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注冊資本認繳制的施行,公司股東瑕疵出資的情形在司法實務中普遍存在,而此種狀態下的股權轉讓是否有效?瑕疵出資的出資責任及其他責任又應如何承擔?
法律分析
瑕疵出資股權轉讓是否有效?
我國現行《公司法》施行法定資本制下的認繳制,股權與出資可以分離,股東取得股權的前提是認繳和出資,但瑕疵出資的股權仍然應當受到法律保護,具有可轉讓性,但該轉讓行為是否有效,應當具體分析。
若股權轉讓時,轉讓人將瑕疵出資的事實如實告知,受讓人對此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仍然受讓該股權的,股權轉讓有效,受讓人不得以瑕疵出資主張抗辯。
若股權轉讓時,轉讓人隱瞞瑕疵出資的事實,受讓人對此不知情,繼而受讓該股權的,受讓人有權以此為由請求撤銷股權轉讓合同。
瑕疵出資而受讓的應承擔何種責任?
股東未盡出資義務即轉讓股權,轉讓人的出資義務不得因股權轉讓而解除,公司仍有權請求轉讓人履行出資義務。為了盡快促使公司資本充實,彌補資本“空洞”,《公司法》第30條、第93條第1款規定其他股東或發起人應對未出資股東的義務承擔連帶責任。那么,由于受讓人在受讓股權時應當查證該股權所對應的出資義務是否履行,具有較公司其他股東更高的注意義務,在受讓人明知轉讓人未盡出資義務仍受讓股權時,其更應對轉讓人未盡的出資義務承擔連帶責任。因此,公司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轉讓人履行出資義務時,可以同時請求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轉讓人未盡出資義務的受讓人承擔連帶責任。
根據《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18條,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即轉讓股權,公司有權請求該股東履行出資義務、受讓人承擔連帶責任。為加強對公司債權人的保護,根據《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13條第2款的規定,公司債權人應當享有與公司同樣的訴權,即當轉讓人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即轉讓股權,受讓人對此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公司債權人有權請求轉讓人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受讓人承擔連帶責任。特別注意:(1)公司債權人享有訴權的條件是因股東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侵害了公司債權人的債權,即公司不能清償公司債務;(2)公司債權人請求賠償的金額以股東未出資本金及利息范圍為限。
公司或者債權人請求股權受讓人對轉讓人的出資義務承擔連帶責任時,若存在股權多次轉讓情形,即受讓人為多人時,則公司或者債權人既可以請求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轉讓人未盡出資義務的全部受讓人承擔連帶責任,也可以向其中的部分受讓人請求承擔連帶責任。被選擇承擔連帶責任的受讓人,不得以其與前手股東或者后手股東之間的約定對抗公司或者債權人。根據連帶責任內部求償原理,已承擔責任的受讓人有權向包括轉讓人在內的所有前手股東追償,因被追償而受到損失的受讓人有權繼續向其前手追償。但是,受讓人之間或者受讓人與轉讓人之間關于出資義務的承擔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法條檢索
《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18條
公司主張履行出資義務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即轉讓股權,受讓人對此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公司請求該股東履行出資義務、受讓人對此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公司債權人主張債權
公司債權人依照本規定第十三條第二款向該股東提起訴訟,同時請求前述受讓人對此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受讓人追償
受讓人根據前款規定承擔責任后,向該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追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公司法》第30條
出資不足的補充
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后,發現作為設立公司出資的非貨幣財產的實際價額顯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價額的,應當由交付該出資的股東補足其差額;公司設立時的其他股東承擔連帶責任。
《公司法》第93條
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發起人未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繳足出資的,應當補繳;其他發起人承擔連帶責任。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發現作為設立公司出資的非貨幣財產的實際價額顯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價額的,應當由交付該出資的發起人補足其差額;其他發起人承擔連帶責任。
【參考文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公司法解釋(三)清算紀要理解與適用(注釋版)》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二庭編著·人民法院出版社
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是是可以將自己公司的股權進行轉讓以獲得新的投資資金的,在股權轉讓的方式中,可以選擇掛牌轉讓股權,即按照掛牌轉讓的規則進行轉讓。那么選擇掛牌轉讓股權的法律風險有哪些呢?1主體不適格的法律風險《公司法》第七十二條對股權轉讓的主...
一、原股東抽逃出資后轉讓股權,新股東是如何被坑的?1、 原股東抽逃出資后將股權轉讓給新股東的,在訴訟程序中,新股東可能承擔連帶責任,也可能不承擔連帶責任。(1)抽逃出資不屬于股東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情形,不符合《公司法司法解釋三》...
在股權收購實踐中,一些投資者盲目自信,僅憑自己對目標公司的了解以及感覺就做出最終的決定,結果步入地雷陣。股權收購作為一項復雜的法律工程,成功與否既取決于前期對于目標公司狀況全面準確的調查掌握,也取決于收購過程中各種法律保障手段的有效設置。針...
股東未足額出資或出資后又抽逃出資,然后將股權轉讓給第三人,這種股權轉讓的效力應當如何認定?裁判規則1.股東出資不實或者抽逃資金等瑕疵出資情形不影響股權的設立和享有,股權已變更登記,股權受讓人依據股權轉讓之外的法律關系拒付股權轉讓價款缺乏法律...
【導讀】在股權收購實踐中,一些投資者盲目自信,僅憑自己對目標公司的了解以及感覺就做出最終的決定,結果步入地雷陣。股權收購作為一項復雜的法律工程,成功與否既取決于前期對于目標公司狀況全面準確的調查掌握,也取決于收購過程中各種法律保障手段的有效...
核心提示:如何防范股權轉讓程序瑕疵的法律風險 在股權轉讓中,程序的合法對轉讓的效力產生重要影響,有關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必須遵守,不符合法定的程序要求,股權轉讓行為對公司不發生效力。主要涉及通知、授權瑕疵、侵犯優先購買權等欠缺股東同意或侵犯股東...
來源:上海二中院:股權轉讓糾紛案件審判白皮書股權轉讓共性法律風險(一)股權轉讓協議方面的風險1.形式不規范(1)未訂立書面股權轉讓協議。交易雙方達成股權轉讓合意是股權轉讓法律關系成立的基礎。一般而言,股權交易較為重大,且內容復雜,故有必要訂...
馬上要收購一家公司的股權,結果發現標的中有空股?而且,你根本還不知道什么是空股?空股又與干股、代持股是不是一回事,怎么區分?別急,這篇文章保準幫您捋清楚。到底什么是空股?空股這個詞之所以讓人困惑,是因為生活中存在著大量錯用的現象,甚至是資深...
股權轉讓是現公司經營過程中常見的法律行為。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股權交易日益頻繁,涉及金額也越來越大,而隨之產生的糾紛不斷涌現。現就股權轉讓中存在的主要法律風險及對應的建議簡單歸納總結,資以參考。 一、...
股權轉讓是股東行使股權的方式,也是投資退出的重要方式。股權轉讓的風險存在于交易的整個過程。 一、股權出讓中的法律風險提示 1、協議簽署瑕疵風險。 主要存在以下幾種情形: (1)簽字主體缺少有效的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