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發達國家仍然在不斷升級質量檢驗標準,檢測項目也越來越多。例如,美國是世界上食品標簽要求最嚴格的國家之一,食品標簽多達22種,且逐年修訂補充。美國要求所有包裝食品應有食品標簽,膨化食品還要有營養標簽,必須標明至少14種營養成分的含量。再如日本,從前設定的進口農產品殘留物限量標準是63種2470項,而今年實施的“肯定列表”則新增了51392個限量,涉及264類食品中的734種化學品殘留,同時禁止使用15種農藥、獸藥,這使得農產品檢測項目成倍增加。日本是我國食品、農產品出口的大市場,占我國食品、農產品出口總量的32%,“肯定列表”制度的實施大幅抬高出口技術門檻,直接影響我國近80億美元的農產品出口額,涉及到6000多家出口企業。
發達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環境保護法規,對進口農產品形成了通常所說的“綠色壁壘”。綠色壁壘主要包括國際和區域性的環保公約、國別環保法規和標準、檢驗和檢疫要求、“綠色包裝”和標簽要求、IS014000環境管理體系和環境標志等自愿性措施、生產和加工方法及環境成本內在化要求等。動物福利問題則尤其為歐盟所重視,例如,雞場飼養密度一般為12只/m2,歐盟卻提出每平方米只能養10只,理由是密度太大,雞會感到不“舒適”。由此養殖成本增加,形成貿易壁壘。
最典型的就是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問題,這一直是國際爭論的焦點。美國由于占據轉基因技術的制高點,對轉基因食品的推廣持積極態度,而歐盟和日本等國家則堅決反對,由此也引發了有關轉基因農產品進口管理措施的討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發達國家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呈日益升級的趨勢。例如,日本自2003年起在全國推行“大米身份認證制度”,即凡進入日本國內市場的大米必須標明品種、產地、生產者姓名和認證號碼等,否則不允許銷售。“大米身份認證制度”推行之后,日本各地又對新制度“層層加碼”,把認證范圍推廣到蔬菜,要求市場上銷售的本地蔬菜都必須有認證標志。對中國蔬菜等農產品來講,今后進入日本市場將更趨困難。
近年來,技術性貿易壁壘已直接使中國農產品出口遭受巨大損失,其擴散效應造成的間接損失更是難以估計。據商務部統計,我國有90%的農業及食品出口企業受國外技術貿易壁壘影響,造成每年損失約90億美元,出口受阻的產品從蔬菜、水果、茶葉到蜂蜜,進而擴展到畜產品和水產品。國外實施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已成為制約我國農產品出口的最大障礙。
(一)非關稅壁壘名目繁雜、應用廣泛 20世紀60年代以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采取的非關稅措施日益增多,從傳統的進口配額、自動出口限制、進口許可證到現代的反傾銷、技術壁壘、環境壁壘、社會壁壘等等。另外,非關稅壁壘的適用范圍己從有形商品擴張到金融...
TBT體系主要由技術規章和規范、包裝和標簽要求、商品檢疫和檢驗規定、綠色壁壘和信息技術壁壘等五個體系構成, TBT措施的表現形式極具廣泛性,涉及法律、法令、規定、要求、制度等各個方面。這些保護措施,還具有不確定性和可塑性,在具體實施時容易...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環境問題開始在國際貿易體系中顯現出重要作用,世界范圍內的環境保護熱潮對國際貿易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國際貿易和環境保護之間的互相制約、互相協調的關系也日益明顯。有些國家把環境因素作為貿易保護的武器,以環境保護法規和標準為...
1.企業可采取的對策。首先,從預防的角度來看,企業要加快技術改造,積極進行市場結構調整和產品結構調整,嚴格遵守有關的國際標準或進口國的技術標準,積極與進口國進口我產品的企業合作。依靠技術創新,在更高層次上打破核心技術被跨國公司壟斷的局面。另...
【概要】 我國出口額第一位的機電類產品,由于受發達國家在噪聲、電磁污染、節能性、兼容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技術標準限制,僅1992年就有80多億美元出口產品受到影響。 【案情】 1992年**汽輪機廠出口菲律賓的2臺30萬千瓦發電機組,因為沒...
1.從自愿性向強制性技術法規轉化。如ISO9000、ISO14000、各種環境標志認證、有機食品認證等,近年來這些自愿性措施正與強制性措施結合,并有向強制性法規方向轉化的趨勢。如進入美國的機電產品須獲UL認證、藥品須獲FDA認證,進入加拿大...
1.從自愿性向強制性技術法規轉化。如ISO9000、ISO14000、各種環境標志認證、有機食品認證等,近年來這些自愿性措施正與強制性措施結合,并有向強制性法規方向轉化的趨勢。如進入美國的機電產品須獲UL認證、藥品須獲FDA認證,進入加拿大...
隨之提高,環保技術壁壘公開合法的構筑是一個我們不可回避、必須面對的事實。 健全環境保護、人身安全的法律法規 在進出口商品標準的研制、規范的研究和制定等方面,我們應制訂相應的法律法 規及實施細則,應加強國家的標準化工作,與國際標準接軌,加快...
【概要】 入世對我國紡織業是一個最大的利好消息。根據ATC協議(世貿組織紡織品與服裝協議),在5年過渡期內,我國在設限國的紡織品配額在現行基礎上年增率為25%,這意味著我國紡織品的出口每年將增加5000萬美元的機會。專家指出,如果加上其它不...
在此大背景下,近年來,我國相當數量的傳統優勢產品頻繁遭遇國外技術壁壘,出口紛紛受阻,有的甚至被迫退出了市場。商務部最新調查表明,國外技術壁壘對我出口的影響日益加劇,2002年我國71%的出口企業,39%的出口產品受到國外技術壁壘的限制,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