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一、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1、概念:是指受行政機關的委托,按照委托范圍,以委托主體的名義,行使被委托的行政職權的非國家機關的組織,亦稱被委托組織。
2、范圍: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和范圍十分廣泛,不僅包括事業單位、企業單位、社會組織、人民團體,而且還可以包括某些個人或某些私人組織。3、舉例說明:如國務院 《家畜家禽防疫條例》第8條規定:“家畜出售前,必須經當地農牧部門的畜禽防疫機構或其委托單位實施檢疫并出具檢疫證明。
凡有條件到飼養戶(或飼養單位) 檢疫的,應到飼養戶(或飼養單位)檢疫;條件不具備的,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地點檢疫?!倍⒎伞⒎ㄒ幨跈嗟慕M織1、概念:是指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從事行政管理活動、參加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非政府組織。
2、被授權組織的條件和范圍 (一)條件:(1)無利害關系。(2)具備資格。
(3)具有基本設備和條件。 (二)范圍: (1)社會團體與行業協會:如工會、婦聯、文聯、律師協會。
(2)事業與企業組織:如學校、煙草局。(3)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如村委會、居委會。
(三)舉例說明:《律師法》授權律師協會行使下列職能:第四十六條 律師協會應當履行下列職責:(一)保障律師依法執業,維護律師的合法權益;(二)總結、交流律師工作經驗;(三)制定行業規范和懲戒規則;(四)組織律師業務培訓和職業道德、執業紀律教育,對律師的執業活動進行考核;(五)組織管理申請律師執業人員的實習活動,對實習人員進行考核;(六)對律師、律師事務所實施獎勵和懲戒;(七)受理對律師的投訴或者舉報,調解律師執業活動中發生的糾紛,受理律師的申訴;(八)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律師協會章程規定的其他職責。律師協會制定的行業規范和懲戒規則,不得與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章相抵觸。
授權的企業組織有以下幾種
一、授權的事業單位或者企業,如高等院校(學歷、學位證書的頒發屬于教育部相關法規授權),國家電網(電力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維護權),銀行(貨幣管理權:沒收假幣、更換破損貨幣);,鐵路運輸企業,郵政企業,電信企業等公用事業企業。
二、或者社會團體,如行業協會。授權的自治組織,如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
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可以成為行政主體,這里的法規指的是國務院行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包括規章。
擴展資料
國務院辦公機構、辦事機構、未經授權的內設機構、未經授權的議事協調機構,這是中央機關與機構,地方機關與機構也分為六類:
a.各級地方人民政府,包括縣級到省級人民政府。
b.縣以上政府各工作部門、直屬機構、特設機構,這里與中央工作部門、直屬機構、特設機構是一樣的,基本上中央有什么部門,地方也有什么部門,這里要注意的是定語,必須是縣級以上,鄉鎮人民政府是沒有工作部門、直屬機構、特設機構的,鄉鎮人民政府沒有工作部門。
c.各種派出機關,具有準政府的地位,包括省級人民政府派出的地區行政公署,縣級人民政府派出的區公所及縣級政府或市轄區人民政府派出的街道辦事處。
d.中央機關或機構依法設立的分支機構
e.授權的派出機構、內設機構,包括派出所,公安所,稅務所,
f.一定條件下的綜合執法機構,根據行政處罰法規定和組建的綜合執法機構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行政主體
一、2002年2月,建材公司與建筑隊訂立鋼材購銷合同,約定于 5月30日前在建筑隊施工工地交貨。
三天后建材公司又與軋鋼廠訂立合同,由軋鋼廠向建材公司提供一批鋼材,5月30日前送至建筑隊施工工地。5月30日建筑隊未收到鋼材,即向建材公司催貨,建材公司立即催促軋鋼廠,軋鋼廠提出因原材料和燃料問題,本廠鋼材產量下降,要求推遲一個月供貨。
當時市場上鋼材緊缺,建材公司一時難以組織貨源,建筑隊因而停工待料造成經濟損失30萬元。建筑隊要求建材公司賠償損失,建材公司認為責任在軋鋼廠,要求建筑隊直接向軋鋼廠索賠。
請問: 1、建筑隊能否直接向軋鋼廠索賠?為什么? 2、本案中包含哪幾個合同關系? 二、大名農場向多家果品加工企業寄送了水果品種簡介及價目表。甲企業收到后,立即回電表示希望按照價目表所列價格購買蘋果100噸,并要求一周內運至指定地點。
農場收到電報后立即裝車發貨。第五天,大名農場將蘋果運至指定地點。
此時,當地水果已經大幅度降價,甲企業遂要求農場按市場價銷售。遭到拒絕后,甲企業拒不收貨,并表示自己不收貨因雙方合同不成立。
大名農場則認為合同已經成立,便訴至法院,要求甲企業履行合同。 請問: 1、大名農場向果品加工企業發出價目表的行為是要約還是要約邀請?為什么? 2、本案中的合同是否成立?為什么? 三、服裝廠與紡織廠簽訂了一份布料購銷合同,約定紡織廠向服裝廠提供10000m米高檔布料,分兩次在3個月供貨,服裝廠收到全部貨物后向紡織廠支付 100萬元價款。
紡織廠在提供了第一批布料后發現,服裝廠資產狀況嚴重惡化,涉及大量訴訟案件,已均系敗訴方,已無能力履行100萬元給付義務。而且,還發現服裝廠在不斷以低價向外轉移財產。
紡織廠便決定停止向服裝廠供貨,并要求其提供擔保。服裝廠則認為紡織廠的行為構成違約,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請問: 1、紡織廠是否違約? 2、紡織廠行使的是何種權利,該權利應依照何種程序行使? 四、甲公司欠乙公司貨款50萬元,雙方約定1999年12月31日還清該欠款(甲公司現有資金為20萬)。甲公司還擁有對丙公司的40萬元債權,1999年11月20日到期,但丙公司沒有按約定還款,甲公司也對其提起要求。
