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欺詐消費者的行為,是指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應當受到處罰并承擔責任的行為。 定義 所謂欺詐消費者的行為,是指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為。 欺詐消費者行為判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障法》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6年3月15日發布的《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的有關規定,判斷經營者......
一、欺騙消費者行為的判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障法》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6年3月15日發布的《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的有關規定,判斷經營者的行為是否構成欺詐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一)根據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時所采用的手段來判斷。 一般來說,經營者的下列行為屬于欺詐消費者:⑴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⑵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銷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⑶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謊稱是正品的;⑷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惠價或者其他欺......
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 第一條 為依法制止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和本辦法的規定,保護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權益,對經營者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實施行政處罰。 第三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對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實施行政處罰,應當依照公正、公開、及時的原則,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綜合運用建議、約談、示范等方式實施行政指導,督促和指......

一、欺騙誘導消費者怎么賠償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
被欺騙的消費者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是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提出3倍賠償,還是要求500元賠償,以有力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一、欺騙消費者行為處罰根據《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法給予如...
《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 第四條 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且不能證明自己確非欺騙、誤導消費者而實施此種行為的,應當承擔欺詐消費者行為的法律責任: (一)銷售失效、變質商品的; (二)銷售侵犯他人注冊商標權的商品的...
《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 第四條 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且不能證明自己確非欺騙、誤導消費者而實施此種行為的,應當承擔欺詐消費者行為的法律責任: (一)銷售失效、變質商品的; (二)銷售侵犯他人注冊商標權的商品的...
2018年7月13日,張三到某市某文物店內購買了一個翡翠手鐲,購買價格為8100元。 張三購買上述商品后,該文物店向張三開具了一張發票,發票項目一欄載明為翡翠手鐲。后張三發現其在該文物店內購買的手鐲并非其...
《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 第四條 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且不能證明自己確非欺騙、誤導消費者而實施此種行為的,應當承擔欺詐消費者行為的法律責任: (一)銷售失效、變質商品的; (二)銷售侵犯他人注冊商標權的商品的...
一、法律對于消費欺詐的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
超市欺詐消費怎么賠償商場欺詐消費者可獲三倍賠償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消費者權益保護...
2015年12月,林某在安慶某百貨公司購買了某一品牌的服飾,回家后發現穿著不舒服,便拿去檢測。該商品商標牌上明示的成份為特種動物纖維100%,但根據《羊絨針織品》標準進行檢測后,發現檢測值為:動物纖維27.2%、兔毛17%、錦綸25%、粘膠...
原創:宋雪萍律師我們知道在住宅裝修中除了鋪設的地板、粉刷的墻面,最能凸顯一個家庭的品味和內涵的物件就是家具了。很多家庭在裝修中,為了使用性能、家裝檔次等原因會選擇私人定制、量身定做一套獨一無二的家具,這些家具通常因尺寸和材料的多變,通常價格...