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刑法規定:行為人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逃離事故現場的,構成交通肇事逃逸。社會大眾普遍認為行為人的駕車撞人行為理應負事故的全部或者主要責任。殊不知,交警部門在出具事故責任認定書時會綜合、全面考慮事故發生的各個因素,其中包括行為人是否逃離事故現場。若行為人逃離事故現場是行為人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必要不充分條件,那么此時行為人逃離事故現場在事故責任認定書中已作了評價,便不能在逃逸行為中再次評價,否則為重復評價。因此,社會大眾普通認為的行為人駕車撞傷他人后逃離事故現場,并非當然地構成交通肇事逃逸。
一審法院查明
2014年6月10日15時許,被告人龔某某超速駕駛皖K5××××號白色江淮牌貨車沿X041線由西向東行駛至潁上縣賽澗鄉張樓村唐莊十字路口時,與被害人張某某無證駕駛的由南向北行駛的皖KG××××號鈴木牌兩輪摩托車發生碰撞,該事故致兩車受損,張某某當場死亡,經法醫鑒定被害人張某某因車禍致嚴重顱腦損傷死亡。經潁上縣交警大隊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龔某某負事故主要責任。經調解,龔某某與張某某近親屬達成調解協議,龔某某賠償張某某近親屬各項經濟損失共計人民幣326000元,取得張某某近親屬諒解。另查明,龔某某肇事后撥打電話報警,后逃離事故現場,并于當晚到公安機關投案,如實供述了犯罪事實。
一審法院認為
被告人龔某某駕駛機動車輛在公共道路上超速行駛,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一人死亡,承擔事故的主要責任,且肇事后逃逸,其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應予懲處。龔某某肇事逃逸后又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如實供述犯罪事實,屬自首,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又能積極賠償被害人近親屬經濟損失,獲得被害人近親屬的諒解,依法可酌情從輕處罰。
一審判決
被告人龔某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
二審判決
上訴人龔某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
改判理由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第一款的規定,交通肇事致一人死亡的,需同時具備負事故全責或者主要責任,行為人才能構成交通肇事罪。就本案而言,交警部門就是根據龔某某駕駛機動車超速行駛并且在事故發生后棄車離開現場認定其對事故負主要責任。即龔某某棄車離開現場的行為是其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的構成要件。因此,原判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的規定,認定龔某某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且系交通肇事后逃逸。顯然是對其逃逸行為重復評價,屬于適用法律錯誤,依法應予糾正。
文章來源:中國裁判文書網
首先要看受害人是否是重傷,如果不是重傷的,不構成犯罪。其次看損失后是否能夠賠償,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下的,也不構成犯罪。(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后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
自首會考慮從輕處罰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體問題的意見:交通肇事后保護現場、搶救傷者,并向公安機關報告的,應認定為自動投案,構成自首的,因上述行為同時系犯罪嫌疑人的法定義務,對其是否從寬、從寬幅度要適當從嚴掌握。交通肇事逃...
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開車撞人逃走后又投案是否構成交通肇事逃逸?的相關內容知識,希望可以為您提供幫助。一、開車撞人逃走后又投案是否構成交通肇事逃逸是。第一,法律禁止交通肇事后逃逸,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保護被害人的利益,維護交通管理秩序。我國《道...
1、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當 事人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的,承擔全部責任。 2、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
展開全部 《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 第四十五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經過調查后,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一)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當事人逃逸,造成現場變動...
對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行為,保險公司只賠付交強險,商業險不進行賠償。第一,對于交強險部分,相關法律并未將肇事逃逸歸入保險公司的免責事由之內,且《侵權責任法》明確規定,機動車駕駛人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該機動車參加強制保險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
一、開車撞死人逃逸怎么處理? 交通肇事撞人后逃逸,應當根據造成的后果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33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
展開全部 《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 第四十五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經過調查后,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一)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當事人逃逸,造成現場變動...
展開全部 《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 第四十五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經過調查后,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一)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當事人逃逸,造成現場變動...
撞人逃逸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1)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 即行為人在逃逸時必須明知自己的行為導致了交通事故的發生,這是行為人的主觀認知因素。 如果行為人沒有意識到交通事故的發生而離開現場,則不能認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如案例1:孫某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