1999年12月10日甲公司宣布,鑒于丙公司經營狀況惡化,難以還債。故減免其50%的債務。
1999年12月31日,甲公司以沒有還款能力為由,未向乙公司還債。乙公司訴至法院,要求對甲公司的財產進行保全。
請問: 1、我國合同法規定的債的保全部包括哪些方式? 2、乙公司應當怎樣行使權利以保全自己的債權? 五、紅星小學與甲企業于2001年5月簽訂了一份校服加工合同。合同約定,2個月后甲企業交付1000套校服,紅星小學支付價款。
由于甲企業業務量大,未能在約定的交貨期限內交付貨物,致使紅星小學多次臨時租借服裝參加活動,造成較大的損失。紅星小學認為甲企業已經違約,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甲企業則辯稱,自己沒有按期交貨是因訂單太多,工作量過大,并非故意拖延,因而認為主觀上不具有故意,不構成違約,不應承擔違約責任。 請問: 1、簡述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并分析甲企業是否構成違約? 2、如果甲企業違約,則其承擔違約責任的形式有哪些? 六、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一份買賣合同.雙方約定:甲公司向乙公司供應優質大米100噸,甲公司送貨上門;乙公司收貨后3個月內付清貨款。
甲公司委托丙公司運輸,丙公司因業務繁忙,僅將其中80噸按期運至指定地點。另20噸逾期運達且因在運輸中遭雨淋而變質。
請問:: 1、甲公司是否對乙公司構成違約?為什么? 2、乙公司能否直接要求丙公司承擔違約責任 ? 為什么? Ch2 合同法 一、 1、本案中軋鋼廠與建材公司約定在建筑對施工工地交貨,是向第三人履行交貨義務,但這并不能使第三人成為合同當事人。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的,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即軋鋼廠只向建材公司承擔責任,而不需向第三人建筑隊承擔責任。
因此,建筑隊無權直接向軋鋼廠索賠。 2、本案中包含兩個合同關系,一個是建材公司和建筑隊之間的購銷合同,另一個是軋鋼廠和建材公司之間的購銷合同。
二、 1、大名農場向果品加工企業寄送價目表的行為屬于要約邀請,即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 2、本案中,甲企業向大名農場發出的回電,內容清楚、具體,屬于要約,具有法律上的約束力;而大名農場接電后立即裝車發貨。
并在約定時間運至指定地點,是以實際履行合同的行為進行了承諾(我合同法規定。承諾應當以通知的形式做出,但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表明可以以通過行為做出承諾的除外)。
因此,雙方的合同已經成立,合同自承諾生效時成立。甲企業應承擔違約責任。
三、1、紡織廠只要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服裝廠喪失了履行合同的能力,就可以根據合同法的規定行使不安抗辯權,中止履行合同,其行為不構成違約。 2、紡織廠行使的是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的行使必須遵循法律規定的程序要求,即紡織廠應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對方的償債能降低,才能通知對方暫時中止履行;中止合同后,可要求對方在合理期限內。
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是指依具體法律、法規授權而行使特定行政職能的非國家機關組織。由于行政活動的廣泛性及復雜性,某項行政事務可能由非行政機關的社會組織管理的情形有不少,如衛生防疫站和食品衛生監督站都不是行政機關,經《食品衛生法》授權,它們就能行使食品衛生監督檢查權和對違反食品衛生法的相對人的行政處罰權。
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主要有以下幾種:
(1)事業組織。事業組織是指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從事為工農業生產服務活動,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單位。
(2)社會團體。社會團體雖然不是行政機關,不屬于行政系統,但法律、法規往往授權它們行使某些行政職能,如各種行業協會,它們有依法律、法規的授權管理本行業的某些行政事務的權力。
(3)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是指城市和農村按居民、村民居住的地區設立的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
(4)企業組織。企業組織主要是行政管理的對象,但在特定情況下,法律、法規也可授權其行使一定行政職權。
(5)各種技術檢驗、鑒定機構。對一些需要運用專門知識、專門技能、專門設備進行檢驗鑒定的事務,法律、法規通常授權由一些有關的技術性機構辦理。
被授權組織的法律地位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被授權組織在行使法律、法規所授職權時,享有與行政機關相同的行政主體地位。
(2)被授權組織以自己的名義行政法律、法規所授職權,并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3)被授權組織在執行其被授職權以外的自身職能時,不享有行政權,不具有行政主體的地位。
法律規則,即我國法律學界通常所說的法律規范,是指具體規定人們的權利和義務并設置相應的法律后果的行為準則。
法律規則的三要素:假定條件、行為模式、法律后果。
