有可能形成一個國家的重大包袱或債務。政府應集中有限的資金真正投向科學技術的研究和教育事業。
對于電子商務這樣的系統化大型工程,國家應做好宣傳、知識普及、制定投資政策等工作。譬如,在通信網絡方面國家投資可占較大的比例;在計算機網絡建設方面國家投資就應該較小;對信息資源網則視行業信息情況酌情給予投入;對電子商務增值網則主要是給予法律、法規上的指導,幫助企業解決新問題,原則上不宜進行較大投資,這一部分應促進企業的市場行為,應營造向這樣的項目投資的市場。典型的示范工程投資應該是國家投資的主體領域,這種工程耗資不大,但對社會影響大,示范帶動作用明顯,這是政府站在市場前沿,在投資領域中大有作為的地方。
(二)電子商務稅收政策
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利參與社會生產的再分配,強制無償獲取財政收入的一種手段。政府對一產業或行業的扶持所制定的稅收政策起著直接的作用,因而,電子商務稅收政策如何制定,是電子商務能否快速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
1.國際上電子商務稅收政策
(1)美國對電子商務采取的稅收政策
美國作為電子商務應用最廣、普及率最高的國家,已對電子商務制定了明確的稅收政策,該政策的出臺,不僅對其本國電子商務發展產生影響,也對全球貿易產生了沖擊。
美國財政部于1996年下半年頒布了《全球電子商務稅收政策解析(SelectedTaxPolicyImplicationsOfGlobalElectronicCommerce)》白皮書,提出為鼓勵因特網這一新興技術在商務領域的應用,各國稅收政策的制定和執行應遵照一種"中立的原則",即不提倡對電子商務征收任何新的稅收。美國財政部認為,沒有必要對國際稅收原則做根本性的修改,但是要形成國際共識,以確保建立對電子商務發展至關重要的統一性。1997年7月1日,克*頓代表美國政府發布了《全球電子商務綱要》,綱要中更加明確地指出:"Internet應宣告為免稅區,凡網上交易,如電腦軟件、網上服務等,應一律免稅;在網上達成的有形商品的交易應按常規辦理,不應另行課稅。"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 (2009年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51號公布 根據2019年3月2日《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處理活動,促進資源...
電子商務類法規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2005年1月) 商務部:《關于網上交易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2006年6月) 商務部:《關于網上交易的指導意見(暫行)》(2007年3月) 商務部:《關于促進電子商務...
1.我國關于跨境電子商務的政策規定有哪些 在人民幣升值和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的影響,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加之我國傳統的外貿行業遭受很大的打擊,進出口增速明顯下跌,很多外貿企業尤其是中小外貿企業紛紛倒閉,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跨境電子商務因為具...
1.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政策,法律及慣例是什么 (一)確定電子商務出口經營主體(以下簡稱經營主體)。經營主體分為三類:一是自建跨境電子商務銷售平臺的電子商務出口企業,二是利用第三方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開展電子商務出口的企業,三是為電子商務出口...
電子設備是指由集成電路、晶體管、電子管等電子元器件組成,應用電子技術(包括)軟件發揮作用的設備,包括電子計算機以及由電子計算機控制的機器人、數控或程控系統等。 主要包括:手表、智能手機、電話、電視機、影碟機(VCD、 SVCD、DVD)、錄...
1.商務領域的法律法規知多少 嚴格來說,商務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各項法律法規的規定。實際操作中基本是《公司法》《合同法》及其他一些和經營有關的法律以及和行政管理有關的法律比如工商、稅務的一些法律法規。以下法規你可以根據您的具體經營情況予以關注:...
電子商務區別于傳統商業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企業與消費者聯系的場所不再是面對面的實體商場,而是網站的信息界面。在這種購物環境下,網絡消費者自身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新的購物環境帶來了網絡消費者的一些新特點。本文對電子商務環境下消費者的需要行為進行探...
1.美國跨境電商需要了解哪些法律法規 雖然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形勢很好,但尚處于初級階段,還存在問題。有學者指出制約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的主要問題:一是法律體系亟需建立;二是信用評價和標識需統一;三是在線支付須安全;四是物流短板;五是品牌化瓶...
有人說,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進程是伴隨著企業用戶群體的成長而來的。從最初這些企業用戶的個體被某些外在力量牽引到電子商務平臺,到用戶之間通過信息互動產生有機聯系,進而爆發出內生力量,這一過程的同時,也是電子商務發展環境逐漸形成并朝著社會化的方向...
據有關資料統計,1997年,全世界通過電子商務實現的交易額為120億美元,1998年為430億美元,1999年為1450億美元,預計到2000年底這一數字將接近4000億美元。可以說,電子商務極大地促進了世界經濟貿易的發展,顯示出了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