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一、教育目的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任何社會實踐活動都有預期的目的,教育作為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也同樣如此。
廣義的教育目的是指人們對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們希望受教育者通過教育在身心諸方面發生什么樣的變化,或者產生怎樣的結果。國家和社會的教育機構、學生的家長和親友、學校的老師等,都對新一代寄予這樣那樣的期望,這些期望都可以理解為廣義的教育目的。
狹義的教育目的是國家對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什么樣人才的總的要求。各級各類學校無論具體培養什么領域和什么層次的人才,都必須努力使所有學生都符合國家提出的總要求。因此,教育目的對所有學校都具有指導意義。不管學生有多大個別差異,如體質強弱不同、成績好壞有別、興趣愛好不一,學校都必須努力使他們的發展符合國家提出的總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意義和作用
目的是一種引導和推動人們在實踐中改造世界和改造社會的精神性動力。目的為實踐指明方向,使實踐帶有自覺性;實踐將目的付諸實現,使目的具有客觀現實性。目的與實踐的關系表現為:一個具體的目的是人們實踐活動的起點,并體現于實踐活動的全過程中。因此,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發點,教育目的的實現則是教育活動的終點,它貫穿于教育活動的全過程,對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導意義。教育目的對整個教育工作的指導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教育目的的導向作用
教育目的一經確立就成為人們行動的方向,它不僅為受教育者指明了方向,預定了發展結果,也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奮斗目標。因此,教育目的無論是對教育者還是對受教育者都具有目標導向作用。
2.教育目的的激勵作用
目的反映人的需要和動機,是人們在一起共同活動的基礎。因此,共同的目的一但被人們認識和接受,就不僅能指導整個實踐活動過程,而且能夠激勵人們為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努力。目標就是價值,假如目標有價值,并且人們愿意實現它,那么它便能使學習者付出為達到該目標所需要的努力。
3.教育目的的評價作用
教育目的是衡量、評價教育實施效果的根本依據和標準。評價學校的辦學方向、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檢查教育教學工作的質量,評價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工作效果,檢查學生的學習質量和發展程度等工作,都必須以教育目的為根本標準和依據進行。
因此,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問題,對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導意義。它確定了教育對象未來的發展方向和預定的發展結果,指導著整個教育活動的開展,支配著教育工作的各個方面和全過程。無論是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還是教育內容的確定、教育方法的選擇以及效果的評價等,都受教育目的的制約。
4.教育目的的指導作用
教育目的的指導作用體現在指導行政部門制定有關方針政策上。教育行政部門的方針政策必須根據教育目的的要求制定。我國歷年的教育法律法規,都提及教育目的或相關問題,說明培養什么人才的問題是國家及有關管理部門制定方針政策時不可忽視的問題。
教育目的明確了教育對象的發展方向和預設的發展結果,指導著整個教育活動的開展,支配著教育工作的全過程,無論是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還是教育內容的設定等都受教育目的的制約。
《學前教育政策與法規》知識點歸納
目前我國涉及教育法律、法規淵源的規范性文件主要有哪些?
答:目前我國涉及教育法律、法規淵源的規范性文件主要有憲法、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規、地方性教育法規、自治性教育法規、教育行政規章、教育法律解釋和國際教育條約。
2.我國現有的教育法律、法規體系的構成。
答:我國現有的教育法律、法規體系由縱向五個層次和橫向六個部門構成。
(1)我國教育法律、法規體系中縱向主要有五個層次:教育法、教育部門法、教育行政法規、地方性教育法規、教育規章。
(2)我國教育法律、法規體系中橫向層次主要有義務教育法、職業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師法、成人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等六大部門法律。
3.學前教育政策與學前教育法規的聯系與區別。
答:(1)學前教育政策與學前教育法規的聯系:
首先,學前教育法規集中地反映黨和國家教育行政機關在學前教育方面的意志和主張,規定學前教育各工作的行為準則,是學前教育政策的定型化和規范化。
其次,學前教育政策不僅指導著學前教育立法的過程,而且指導著學前教育法規的運行和實施,是學前教育法規的靈魂。
第三,學前教育政策是制定學前教育法規的依據,學前教育法規是學前教育政策得到實施的保證。只有在黨和國家制定的學前教育政策的指導下實施學前教育法規,才能更好地發揮學前教育法規為學前教育政策服務的作用。
(2)學前政策與學前教育法規的區別:制定的機關不同、約束力不同、表現形式不同、實施方式不同、穩定性不同、調整范圍不同。
4.簡述教育法律責任的歸責要件。
答:教育法律責任的歸責要件:
(1)有損害事實。違法對社會所造成的損害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違法行為造成了實際的損害,如體罰學生使幼兒身體受到傷害;另一種是違法行為雖未造成實際損害,但已存在這種可能性,如有關部門明知幼兒園房屋有倒塌的危險,卻拒不撥款維修。
(2)損害的行為必須違反教育法。一方面是指行為的違法性;另一方面違法行為必須是一種行為。
(3)行為人有過錯。所謂過錯是指行為人在實施行為時,具有主觀上的故意或過失的心理狀態。
(4)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1.急 我國已開始邁向法治的社會,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建立在以德治國和以法治國的雙重基礎之上,已成為人們的共識。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向前推進的過程中,教育事業已被視為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柱。必須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也已成為人們...
1.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法律法規有哪些 根據全國教師資格證考試網公布的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法律法規主要有以下幾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第三十一條【教育機構的法人條件】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具備法人條件的,自批準設立或者登記注冊之日起取得法人...
1.教師招聘考試一般要考教育法律法規嗎 相關教育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
1.教師招聘考試一般要考教育法律法規嗎 相關教育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
1.教師資格常考教育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根據全國教師資格證考試網公布的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法律法規主要有以下幾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三十一條【教育機構的法人條件】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具備法人條件的,自批準設立或者登記注冊之日起取得法人資格...
1.教育法規試題 教育法規試題(含答案) 1.依法治校是指學校以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和文件規定為依據,完善 內部各項管理制度和紀律 ,使學校管理的各個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 《教育法》規定,國家建立以 財政撥款 為主、其他多種...
1.教師資格常考教育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根據全國教師資格證考試網公布的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法律法規主要有以下幾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三十一條【教育機構的法人條件】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具備法人條件的,自批準設立或者登記注冊之日起取得法人資格...
1.有關教師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是中國教育工作和依法治教的根本大法,關系到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賦予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促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
1.教師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年修訂)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二、愛崗...
1.教師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年修訂)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二、愛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