法律規則的分類如下:(1)按照規則的內容不同,法律規則可以分為授權性規則和義務規則。所謂授權性規則,是指規定人們有權做一定行為或不做一定行為的規則,即規定人們的“可為模式”的規則。所謂義務性規則,是指再內容上規定人們的法律義務,即有關人們應當做出或不做出某種行為的規則。(2)按照規則內容的確定性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規則分為確定性規則、委任性規則和準用性規則。所謂確定性規則,是指內容本已明確肯定,無須再援引或參照其他規則來確定其內容的法律規則。所謂委任性規則,是指內容尚未確定,而只規定某種概括性指示,由相應的國家機關通過相應的途徑或程序加以確定的法律規則。所謂準用性規則,是指內容本身沒有規定人們具體的行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參照其他相應內容規定的規則。(3)按照規則對人們行為規定和限定的范圍或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規則分為強行性規則和任意性規則。所謂強行性規則,是指內容規定具有強制性質,不允許人們隨便加以更改的法律規則。所謂任意性規則,是指規定再一定范圍內,允許人們自行選擇或協商確定為與不為、為的方式以及法律關系中的權利義務內容的法律規則。
你要找的是條例還是法條啊。條例一般是國務院頒布的行政法規,開篇的立法目的及原則等都不屬于法律規則,而屬于法律規范啊。
1、強行性規則,《刑法》分則第二百三十二條 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任意性規則,《民法通則》第九十一條 合同一方將合同的權利、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的,應當取得合同另一方的同意,并不得牟利。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國家批準的合同,需經原批準機關批準。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原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
1.在執法活動中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之間的關系 執法活動的基本要求是注重法律效果,所謂法律效果是指法律規范被客觀公正準確的運用于具體案件,使人民的意志在各案中得到實現。注重法律效果是執法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依法治國的核心。在執法實踐中,我們首...
1.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組織有哪些 公務員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經批準參照本法進行管理。 一、承擔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的主要類型 結合事業單位機構...
1.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有哪些 授權的企業組織有以下幾種一、授權的事業單位或者企業,如高等院校(學歷、學位證書的頒發屬于教育部相關法規授權),國家電網(電力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維護權),銀行(貨幣管理權:沒收假幣、更換破損貨幣);,鐵路運輸企業,...
1.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法律法規 文化部日前制定發布了《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管理辦法》。據介紹,這是中國首部專門針對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工作進行管理和規范的部門規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令 第 52 號 《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管理辦...
來源:長江日報、中國普法8月22日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政務處分代替政紀處分這是與全體公職人員密切相關的一件大事為什么這么說?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在監察體制改革前,如果是非黨員的村干部,違法違紀了,情節比較輕,...
1.法律 法規授權組織 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是指依具體法律、法規授權而行使特定行政職能的非國家機關組織。由于行政活動的廣泛性及復雜性,某項行政事務可能由非行政機關的社會組織管理的情形有不少,如衛生防疫站和食品衛生監督站都不是行政機關,經《食...
具體說來,那些行政機關、機構、組織具有行政主體資格,我們把它分為中央機關與機構、地方機關與機構、以及非政府組織與個人三類來分析: 1. 中央機關與機構主要有六類: a.國務院; b.國務院組成部門,包括部委行署; c.國務院直屬單位和特設機...
具體說來,那些行政機關、機構、組織具有行政主體資格,我們把它分為中央機關與機構、地方機關與機構、以及非政府組織與個人三類來分析: 1. 中央機關與機構主要有六類: a.國務院; b.國務院組成部門,包括部委行署; c.國務院直屬單位和特設機...
1.行政法學試題及答案 《行政法學》模擬試題 (一) 一、簡答題 1.行政行為的合法要件。 答: 1)行為主體合法。 2)行為權限合法。 3)行為內容合法。 4)行為程序合法。 5)行為形式合法。 2.行政法律責任的種類。 答: 1)根據責...
1.工商局行政執法主要有哪些法律法規 您的問題比較籠統,因為工商局涉及行政執法的職能較多,所以只能簡單的根據其大體職能回答主要法律依據。至于單個職能涉及的法律法規此處就不一一列舉了??偟膩碚f,基礎的依據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