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父母沒有經過子女的同意,卻將房產賣掉! 的相關內容知識,希望可以為您提供幫助。
導讀:有粉絲在小程序上咨詢父母沒有經過子女的同意,將房產賣掉,這種情況是否有效?
父母沒有經過子女的同意,將房產賣掉,這種情況是否有效要看情況。
一、如果房子屬于父母,且父母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其轉讓房屋無需經過子女同意,轉讓合同有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四十條 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處分權是一個法律用語,是所有權的四項權能之一,是指所有人對其財產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作出處理的權利,即所有人決定財產在事實上或法律上命運的權利。
處分權是由物具有交換價值決定的,法律上的處分意味著物的轉讓。處分權是財產所有人最基本的權利,也是財產所有權的核心內容。因此,在通常情況下,處分權是由財產所有人來親自行使的。但是處分權作為所有權的一項權能,也是可以基于法律規定和所有人的意志而與所有權分離的。處分權的分離并不一定導致所有權的喪失。
所謂處分權,就是所有人對財產(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進行消費和轉讓的權利。對財產的消費(包括生產和生活的消費)屬于事實上的處分,對財產的轉讓屬于法律上的處分,兩者都會導致所有權的絕對或相對消滅。所以,處分權決定了財產的歸屬,它是所有權區別于他物權的一個重要特征。
公民對自己合法所有的財產享有處分權。這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不受他人干涉。
因此,如果該房產屬于父母的,其父母就有權利合法處置自己的房產,這是他們的自由。只要出賣的過程合法,該轉讓合同就有效。
二、如果房子屬于父母,但有證據證明其行為能力欠缺,則其轉讓行為效力待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五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實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后有效。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民事法律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我國《合同法》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不是規定為無效合同,而是規定為效力待定合同,按照《合同法》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后,該合同才有效。
除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合同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同意所訂立的合同,其效力因行為人不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而受到影響。確切地說,構成效力未定的合同或者可撤銷的合同。從《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來看,此種合同并非因為欠缺《民法通則》第55條第(1)項所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而當然無效,其效力處于未確定的狀態。從理論上說,由于限制行為能力人受其行為能力的限制,在訂立非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不相適應的合同時,其行為即為須經第三人(法定代理人)同意而生效的法律行為,即依照法律對行為能力的規定,其行為須以第三人同意為生效要件,第三人的同意具有使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行為發生效力的效果,學理上認為該同意為補助的法律行為。第三人的同意只是補助的法律行為,而不是法律行為的成立要件,法定代理人是否同意不影響合同的成立,只影響合同是否生效。
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可以理解為包括事前允許與事后追認。合同法第四十七條所規定的法定代理人的追認是指事后同意。在民事法律行為的分類上,追認屬于一方行為。所謂一方行為,是指只需有一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就能夠成立的法律行為,又稱為單獨行為。一方行為又分為兩種:一種是有相對人的一方行為,即一方的意思表示要想發生法律效力,必須向特定的人表示;另一種是嚴格的一方行為,即只須一方的意思表示就可以發生法律效力,如遺囑、懸賞廣告。追認屬于有相對人的一方行為,即追認的表示必須向特定的相對人作出。《合同法》第四十七條所規定的追認,應當由法定代理人向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簽訂合同的對方作出,一經作出就產生合同有效的法律效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合同時雖未經代理或者未經同意,但訂立合同后經法定代理人追認的,合同有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后,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三、如果房子為子女的,父母未經其同意將房產售賣,父母的行為屬于無權處分。
