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您好!
最新的醫療糾紛法律法規如下:
1、首先是《侵權責任法》第七章“醫療損害責任”。主要注意的點有:1、醫務人員過錯,必須向醫院追討賠償;2、醫療機構有三項免責事由(患者不配合、搶救生命垂危已經盡力、當時醫療水平所限)。
2、其次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自十七條起到最后的那些法律條款。這些條款告訴您如果出現醫療糾紛以后,應該怎么索賠,有哪些費用可以索賠。
3、最后有兩個注意點:一是我國有一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但由于立法的原因,這個條例對醫療事故的賠償,還不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賠償。因此,索賠時應注意避開引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二是醫療事故是舉證責任倒置,即醫院對其沒有過錯承擔證明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規定:“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即無論是醫療事故還是醫療過錯,只要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就得賠償。同時,改變了以往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即完全由醫療機構舉證證明自己“清白”才能免責的做法,轉為必須由患者證明醫療機構有過錯,否則醫療機構免責。下列情形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
(二)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三)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
衛生法律法規主要包括:
1.
有關醫護人員的法律法規:如執業醫師法、護士條例等。
2.
有關醫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如藥品管理法、中醫藥條例等。
3.
有關精神衛生方面的法律法規:如精神衛生法等。
4.
有關醫療和疾病控制的法律法規:如傳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條例等。
5.
有關醫療糾紛處理的法律法規:如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侵權責任法等。
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于梳理執法依據結果的公告"的文件,為方便工商執法人員和企業人員查詢工商法律法規,共分為11大類,800多部。
>; “工商行政管理”包含17部。
>; “個私登記管理”包含41部。
>; “企業登記管理”包含113部。
>; “涉外企業管理”包含61部。
>; “市場監督管理”包含41部。
>; “商標登記管理”包含19部。
>; “廣告登記管理”包含51部。
>; “合同監督管理”包含19部。
>; “公平交易管理”包含11部。
>; “消費權益保護”包含12部。
>; “其它法律法規”包含404部。
包括以下法規條例:
1. 《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后面所有的文件都是圍繞條例展開細化的。此條例已經于2014年2月12日國務院第39次常務會議修訂通過,自2014年6月1日起施行。
2.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關于施行醫療器械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的公告》(2014年第58號),本公告于2014年12月12日公布并施行。
3. 《醫療器械經營監督管理辦法》總局令第8號令,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屬于部門規 章。
4. 《關于印發體外診斷試劑(醫療器械)經營企業驗收標準的通知》(食藥監〔2013〕18號)
5.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印發體外診斷試劑質量評估和綜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食藥監辦械監〔2015〕55號)
您好,關于醫療糾紛的法律法規包括:
1、首先是《侵權責任法》第七章“醫療損害責任”。主要注意的點有:1、醫務人員過錯,必須向醫院追討賠償;2、醫療機構有三項免責事由(患者不配合、搶救生命垂危已經盡力、當時醫療水平所限)。
2、其次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自十七條起到最后的那些法律條款。這些條款告訴您如果出現醫療糾紛以后,應該怎么索賠,有哪些費用可以索賠。
3、最后有兩個注意點:一是我國有一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但由于立法的原因,這個條例對醫療事故的賠償,還不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賠償。因此,索賠時應注意避開引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二是醫療事故是舉證責任倒置,即醫院對其沒有過錯承擔證明責任。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1、手術室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除參加手術及有關工作人員外,其他人員不準入內。
2、手術室工作人員患上呼吸道感染者,面部,頸部,手部都有感染者及患皮膚病者一律不準進入手術間。 3、手術室應嚴格劃分潔凈,清潔區和污染區。
入口處的消毒腳墊應每日更換。拖鞋與私人鞋、外出鞋應分別存放。
4、進入手術室必須更換拖鞋,衣、褲、帽,貼身內衣不可外露,外出必須更換。 5、手術室內保持肅靜,不可大聲說話,禁止攜帶私人通訊工具入內。
除特殊緊急情況,一律不傳私人電話。 6、連續施行手術時,應按I類手術、II類手術的順序進行;III類手術及特殊感染手術應在感染手術間進行,術后及時進行清潔消毒。
遇有特殊菌種如:破傷風、氣性壞疽、綠膿桿菌等感染手術時,應盡量縮小污染范圍,術后進行嚴格消毒處理。
總法規 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 國務院令第276號
注冊 醫療器械注冊管理辦法
進口醫療器械注冊檢測規定
境內第一類醫療器械注冊審批操作規范
境內第二類醫療器械注冊審批操作規范(試行)
醫療器械注冊產品標準編寫規范
醫療器械新產品審批規定(試行) 局令第17號
生產監督管理:
醫療器械生產監督管理辦法 局令第12號