我國《合同法》第五十一條就規定了,“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這個條文規定了民事行為之一的效力待定的無權處分行為。
當一個無權處分人處分了他人財產,如果經過了權利人的追認,或者是無權處分人在事后又取得了該行為的處分權,則這個合同是有效的,但是在權利人拒絕追認和處分人事后取得處分權之前,這個合同的效力是待定的,而且如果權利人拒絕追認又或者處分人事后沒有取得處分權,那么這個合同是無效的。據此,我們認定:無權處分合同有沒有法律上的效力,這就要取決于權利人是否追認,或者說該處分人在事后有沒有取得了處分權,為了保障交易安全以及充分保護受讓人的合法權益,應將善意取得制度作為相應補充。
無權處分合同的效力是待定的,但如果買方屬于善意第三人,是通過正常途徑,支付了合理的市場價格而取得,那為了維護交易安全,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原物所有人不追認,善意第三人也可以取得所有權。
四、如果父母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出賣房屋的行為無效。
如果屬于間歇性精神病人,買賣房屋時屬于發病狀態;或者處于神志不清的狀態下出手的房屋,該行為無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六十七條 間歇性精神病人的民事行為,確能證明是在發病期間實施的,應當認定無效。
行為人在神志不清的狀態下所實施的民事行為,應當認定無效。
以上這些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父母沒有經過子女的同意,卻將房產賣掉! 的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相關律師。 更多法律知識,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服務助手》
父母沒有寫遺囑,遺產怎么分 父母沒有寫遺囑,遺產怎么分?是直接公證贈與,還是作為探親協議,亦或是婚前財產等等?1.父母沒有寫遺囑,遺產怎么分?繼承法第十七條規定,被繼承人的子女沒有盡到扶養義務或者繼承人盡到扶養義務而沒有生活來源的...
是真的。 根據現在的規定,直系親屬間房產無償贈與是免個稅的,也就意味著父母的房產贈與給子女可以免個稅。 現在不少父母都有自己的房產,大部分父母都會想著將房產留給自己的子女,很少會有父母會直接將房產賣掉,留錢給子女。 父母的房產贈與給子...
是真的。根據現在的規定,直系親屬間房產無償贈與是免個稅的,也就意味著父母的房產贈與給子女可以免個稅。現在不少父母都有自己的房產,大部分父母都會想著將房產留給自己的子女,很少會有父母會直接將房產賣掉,留錢給子女。父母的房產贈與給子女雖然免個稅...
是真的。 根據現在的規定,直系親屬間房產無償贈與是免個稅的,也就意味著父母的房產贈與給子女可以免個稅。 現在不少父母都有自己的房產,大部分父母都會想著將房產留給自己的子女,很少會有父母會直接將房產賣掉,留錢給子女。 父母的房產贈與給子...
是真的。 根據現在的規定,直系親屬間房產無償贈與是免個稅的,也就意味著父母的房產贈與給子女可以免個稅。 現在不少父母都有自己的房產,大部分父母都會想著將房產留給自己的子女,很少會有父母會直接將房產賣掉,留錢給子女。 父母的房產贈與給子...
是真的。 根據現在的規定,直系親屬間房產無償贈與是免個稅的,也就意味著父母的房產贈與給子女可以免個稅。 現在不少父母都有自己的房產,大部分父母都會想著將房產留給自己的子女,很少會有父母會直接將房產賣掉,留錢給子女。 父母的房產贈與給子...
是真的。 根據現在的規定,直系親屬間房產無償贈與是免個稅的,也就意味著父母的房產贈與給子女可以免個稅。 現在不少父母都有自己的房產,大部分父母都會想著將房產留給自己的子女,很少會有父母會直接將房產賣掉,留錢給子女。 父母的房產贈與給子...
你說的繼承是說房產證上有你的名字嗎,如果有你的名字,不管將來這套房賣不賣掉,你再買房都算二套房,現在的政策是認房又認貸,意思是你只要曾經有過房(房產證上有你的名字),有過貸款(無論還沒還清),再買房都算二套。如果只是繼承房子,沒有房產證(很...
a的母親和兒子是同一順序的繼承人如果A去世時沒有遺囑A的母親和兒子份額相等,各一半房屋二人按份共有其中一人(A兒子)要賣,必須經過另一個人(A母)的同意
a的母親和兒子是同一順序的繼承人如果A去世時沒有遺囑A的母親和兒子份額相等,各一半房屋二人按份共有其中一人(A兒子)要賣,必須經過另一個人(A母)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