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質量體系考核辦法 局令第22號
醫療器械生產日常監督管理規定 國食藥監械[2006]19號
醫療器械經營企業監督管理辦法 局令第19號
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試行) 國食藥監械[2009]833號
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檢查管理辦法(試行) 國食藥監械[2009]834號
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 無菌醫療器械實施細則(試行)國食藥監械[2009]835號
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 植入性醫療器械實施細則(試行)
包裝 醫療器械說明書、標簽和包裝標識管理規定 2004年7月8日局令第10號
醫療器械說明書管理規定 2002年1月4日局令第30號
廣告 醫療器械廣告審查辦法 工商局和國醫藥管理局務會議24 號
醫療器械廣告審查標準 1995年3月3日工商行局令第23號
分類 醫療器械分類規則 2000年4月5日局令第15號
醫療器械分類目錄 國藥監械[2002]302號
國家重點監管醫療器械目錄 國藥監械〔2002〕153號
標準 醫療器械標準管理辦法(試行) 局令第31號
檢測 醫療器械臨床試驗規定 局令第5號
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器械監督管理辦法(暫行) 局令第24號
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和審查指南 國食藥監械[2007]345號
如果未成年的孩子將人碰傷,監護人必須承擔醫療費用,繼承權是男女平等的,嫁出的女兒別忘了父母遺產有您的一份,如果被從樓上掉下的花盆砸傷,可以把它們的管理者告上法庭,如果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有權向所在單位要求享受工傷待遇。
1、如果對行政機關的罰款、吊銷執照、行政拘留等行為不服,可申請行政復議,如被公安機關傳喚或拘傳,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特殊情況下不得超過24小時,如果未滿18歲得孩子也不歸宿,必須對孩子進行教育,否則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別人借您錢,您一定要他出借據,而且借款數額一定要大寫,訴訟時效為2年。
2、如果想要保護自己的家伙其他財產,一定不要私設電網或設置毒物等,否則等待的將是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您成為被告,又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律師,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您提供法律幫助,如果想寫遺囑,一定要注明年月日,并親自簽名讓人代書,一定要兩個以上證人在場見證,代書人、見證人、遺囑人都要簽名,最好委托律師見證并執行遺囑。
一、解決醫患有哪些部門 解決醫患有醫患關系辦公室,它們的職責是: 1、在院長、主管院長領導下,負責醫療投訴、糾紛處置工作。 2、負責組織制定或修訂醫療投訴、糾紛處置等相關制度及工作流程,并組織實施。 3、負責組織醫療投訴、糾紛的接訪工作,...
實際上,保護醫生的人身安全、維護醫院的醫療秩序,和保障患者的權益并不矛盾。遺憾的是,種種事實似乎表明,醫生和患者,已水火難融,勢不兩立。如果我們相信,絕大多數的醫院和醫生恪盡職守、救死扶傷;那么,我們也必須相信,絕大多數患者能夠理解和尊重醫...
1.臨床用血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 《獻血法》第十六條 醫療機構臨床用血應當制定用 血計劃,遵循合理、科學的原則,不得浪 費和濫用血液。 醫療機構應當積極推行按血液成份,針對 醫療實際需要輸血,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 院衛生行政部門制...
1.醫療人員法律法規知識培訓PPT課件 最低0.27元/天開通百度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原發布者:鑫淼數據醫療法律法規知識培訓神經內科2017年2019/8/2312019/8/232我院要求醫療人員掌握以下法律法規?《醫療事故處...
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工作。為了將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工作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保護醫患雙方合法權益,維護醫療秩序,保障...
1.臨床用血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 《獻血法》第十六條 醫療機構臨床用血應當制定用 血計劃,遵循合理、科學的原則,不得浪 費和濫用血液。 醫療機構應當積極推行按血液成份,針對 醫療實際需要輸血,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 院衛生行政部門制...
1.臨床用血管理有哪些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以下簡稱《獻血法》)第十三條至第十六條對臨床用血管理提出具體的規范性要求。第十三條規定,醫療機構對臨床用血必須核查。做好核查是醫療機構保證輸血安全的不可缺少、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第十四條...
如何妥善處理醫療糾紛 一、深刻理解《侵權責任法》頒布實施的意義 醫學是一門實踐科學,具有共技術性和高風險性特點。合理劃分醫患雙方權利、義務關系,健全醫療糾紛處理機制,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是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
1.護理專業學生通過對衛生法律法規的學習,如何提高解決醫患糾紛的能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醫患糾紛可以通過三種途徑解決:1、自行協商。醫患雙方可以自主自愿地進行協商處理,所達成的協議只要不是受脅迫所簽或存在重大誤解,其協議是合法有效...
一、醫療事故怎樣進行司法鑒定 根據有關法律規定,發生后,經行政調解,調解未能解決者,醫患雙方都有權申請技術鑒定,其程序如下: (1)由申請者向當地醫療事故技術簽定委員會遞交書面申請,申請書應寫明事情發生的經過及時間、地點,提出申請鑒定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